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表弟大學畢業(yè)后,在社會上掙扎了三年了。之所以用“掙扎”一詞,是因為社會這所大學對表弟來說太復雜了,他適應得極其艱難。工作中的業(yè)務能力,生活中的為人處世,每一樣都像難解的謎,猜不透便會陷入煩惱中。表弟苦惱地對我說:“哥,我現(xiàn)在覺得自己越來越平庸,學生時代的凌云壯志快被消磨光了,感覺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
我明白,表弟說這番話,是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平庸。而他的所謂“初心”,其實是父母和社會強加給他的。
這個時代,每個人打小兒就接受了“成功學”的教育。甚至還未出生時,準媽媽們就開始胎教,以求孩子聰明過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聲音不絕于耳。有的父母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不惜一切代價。小學、初中、高中,十年寒窗是如何度過的,每個人都很清楚。學校里,老師把勵志格言掛在嘴邊;在家里,父母每天用名人的成功事例來激勵孩子。每位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天賦異稟,必定是承擔了重大使命才來到人間,將來一定會成龍成鳳。
孩子從上大學到畢業(yè)參加工作,就與書店里那些寫滿“成功”字眼的書打交道,那封面上碩大的“成功”二字,就像一雙充滿誘惑的眼睛,讓涉世未深的人熱血沸騰。社會普遍認可的成功,就是功成名就,為自己贏得榮耀??陕?,很多人發(fā)現(xiàn)自己才智平平,無論怎樣努力也登不上人生巔峰。于是,又有一些人開始炮制心靈雞湯——做一個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平凡與平庸如何界定?平凡指表現(xiàn)平平,而平庸還多了一層庸碌的意思。平庸是帶貶義色彩的,誰都不想淪落為一個平庸的人。
事實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成為了平凡人,而平凡人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成為了平庸的人。能夠在平凡普通的工作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便是不庸碌的平凡人。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用盡畢生心血,終其一生也只能是個平庸之輩。沒有什么高光時刻,沒有什么大的業(yè)績,庸碌到老,建樹不多,這是大部分人生命的常態(tài)。其中的原因,簡單也復雜。簡單是因為人類這個群體里面天賦平平、才智普通的占到多數(shù)。其余的人,如果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還需要一些條件,比如時機、運氣、貴人相助等等,缺少任何一個條件,你擁有的就是庸碌一生。
平庸是人生常態(tài),而世俗標準的成功才是偶然。如果你偶然成功,要感謝自己的努力,也要感謝命運的恩賜。如果你注定平庸,也不要氣餒,因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跟你一樣,過著平庸且平凡的日子。好的生命狀態(tài)和生命質(zhì)量,最重要的標準不是所謂的成功,良好的心態(tài)、達觀的胸懷、參透世事的智慧,才是一個人生命質(zhì)量的支撐。
當你面對自己的平庸,仍然愿意笑著活下去,不放棄努力,就是一種成長。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