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經(jīng)方應用舉隅

      2021-03-27 02:46:22肖文萍張曉萍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南昌330000
      江西中醫(yī)藥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經(jīng)方澤瀉酸棗仁

      ★ 肖文萍 張曉萍(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 南昌 330000)

      提起經(jīng)方,一般有兩個概念,一是指漢以前臨床醫(yī)方著作及方劑的泛稱;另一說則是專指“醫(yī)圣”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后者是中醫(yī)學界最為普遍的說法,也是筆者文章中經(jīng)方之內(nèi)涵。 經(jīng)方是“醫(yī)方之祖”,具有“普、簡、廉、效”的特點。經(jīng)方使用起來,若辨證準確,確有“效如桴鼓”“覆杯而愈”之效,筆者于臨床中屢見經(jīng)方之神奇,僅舉4例,不當之處,懇請同道斧正。

      1 烏梅丸的臨床運用

      方某,女,58歲,主訴:下腹部疼痛4月余。2021年2月17日因“下腹部疼痛2天,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5天”而于某省級三甲醫(yī)院婦科住院治療,于2月24日出院,出院時已無不規(guī)則出血,偶感腹痛。出院后腹痛反復發(fā)作,多處就診后癥狀較前稍改善,但極易反復,特來我處就診。刻診:下腹部疼痛,呈持續(xù)性隱痛狀態(tài),無明顯喜按,無陰道出血,納食一般,進食后易胃脘部脹悶不適,伴見口干,夜醒口干明顯,夜尿3~4次,大便基本成形,日一行,無明顯畏寒肢冷。

      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1年,服用尼福達控制血壓,未進行系統(tǒng)監(jiān)測,48歲曾行子宮肌瘤剔除術(shù)。月經(jīng)婚育史:初潮13歲,55歲絕經(jīng),月經(jīng)量適中,顏色暗紅,無血塊,無痛經(jīng),白帶不多。生育情況:足月分娩數(shù)1,早產(chǎn)0,流產(chǎn)1。

      輔助檢查:2021年2月11日彩超示:子宮肌瘤(子宮后壁肌層探及一大小約12×9 mm低回聲團,內(nèi)膜厚約3.7 mm)。盆腔MRI示:子宮多發(fā)肌瘤,右腎小囊腫,盆腔少量積液。

      全身情況:精神一般,面色萎黃,形體偏瘦,語聲低微,語速適中,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邊有齒痕,脈弦略細。

      處方予當歸芍藥散原方:當歸15 g,白芍30 g,川芎12 g,白術(shù)15 g,茯苓20 g,澤瀉20 g。配方顆粒劑6劑。用法:每格用100~200 mL溫熱水沖服,1次1格,1天2次。

      二診:服上藥后,諸癥未見明顯改善,仍有下腹部疼痛不適,昨日排便時疼痛明顯,排出一條透明樣“蛔蟲狀”物體,便后腹痛緩解,仍易口渴,有時胸口隱痛,持續(xù)時間短,甚則牽涉右側(cè)肩胛骨附近。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略細??紤]該患者或為“蛔厥”,加上患者“易口渴”“有時胸口隱痛不適”“形體偏瘦”等癥更有厥陰病的表現(xiàn)。

      處方予烏梅丸原方:烏梅36 g,花椒3 g,桂枝10 g,黨參12 g,干姜10 g,細辛3 g,淡附片12 g,黃連片15 g,黃柏10 g,當歸10 g。配方顆粒劑3劑。用法:每格用100~200 mL溫熱水沖服,1次1格,1天2次。

      三診:服上藥1劑后,患者下腹痛大減,服上藥2劑后,下腹痛除,患者欣喜若狂。

      按:烏梅丸首見于《傷寒論》“厥陰病”篇,為“厥陰病”主方,原文如下:“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咨先肫潆豕薀毷窂椭?,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棕收撸瑸趺吠柚髦??!保?]本方重用烏梅為君,取其酸收之性,安蛔止痛,搭配辛溫的花椒、桂枝、細辛、淡附片、干姜以祛下寒;加之苦寒的黃連片、黃柏以清上熱;人參、當歸益氣養(yǎng)血。本方具有寒熱并用、清上溫下、和胃安蛔的特點,而此例病例治療確有“一劑知,二劑已,三劑服后瘥”的特點。

      2 酸棗仁湯的臨床運用

      熊某,男,66歲,主訴:睡眠欠佳7年余,加重10余天 ??淘\:睡眠欠佳,入睡困難,約1~2 h后方能入睡,眠淺夢多易驚醒,醒后難以復寐。易煩躁,易口干,另訴頸項部疼痛不適,伴頭暈,未見天旋地轉(zhuǎn)感,無四肢麻木,無惡心嘔吐,無頭痛,自起病以來,納食一般,大小便基本正常。

      既往有高血壓3級(高危)病史7年余,血壓最高達210/120 mm Hg,使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等治療,血壓控制尚可,后自行停藥。

