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忠
編者按:
金山雜志社主編長什么樣?
高乎?矮乎?胖乎?瘦乎?
這個我不告訴你,不過可以劇透一下,你翻開本期的“小說微拍”,扒扒演員,用點勁,猜猜主編出演了哪個角色。
第一個猜中者,獎勵一本《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獲獎作品選》(以郵件收到時間為準)。
競猜郵箱:jszzs08@126.com,請在標題注明“猜猜猜”。
老人跟醫(yī)生說出院。醫(yī)生說:“您的身體還沒徹底康復,有待觀察,再說您是離休,醫(yī)療費全部報銷。老人說:“我這歲數(shù),還能完好如初嗎?機器部件老化了,就是老化了,人也一樣。咱們國家醫(yī)療資源這么緊張,還是把病房留給更年輕一些的人吧,況且過幾天我孫子辦喜事,我得去沾沾喜氣?!?/p>
汽車駛?cè)霝I海大道,海浪的追逐聲格外親切。海邊長大的老人看見海心情就無比舒暢,想起孫子的婚事,心里就有些亢奮。
老人住院半年多,家里的事情都是通過幾個孩子探望時從他們嘴里獲悉的。老人知道誰家娶媳婦都是件操心費力的事,當初他三個兒子結(jié)婚,差點扒了他一層皮,那年代都在自己家里辦席,找廚子,搭大棚,借左鄰右舍的房子用……
老人最惦記孫子,這孩子從小就有血性,是塊做軍人的料。果然,高考全市榜眼的孫子填報了軍校。當時家里都反對,這年頭誰還當兵,能有啥出息,就你這成績考全國前五的名校都沒什么問題。唯有老人嗓音洪亮地說:“沒有國哪有家,沒有軍人保家衛(wèi)國,哪來的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好男兒就得到部隊錘煉錘煉,我覺得這件事要聽一下孩子自己的意愿?!睂O子也真爭氣,在軍校里各項成績名列前茅,大三那年還光榮地入了黨。
老人沒有直接回自己家,而是興致勃勃地去了兒子家。他到單元門口便聞到喜慶氣息,紅色彩燈縈繞在陽臺上,窗戶擦得比過大年還明亮。老人的記憶仿佛回到若干年前。有不少陌生的臉孔出入單元門,他判斷這些人是來賀喜的,中國是禮儀之邦,人情往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老人付完出租車費走上樓。一進門,兒子背對著門坐在桌旁翻看禮單,左手一側(cè)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皮包。
老人臉色開始晴轉(zhuǎn)多云,他急速走上前,拉開皮包,里面摞著一沓沓的禮金。
“爸,您怎么不跟我說一聲就從醫(yī)院出來了?”兒子站起身。
老人耷拉個臉沒吱聲。
“爸,誰惹您了,大喜的日子,咋不高興?”
老人陰著臉,說:“這些都是你收的禮金?”
“對呀!我跟您孫子收的禮金大部分都在這兒。”
老人啪的一拍桌子,問:“你是共產(chǎn)黨員嗎?”
兒子有些莫名其妙地說:“我入黨都30年了?!?/p>
“虧您還是個有30年黨齡的中層干部,你的黨性覺悟都丟哪去了?”老人越說越氣憤。
“您這是從何說起?”兒子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老人漲紅臉激動地說:“我這么著急從醫(yī)院出來,就是擔心你們爺倆犯錯誤,我從醫(yī)院報紙上看到了中央八項規(guī)定……”
“爸,這些都是親戚朋友之間正常的禮尚往來,不存在斂財?!?/p>
“那也不行,現(xiàn)在黨員婚喪嫁娶是有紀律的,必須遵守?!崩先肆x正辭嚴。
兒子似乎明白了,他急忙說:“爸,您先別著急,聽我解釋,我跟您大孫子熟知婚喪嫁娶條文,我們不辦婚宴了,只是跟親家一起吃頓飯?!?/p>
“那你怎么收這么多禮金?”
“之前,同事朋友家婚喪嫁娶我也正常隨了一些禮,人家非要還人情,我們也沒辦法拒絕?!?/p>
“你這是變相給自己找理由。”老人怒火中燒。
“不是您想象的那樣,我跟您孫子商量了,既然不好拒絕,就把這些錢收下用到有意義的地方。我的微信群中有個負責精準扶貧的朋友,他扶貧的地方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學,我們爺倆就把這些禮金用在‘一幫一幫扶資助孩子讀書上面,資助人寫隨禮人的名字……”
老人聽著,眉頭逐漸舒展開來。頓時,屋里彌漫出洋洋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