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
摘要:建筑物的漏水會嚴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和功能,一直是房屋建設中重點關注的問題。防滲漏工程中設計、施工、驗收任何環(huán)節(jié)的不合理因素都會導致滲漏。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從思想上重視這個問題,分析以往工程中滲漏的原因,嘗試運用一些新的技術和方法,提高防滲漏處理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現(xiàn)滲漏的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產生泄露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從而促進建筑工程防水防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施工要點;
1 建筑工程中出現(xiàn)滲漏問題的原因
1.1 防水材料檢測不到位
在房屋建設工程的防滲漏施工過程中,放滲透材料的選擇對于最終的防水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shù)的建設項目種,防滲施工中的主要材料為瀝青材料。但是瀝青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瀝青的成分中含有較多的油脂和蠟,在溫度較高時容易出現(xiàn)融化的情況。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會因為溫度和降水出現(xiàn)體積變化,從而導致施工處出現(xiàn)縫隙,導致防水效果降低。而當施工過稱中,施工人員對瀝青檢查工作出現(xiàn)疏漏時,則會給房屋滲漏埋下隱患。
1.2 人員素質水平欠佳
由于建筑工程人員大多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培訓,因此很多施工人員缺乏過硬的施工技術和工作經驗。而人員的施工技術也是決定房屋防滲漏質量的核心因素,當工作人員缺乏瀝青材料的了解時則無法準確掌握瀝青材料特性,從而導致施工質量下滑。另外,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不足,對于材料的選擇和施工技術存在忽視的情況。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jié)省工時甚至違背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因此人員的而不規(guī)范也是導致房屋滲漏的重要誘因。
1.3 建筑設計不合理
建筑設計是整個建筑項目工作的基礎,不同的部門需要嚴格遵守設計圖紙進行施工作業(yè)。因此,當設計工作出現(xiàn)疏漏,則直接會導致建筑質量降低,引發(fā)后期的滲漏的情況。因此對于房屋建筑而言,需要保證設計方案的科學合理。。
1.4 地區(qū)氣候因素
在房屋交付使用后,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環(huán)境因素常常是導致房屋墻體出現(xiàn)滲漏縫的主要原因。而氣候因素屬于不可控因素,對于建筑人員而言,只能做到綜合考慮盡可能降低房屋滲漏出現(xiàn)的概率。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建筑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降水濕度等原因。以南方地區(qū)房屋建設工作而言,設計人員需要考慮南方潮濕溫熱以及降水量較多等因素。合理的設計排水管道和坡度,以此保證房屋防滲工作的可靠性。
2? 建筑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 外墻面的防滲漏施工
①外墻面防水施工前需做好表面清理工作,將墻面灰塵、浮粒全部清理干凈,保證其平整度、光滑度和清潔度均滿足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技術要求,這是外防水涂膜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施工過程中應做到一層布一層水泥砂漿、一底二涂,完成防水材料的鋪設。②防水施工過程中對構造拐點、節(jié)點位置應尤為關注,嚴格按照圖紙及技術規(guī)范對銜接位置進行處理。③分層涂膜施工應對各面層施工時間間隔進行嚴格把控,不得為縮短工期而降低養(yǎng)護時間,確保涂料成膜的質量。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過程全程監(jiān)督檢查,分層驗收,確保涂層厚度≥2mm。由于防水涂膜工藝的特殊性,施工方應選擇在晴天開展作業(yè),避免雨水沖刷涂膜表面,造成破壞,影響防水效果[1]。
2.2 樓地面的防滲漏施工
2.2.1 側排水管的補洞措施排水管洞口四壁的松動石子、浮漿、灰塵等要及時清除,從內到外做成楔形的模板,用水充分潤濕,水管的外壁和孔洞要刷一層摻入108膠的水泥,再分兩次用1:2的水泥砂漿(含3.8%防水粉)塞滿,且24h不能觸碰。
2.2.2 結構找坡通過地漏的高度來對墻面進行坡度施工,在陰陽角的位置要大范圍抹成圓弧狀,且防水涂膜工程要一次性完成。
2.2.3 滲漏試驗在上述操作之后,養(yǎng)護3d~4d,開始進行第一次24h滿灌水試驗。仔細檢查沒有滲漏之后再進行下一步驟。在“911”防水層施工完成后需要養(yǎng)護1d~2d,再做第二次24h滿灌水試驗,經監(jiān)理驗收后,即可進行下一個步驟。
