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諺戎 朱克仙
【摘要】 目的 探討前瞻性護理干預在剖宮產產后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納入研究的80例剖宮產患者,均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本院分娩。以隨機抽簽法分組,各40例。對照組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前瞻性護理,觀察兩種護理方式在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價值。結果 觀察組患者產后出血發(fā)生率2.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P<0.05)。觀察組患者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前瞻性護理干預,可有效發(fā)揮預防效果,降低產后出血量,避免產后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應用效果好。
【關鍵詞】 剖宮產;產后出血;前瞻性護理;效果
剖宮產手術是解決各種產科難產及疑難雜癥的有效手段,在產科應用效果顯著。但剖宮產手術會遺留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為了保證患者安全,減少產后出血的概率,需要實施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剖宮產產后24h出血量高于500ml被稱為產后出血,針對這一指標,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護理干預,分析對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及產后出血量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研究的80例剖宮產患者,均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于本院分娩。以隨機抽簽法分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40歲,均值(27.3±3.2)歲;孕周39-42周,均值(40.0±0.3)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3-40歲,均值(27.8±3.4)歲;孕周38-41周,均值(39.5±0.5)周?;颊吲R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協助產前檢查,做好分娩前準備及在術后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監(jiān)護陰道出血情況,出現產后出血時,積極遵醫(yī)囑治療。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前瞻性護理。(1)嚴格產前檢查,要求患者重視每一次產檢,保證排查妊娠期并發(fā)癥,做好術前干預工作。(2)進行產后高危因素篩查,對于貧血患者及出現高危產后出血因素者,要實施積極的干預,包括合理補充血容量,保證血紅蛋白指在12g/L以上;(3)手術前與患者親切交談,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患者緊張情緒,保證其心境穩(wěn)定的接受手術治療;(4)充分做好手術準備,術前進行吸氧、關注生命體征工作,患者出現頭暈、出冷汗等不良情況時,要及時干預。手術完成后,還要對高危產后出血患者宮體注射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在術后24h內由專人監(jiān)護,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出血量。(5)分娩完成后,為患者進行子宮按摩,半小時1次,每天4次。使用腹帶加壓包扎6h,并靜脈滴注縮宮素,有效促進宮縮。(6)指導患者產后注意陰部清潔,并盡量臥床休息,保持穩(wěn)定情緒,盡量避免激烈運動。
1.3 觀察指標
1.3.1 分析兩組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產后出血量=(浸血后衛(wèi)生墊重量-浸血前衛(wèi)生墊重量)/1.05。
1.3.2 統計兩組產后24h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以(±s)計量數據,以t檢驗;以百分率計數數據,以X2檢驗。P<0.05,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產后發(fā)生出血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產后出血發(fā)生率2.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后24h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產后出血為剖宮產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對于剖宮產患者來說,產后出血不僅影響預后,還有可能引發(fā)大出血或者出血性休克,有極高的臨床死亡率。針對產后出血,一般采取宮體注射縮宮素方法或者宮腔填紗,子宮栓塞術治療,而不管哪一種方式,都屬于術后補救,治療效果因人而異。臨床研究認為,剖宮產產后出血具有一定的發(fā)生征兆,在產前對產后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提升產后出血的預防效果,還可提升治療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對剖宮產產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實施了前瞻性護理,對患者在剖宮產中可能引發(fā)產后出血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提前預防措施,有效的避免了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在本次研究中,前瞻性控制的措施,包括要求患者做好產檢工作,并在術前進行嚴格的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并篩選高危因素患者。對于貧血患者,需要保證其血紅蛋白值達標。而在手術實施前,充分的保證患者情緒穩(wěn)定, 可減少應激反應的發(fā)生,避免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在患者出現產后出血征兆時,立即實施干預,可降低其發(fā)生率及影響。臨床干預措施,還包括由專人看護,及產后立即注射縮宮素,進行腹部加壓包扎及進行子宮按摩等,都可有效促進子宮收縮,避免產后出血的發(fā)生。而患者在自我情緒、運動及休息方面的配合,也是預防產后出血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出血發(fā)生率2.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0%(P<0.05)。觀察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研究數據,充分說明在采用前瞻性護理干預后,可有效消除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因而有效的降低了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雷莎莉 張艷 汪小轉 蘇彥潔 凡燕霞? ?前瞻性護理管理用于產后并發(fā)癥預防中的臨床效果?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8年第25期
[2]薛雪.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12):35.
[3]文歡,盧意.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與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1):159-160.
[4]唐章華.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4):26-27.
[5]張國仙.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與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34):188-189.
[6]王彩娜.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時及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0):11-12
陸良培芳醫(yī)院,云南省 曲靖市 6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