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研究中心
截至10月27日,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筑面積達10533萬平方米,環(huán)比9月全月下降17%,同比降幅更是高達58%;成交幅數(shù)共計1878幅,環(huán)同比分別下降了11%和56%;成交總價方面,10月土地成交總金額降至3625億元,環(huán)比上月大降36%,同比也下降了39%。成交單價方面,平均地價降至3442元/平方米,環(huán)比下降了23%,但同比漲幅高達46%。
市場熱度方面。房企“躺平”依然延續(xù),溢價率延續(xù)上月的下滑趨勢,環(huán)比減少1個百分點,降至3.2%,再度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各能級城市表現(xiàn)一致,溢價率環(huán)比均呈下降趨勢,并且各能級城市溢價率均降至5%以下,尤其是二線城市,溢價率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僅有1.7%,熱度在三個能級城市中也處于最低位。
截至10月27日,一線城市成交總量達628萬平方米,環(huán)比下降7%;由于10月成交主力為京滬,地價相對9月成交主力廣州較高,因此成交金額較9月上漲10%至1171億元;平均地價也在9月上漲的基礎上再度上漲19%至18649元/平方米。北京計劃出讓43宗地,最終僅成交17宗。上海二輪集中土拍計劃出讓27宗商品宅地,但也有7宗地緊急撤牌,余下20宗也多以底價成交為主,土拍熱度較首輪有所降溫。從拿地企業(yè)來看,央企、國企托底現(xiàn)象也十分明顯,上海城開、上海城建、臨港、徐房等地方國企均有土地入賬。廣、深在10月無土地出讓。
二線城市成交量僅為2126萬平方米,較9月腰斬,同比有超六成的降幅;成交金額也隨之降至1118億元,同環(huán)比降幅均在四成以上;由于成交主力為武漢、長沙和西安等地價水平相對低的城市,平均價格也因此降至5257元/平方米,環(huán)比下降15%。10月共有3個重點二線城市進行了集中土拍,分別是杭州、武漢和長沙;從土拍熱度來看,這些城市的第二輪集中土拍熱度均遭遇了滑鐵盧,撤牌與底價成交成為主流,尤其是長沙,原計劃出讓的29宗地中僅有10宗順利成交,且均為底價。非重點城市中,西安的成交量最高,總成交建面達445萬平方米。
三四線城市的土地供應有所提升,10月成交體量也較9月環(huán)比上漲,但同比去年來看仍有較大的降幅;價格方面,由于成交主力為鹽城、泰州、柳州等地價較低的城市,10月三四線城市平均地價較上月下降了26%,降至1718元/平方米。鹽城成交量最大,總成交量達148萬平方米,共成交15宗地。重點三四線城市的流拍現(xiàn)象也較此前有所加劇,東莞、溫州、臺州、義烏等熱點城市也均出現(xiàn)了無人競拍而流拍的地塊,而在此之前,這些城市的地塊多以最高限價成交,土拍熱度降溫十分明顯。
整體來看,土地市場降溫之勢在10月延續(xù),不僅是東莞、金華等熱點城市,被譽為樓市風向標的北京、上海和杭州等重點一二線城市二輪集中土拍也無一例外地遭遇大降溫,其中北京、杭州的撤牌流拍地塊比例更是高達五成以上,地市熱度降溫顯著。
39745019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