2.3? 地下室的防滲漏施工
①在地下室混凝土澆筑之前,應該根據(jù)結構的抗?jié)B等級及混凝土的設計強度,進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一般情況下要求混凝土水膠比要小于0.5,灰砂比控制在1:1.5~1:2.5之間,砂率控制在35%~40%之間。為進一步滿足抗?jié)B混凝土的結構設計強度要求,應控制水泥用量,盡量減小水灰比,可在混凝土中適當摻入粉煤灰以達到減小水化熱的目的[2]。②抗?jié)B混凝土澆筑時要預留養(yǎng)護試塊,進行同條件養(yǎng)護。在上層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當?shù)叵率医Y構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時,不得拆除地下室的支撐,同時要求混凝土試塊強度不小于70%設計強度。③針對地下室墻體的預埋螺栓和排水管件等,均要設置止水片,防止構件與墻體結合部位滲水,止水片與螺栓、排水管件通過滿焊進行牢固連接。④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有助于保證結構的抗?jié)B等級。建議施工過程中對地下室墻體、頂板及底板進行蓄水養(yǎng)護,保證養(yǎng)護期的濕度,側模的拆除時間適當延長,在混凝土結構強度達到50%后方可拆除,并繼續(xù)對結構進行蓄水養(yǎng)護,直至14d為止。⑤施工縫和加強帶是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需要重點處理的位置,容易產生滲漏問題。地下室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設計圖紙和相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在鋼筋區(qū)布置鋼筋,以提高結構強度。針對地下室外墻體和底板之間的施工縫,可采用加入橡膠止水帶或鋼板,防止?jié)B漏的發(fā)生。
2.4? 建筑門窗的防滲漏施工建筑門窗施工階段,需要保證門窗部位具有較高的密封性和防滲性,施工前應熟練掌握工藝特點,明確技術要點和施工難點,加強建筑門窗的密封性,提高整體的抗?jié)B性能。首先,必須結合設計圖紙的具體要求選用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的門窗材料進行施工作業(yè);其次,加強材料運輸安全,使用前應對材料的外觀變形進行檢測,未產生形變方可投入使用,確保材料的使用性能;最后,施工過程一定要根據(jù)構造特點,選用合適的門窗材料,加強過程控制,尤其需要加強對附加件的質量把控。高層建筑在規(guī)劃設計時,為了滿足更好的視覺要求,體現(xiàn)建筑物整體線條,建筑設計中會出現(xiàn)窗體凸出結構表面,或選擇凸出建筑的轉角窗,但由于懸吊凸窗處于建筑的外部,更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蝕,尤其是在雨水頻率較高的南方地區(qū),侵蝕效果更為明顯。凸窗與建筑結構銜接部位是防滲漏的重點,采用砂漿傳統(tǒng)工藝進行施工,極易產生微小裂縫,在雨水侵蝕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滲漏,且修復難度較大,建議施工中選用剛性防水材料[3]。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建筑工程之中滲漏問題為典型問題,十分常見。建筑工程滲漏情況的產生原因存在復雜特征,所包含的內容也較多,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應高度注重滲漏問題,善于運用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來防范滲漏問題的產生。可運用有效的施工技術加以防范滲漏問題,如可運用屋面剛性防水技術、屋面柔性防水技術、混凝土卷材技術以及地下室防滲技術等,在最大程度上防范建筑工程滲漏問題的產生,從而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而保障人們居住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子敬,張曉飛.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滲漏原因及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7(8):22-23.
[2]陳銘.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144.
[3]許宏祥.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4):112-113.
[4]胡新華.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滲漏施工的重要性與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05):189+193.
[5]李秀麗.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在房屋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分析[J].門窗,2019(24):87+90.
[6]王飛.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2019,50(12):1490-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