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顱腦創(chuàng)傷病人的院前急救轉運及護理干預體會。方法:選取2020年8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130例顱腦創(chuàng)傷院前急救的病人,對其采取相對應的急救以及護理措施,對其效果給予分析研究。結果:急救轉運130例病人,成功一共有127例,占總體的97.69%;死亡3例,占總體的2.31%。結論:對顱腦外傷病人采取院前急救以及護理干預,可以使轉運成功率明顯提高,使死亡率明顯降低,做好院前急救對顱腦外傷病人治療意義重大,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護理;院前急救轉運;顱腦創(chuàng)傷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12--01
顱腦創(chuàng)傷指的是通過外界暴力直接或者間接作用在頭部所導致的損傷,其中主要分為開放性以及閉合性損傷,最為常見的顱腦外傷包括有頭皮血腫、腦震蕩、頭皮裂傷以及顱內血腫等。另外,其會合并各種各樣的多發(fā)傷,病情復雜,危重,一旦沒有通過及時、有效的救治,極有可能導致病人死亡,對病人健康生活質量帶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1]。本文筆者選取2013年8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130例顱腦創(chuàng)傷院前急救的病人,對其采取相對應的急救以及護理措施,對其效果給予分析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策略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130例顱腦創(chuàng)傷院前急救的病人,當中男性78例,女性52例。年齡在14-72歲,平均年齡為41.6±7.3歲。損傷類型包括有閉合性損傷103例,占總體的79.23%;開放性損傷27例,占總體的20.77%。
1.2現場急救
初步了解患者致傷原因、受傷時的情況、傷后時間及傷后表現,以便正確判斷患者的病情。臨床醫(yī)護人員要立即將患者脫位危險現場,并將氣道分泌物徹底清除,對呼吸以及心疼停止的病人要馬上采取吸入純氧以及心肺復蘇,特殊情況的時候采取氣管插管。
1.3臨床護理
1.3.1體位護理
保持正確體位是護理的關鍵之一,臨床護理人員要將病人頭部抬高20-30度,有利于腦部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叮囑救護車駕駛員要平穩(wěn)開車,以免因救護車的慣性作用,使病人顱內壓明顯升高,對病情不穩(wěn)定或者嘔吐的病人要采取平臥體位,頭部要偏向一側,以免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吸入堵塞,而引發(fā)誤吸或者窒息[2]。
1.3.2保持呼吸道通暢
重癥顱腦創(chuàng)傷的病人一般會出現意識障礙、嘔吐頻繁、咳嗽吞咽反射消失、呼吸道積存大量食物殘渣和分泌物及血塊等癥狀,這樣會使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應松解限制呼吸的衣物,需要采取吸引器吸引或者用手將咽喉分泌物、血凝塊、嘔吐物以及異物等給予及時清除,若病人牙關緊閉,要用開口器或木棍撬開下頜,放置牙墊再清理口腔。從口腔、鼻腔或氣管插管處,深入氣管內吸痰,吸痰動作要輕柔。臨床護理人員要將病人頭部偏向預測,對舌后墜的病人可以采取舌鉗將舌頭拉出,牙墊在上下齒之間,以免將舌頭咬傷。采取氣囊或者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進而保證病人機體重要臟器氧氣供給。對呼吸頻率不規(guī)則或者深淺不一,則有可能顯示呼吸中樞損傷,對體溫升高顯示體位調節(jié)中樞障礙[3]。
1.3.3 止血
頭部血液豐富,損傷后大量出血者易出現休克狀況。盡快恢復有效循環(huán)血量是搶救成功的關鍵,發(fā)現頭部受傷者,即使無昏迷也應禁食限水,靜臥放松,避免情緒激動,不要隨便搬動。應盡快制止頭部外出血,協助醫(yī)師加壓包扎,開放性顱腦損傷等可能有腦組織膨出,應以棉圈圍于傷口周圍,然后包扎。切忌在現場拔出致傷物,以免引起大出血。若有腦組織脫出,可用碗作為支持物再加敷料包扎,以確保脫出的腦組織不受壓迫??焖僮懔垦a液,改善微循環(huán),維持血壓。
1.3.4病情觀察
在整個院前急救轉運途中,臨床護理人員要對病人瞳孔、脈搏以及意識等相關變化,對發(fā)現病情變化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1)意識:通過密切觀察病人意識,能夠判斷顱腦外傷患者的相關病情。重癥顱腦創(chuàng)傷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能夠通過呼喚、對話、睜眼以及痛覺刺激等來判斷患者意識障礙程度。例如,躁動不安的病人突然昏睡或者安靜,應該首先懷疑病情進一步惡化,對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留專人守護。
2結果
急救轉運130例病人,成功一共有127例,占總體的97.69%;死亡3例,占總體的2.31%。人員、車輛、物品、藥品的充分準備是急救成功的前提,參與急救的醫(yī)護人員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嫻熟的急救技術是急救成功的保證?,F場急救的醫(yī)生應頭腦清醒,處理問題簡明有效;護士應特別注意無菌操作及三查七對制度,要對病情解釋到位,確保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既要提高院前搶救成功率,又要避免發(fā)生醫(yī)療糾紛。
3討論
顱腦創(chuàng)傷指的是通過外界暴力直接或者間接作用在頭部所導致的損傷,其中主要分為開放性以及閉合性損傷,最為常見的顱腦外傷包括有頭皮血腫、腦震蕩、頭皮裂傷以及顱內血腫等。其病情較為復雜,病情變化無常,容易導致不良后果,其致殘、致死率相對比較高,因此,必須要對病人采取及時、有效的急救以及護理干預,可以使病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4]。
為重癥顱腦創(chuàng)傷患者采取院前急救和護理措施,可以使其心、肺以及腦功能復蘇時間明顯縮短,為救治患者爭取寶貴時間,同時院前急救可以使受傷到入院時間進一步縮短。另外,對病人采取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可以使病人存活率明顯提高。本文結果顯示,急救轉運130例病人,成功一共有127例,占總體的97.69%;死亡3例,占總體的2.31%,和上述相關實踐研究結果基本相同[5]。
總之,對顱腦外傷病人采取院前急救以及護理干預,可以使轉運成功率明顯提高,使死亡率明顯降低,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參考文獻:
[1]陳春梅,滕建國.128例顱腦損傷患者急救轉運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6(4):99.
[2]豆利杰.89例顱腦損傷患者的急救轉運及護理[J].現代護理,2019,8(8):32.
[3]古聲凌.顱腦創(chuàng)傷病人的院前急救轉運及護理[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19,15(4):345.
[4]吉芳正.院前指數在創(chuàng)傷現場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20,17(12):947.
[5]江愛國.57例重型顱腦外傷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20,14(2):72.
作者簡介:付蓉,性別:女,民族:漢,出生年月:1989.07.22,學歷:本科,工作單位:應城市人民醫(yī)院,職稱:護師。主要研究方向或者從事工作:急診科。
112150170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