      ??茩z查:頸曲變直,頸椎活動受限,頸5~6左側(cè)椎后關(guān)節(jié)腫脹壓痛(+),霍夫曼征試驗雙側(cè)陰性。頸椎X線示:(1)頸椎病;(2)樞椎齒狀突位置右移。

      一般情況:精神稍軟,面色萎黃,形體中等,語速適中,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細弦略數(shù)。

      處方予酸棗仁湯加防風:酸棗仁30 g,川芎10 g,知母10 g,茯苓20 g,炙甘草6 g,防風10 g。配方顆粒劑6劑,服法同上。

      按:酸棗仁湯首見于《金匱要略》:“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由酸棗仁、川芎、知母、茯苓、炙甘草5味藥物組成,具有養(yǎng)肝清熱、寧心安神之功效,是醫(yī)圣張仲景為虛勞虛煩不得眠者而設(shè)[2]。方中酸棗仁滋補肝血;茯苓健脾調(diào)中,滋氣血化生之源頭,又可安神助眠;知母清虛熱除煩;川芎辛溫,行肝氣、解肝郁;甘草調(diào)和諸藥[3]。此病例中患者“易口干、眠淺夢多易驚醒,易煩躁,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細弦略數(shù)”正是肝血虧虛、虛熱內(nèi)擾的體現(xiàn),故收到了“養(yǎng)血除煩清虛熱,安然入睡夢鄉(xiāng)甜”的極佳效果。

      防風治療失眠的思路古今醫(yī)家常有論述,如首屆國醫(yī)大師路志正在論文中指出,防風還可治發(fā)熱、失眠及風濕[4]。國醫(yī)大師朱良春指出:凡心肝血虛、情志不遂所致之失眠,多用酸棗仁湯,如酌加防風可提高條達肝氣之功,改善睡眠質(zhì)量[5]。《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對防風的闡述則是:“主頭弦痛……煩滿”[6]。《日華子本草》中也提到防風:“補中益神……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币陨系恼撌鼍f明防風有疏調(diào)安養(yǎng)之功。

      3 柴胡桂枝湯的臨床運用

      彭某,女,39歲,主訴:反復頸項部疼痛伴頭昏5年余 ??淘\:頸項部疼痛不適,伴見頭昏,伴見心慌、胸悶、氣短,并訴睡前常見耳鳴,白天未見,夜寐時明顯,嚴重影響睡眠及生活質(zhì)量。自起病以來,無發(fā)熱、咳嗽、畏寒,納食不馨,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有低鉀血癥病史。

      ??茩z查:頸曲變直,頸椎活動受限,頸2~6椎橫突旁壓痛(+),霍夫曼征試驗雙側(cè)陰性。腎上腺CT示:腎上腺CT未見異常。頸椎正側(cè)位+張口位X線示:頸椎曲度變直。頸椎寰樞關(guān)節(jié)結(jié)構(gòu)正常。頭部MRI+MRA示:頭部MRI未見明顯異常。慢性副鼻竇炎。頭部MRA未見明顯異常。精神稍軟,面色萎黃,形體豐腴,語速適中,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沉弦略細。

      處方予柴胡桂枝湯加減 :醋北柴胡15 g,黃芩片10 g,黨參12 g,法半夏10 g,桂枝12 g,白芍15 g,生姜6 g,大棗6 g,炙甘草6 g,葛根30 g。配方顆粒劑6劑,用法同上 。

      復診:服上藥后,頸項部疼痛不適較前改善,頭昏亦較前減輕,守上方6劑后以鞏固療效。

      按:柴胡桂枝湯首見于《傷寒論》:“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支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辈窈鹬珵樯訇枴⑻柋砝镫p解之輕劑。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主要表現(xiàn)為頸肩及上肢麻木、疼痛,而這些部位亦屬太陽、少陽兩經(jīng)循行部位,臨床常以柴胡桂枝湯治療該型頸椎?。?-9]。葛根治療痹病的記載首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其言葛根有“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之功[10]。有關(guān)葛根治療項痹的內(nèi)容,則首見于張仲景《傷寒論》。最經(jīng)典的代表方為葛根湯和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見于《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保?]桂枝加葛根湯見于《傷寒論》第14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1]兩方看似相同,卻各有千秋,正如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言:“桂枝加葛根湯與此湯(葛根湯),俱治太陽經(jīng)之病,太陽之經(jīng)在背……但前方治汗出,是邪從肌腠而入,故主桂枝;此方治無汗,是邪從膚表而入,故主麻黃”[11]。張仲景治療“項背強幾幾”為何重視葛根,《本草新編》中給出了解釋:“葛根原是陽明之藥,少用則散肌中之風,多用則解胃中之熱……此葛根湯所以用葛根也?!保?2]后世在葛根湯基礎(chǔ)上衍生出許多治療項痹的方劑,諸如調(diào)脈葛根湯、防風加葛根湯等。 正因為葛根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引經(jīng)藥,項背為其所過,故對緩解項背肌肉攣急疼痛有特殊效果,故在此處加用葛根以舒筋通絡(luò)、緩急止痛。

