【成語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yà之者……苗則槁ɡǎo矣?!?/p>
【成語釋義】 把禾苗拔高,來幫助它成長。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近義成語】欲速則不達
【反義成語】循序漸進
古時候,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一天要去田里看禾苗的長勢好幾次,連著看了三天,禾苗的高度都沒什么變化。
怎樣才能讓禾苗長得快一點呢?他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每天把禾苗往上拔一拔,用不了幾天,禾苗不就能長高一大截了嗎?說干就干!他急忙奔向田里,親自動手把禾苗一根一根地拔高了, 從中午一直忙到日落。晚上,他回到家,一邊捶著自己的腰一邊說:“ 在我的幫助下, 田里的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今天可累壞我了!”
農(nóng)夫的兒子聽到之后,覺得很奇怪,連忙跑到田里一看,最先被拔高的禾苗都已經(jīng)枯死了,后被拔高的禾苗的葉子也已經(jīng)蔫niān掉了。
天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一些。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