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乃德 宋元兵
民以食為天。近年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如何“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成為政府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大事。鄒平市農業(yè)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辦公室副主任孫德江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奮斗在農業(yè)農村工作第一線,以守護人們食品安全為初心。
2019年12月,農業(yè)農村部印發(fā)了《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孫德江針對部分農場、合作社中的農民年齡偏大,不太會用手機的情況,先后帶領同事下沉到明集鎮(zhèn)農民之家、青帝生態(tài)園、碼頭鎮(zhèn)李坡村韭菜基地、永強養(yǎng)雞場以及八方生態(tài)梨園等地去現(xiàn)場督導。
明集鎮(zhèn)宋家村63歲的宋明波承包蔬菜大棚十多年了,去年的蔬菜長勢特別好,但苦于學不會合格證的使用,蔬菜賣不上個好價錢。他拿著手機著急地找到孫德江,“孫老師,快給我說說怎么弄。我實在沒弄明白,年紀大了,干啥都費事。” 孫德江一遍又一遍地給他演示操作,直到宋明波學會了為止。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孫德江每到一處,都給農民反復強調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意義,就是想能盡快打通“產品產地——消費終端”的閉合鏈條,保障農產品的食品安全。
當來到永強養(yǎng)雞場時,孫德江發(fā)現(xiàn)雞蛋都是用周轉箱進行裝載和運輸。如果每一個雞蛋都要貼上二維碼,耗時耗力。于是他便提出,在確保生產過程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以箱為單位申請二維碼,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各種農產品除了運輸方式各不相同以外,形狀也千差萬別。他在教會農民注冊合格證的基礎上,還幫助農民根據(jù)不同的農產品選擇合適的二維碼樣式,實現(xiàn)防偽和品牌宣傳的有機組合,提升產品的品牌附加值。通過精心設計,使韭菜捆扎帶和合格證共同呈現(xiàn),實現(xiàn)了韭菜小包裝銷售一帶一碼,產品的銷售價格比未使用捆扎帶的每斤提高0.3~0.5元,深受韭菜種植戶、收購商、超市及消費者的喜愛。
他與科室人員一道,積極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零距離”“云打印”,為種植戶打印合格證提供社會化自助服務。申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中使用的二維碼、打印機等材料,都來源于孫德江為農民申請的幫扶專項資金。其中包含打印設備250余臺、防偽印刷電子標簽100萬張、韭菜捆扎帶35萬米。
經過一番現(xiàn)場督導,孫德江讓農場、合作社的農民們再進行傳幫帶。很快,鄒平市主要的生產企業(yè)、合作社、農場的農產品在生產、流通領域實現(xiàn)了合格證二維碼全覆蓋,基本實現(xiàn)農民自律生產、農產品閉環(huán)流通,改變了以往農產品合格證手寫生產信息虛假不實、難以追溯的情況。在孫德江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共培訓生產大戶1550余人次,先后有254家農場、合作社以及852個家庭種養(yǎng)大戶使用合格證,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27900余張,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28000余噸。
工作之余,孫德江切實發(fā)揚業(yè)務鉆研精神,榮獲由山東省種子協(xié)會、濱州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機構認證的各項技術成果23項,申請“一種植物蛋白飲料配料機”“一種粉條風干裝置”等技術專利6項,并多次在《農業(yè)與科技》《農業(yè)與技術》等期刊發(fā)表論文。
孫德江說:“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事關廣大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的重大民生問題。只要消費者能吃上放心的農產品,累點苦點也值得?!?/p>
(編輯/楊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