      4 苓桂術(shù)甘湯合澤瀉湯的臨床運用

      印某,女,39歲,主訴:頭暈伴頸項部不適10余天 ??淘\:頸項部疼痛不適,活動不利,伴見頭暈,天旋地轉(zhuǎn)感,臥床后站起即感癥狀加重,暈甚時難以直立,需他人攙扶方能繼續(xù)行走。暈甚未見嘔吐,無胸悶、心慌,無頭痛。自起病以來,納食不馨,稍多食易胃脘部脹悶不適,睡眠欠佳,大小便基本正常。 既往有“膽囊結(jié)石”病史。

      ??茩z查:頸曲變直,頸椎3~5雙側(cè)橫突壓痛,臂叢神經(jīng)牽拉試驗雙側(cè)陰性,霍夫曼征試驗雙側(cè)陰性。輔助檢查:頸椎正側(cè)位+張口位X線示:頸椎退行性改變,樞椎齒狀突位置右移。精神軟,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形體偏瘦,聲低氣怯,語速適中,舌質(zhì)淡紅,苔白微膩,邊齒痕,脈弦略細滑。

      處方予苓桂術(shù)甘湯合澤瀉湯加減:茯苓30 g,桂枝15 g,麩炒白術(shù)18 g,炙甘草10 g,天麻20 g,澤瀉15 g,川牛膝15 g。配方顆粒劑9劑, 用法同上。

      復診:服上藥后,天旋地轉(zhuǎn)感較前明顯改善,頸項部疼痛不適亦較前減輕,行走較前平穩(wěn)有力,守上方9劑善后。

      對于眩暈的治療,不論采取何法何方,皆應緊扣風、虛、痰、瘀的病機特點來辨證施治。仲景先師在論治眩暈病時用方精當,指出用澤瀉湯、苓桂術(shù)甘湯二方治療眩暈痰飲證。澤瀉湯首見于《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書中有云:“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和“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苓桂術(shù)甘湯首見于《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書中有云:“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保?3]該患者形體偏瘦,納食一般,神疲乏力,舌質(zhì)淡紅,邊齒痕,脈細,有明顯的脾虛之象,脾虛后運化功能失調(diào),容易“聚濕生痰飲”,即所謂“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之功能失常而釀生痰飲?;颊摺邦^暈,天旋地轉(zhuǎn)感,臥床站起時感癥狀加重,暈甚時需他人攙扶方能行走,脈略滑”等癥狀,即是脾虛化生痰飲之邪挾風上壅之明證。 故此時治療關(guān)鍵為溫脾陽、健脾氣、祛痰飲,故選用苓桂術(shù)甘湯合澤瀉湯溫陽化飲利水、滲濕健脾,合以天麻息風化痰、川牛膝載諸藥下行。

      中醫(yī)的第一生命力在于療效,歷經(jīng)千余年經(jīng)方仍有強大生命力的關(guān)鍵亦在于療效。筆者臨證時喜用經(jīng)方治療各類疾病,如用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治療脾虛腹脹、慢性胃炎等;用芍藥甘草湯治療肝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引起的腰腿痛、“腳攣急”等;用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治療風濕在表、郁而化熱的發(fā)熱等;用四逆散治療肝郁脾滯引起的種種情志類疾病等。在臨證時若要到達藥到病除的效果,首先要熟讀經(jīng)典,對經(jīng)方的臨床實用要點熟記于心;其次問診要詳細,并從諸多癥狀中提煉要點,抓住主要矛盾,即要求我們做到辨證準確,這樣我們處方用藥方可直擊要害,到達“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的效果。再者,經(jīng)方藥少力宏,配伍嚴密,劑量精當,可謂絲絲入扣、出神入化,在臨床運用過程中要按經(jīng)方原方中的藥物配伍比例使用,若要加減,必須有理有據(jù),否則不可隨意增減藥味及藥量。

      猜你喜歡
      經(jīng)方澤瀉酸棗仁
      澤瀉到底“毒”不“毒”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2
      對經(jīng)方薯蕷丸的認識及臨床思考
      酸棗仁:失眠嗜睡均可調(diào)
      張仲景:經(jīng)方善用姜
      泄熱滲濕的建澤瀉
      酸棗仁湯治療甲亢失眠的效果觀察
      經(jīng)方治療急癥3例
      歸脾湯與酸棗仁湯合用治療抑郁癥25例療效觀察
      澤瀉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澤瀉湯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同江市| 定南县| 缙云县| 修水县| 沙田区| 抚顺市| 潜江市| 广西| 綦江县| 五华县| 思茅市| 革吉县| 饶河县| 商都县| 荃湾区| 岱山县| 阜阳市| 安阳市| 常宁市| 巴马| 郑州市| 景泰县| 乌拉特前旗| 香港| 普格县| SHOW| 确山县| 潜山县| 惠来县| 盘山县| 张家口市| 乐安县| 佛坪县| 开封市| 晋江市| 崇左市| 和田县| 米脂县| 嘉鱼县| 丽水市|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