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云,高宏君,曾曉東,高 哲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胃腸肛門病外科,廣西 南寧 5300;.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推拿科,廣西 南寧 5300)
當前我國外科學醫(yī)學教育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在理論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討論并及時總結反饋學生課堂學習目標完成情況。近年來高校教學領域陸續(xù)出現(xiàn)多種課堂教學模式[1],為了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通過導學互動式教育(BOPPPS)的教學模式將教學設計引入到外科學理論教學中并充分發(fā)揮該教學法的優(yōu)勢,其教學過程的重要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評價和反饋。如何在短暫的課堂習過程中,充分將參與式課堂討論的設計與靈活多樣的其他教學模式相融合,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鼓勵其加入教學討論,以消化吸收所學知識,提高外科學學習效果,值得進行探索和實踐。
當前外科學理論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填鴨及規(guī)范化式的講授為主,即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主,學生主動參與率低,處于接受知識的被動狀態(tài),學習臨床效果差。以教師的思路帶領學生學習,教師授課的同時放出病例讓學生自主討論后的教師總結和分析減少,造成學生主動學習興趣低下,且主觀能動性差,難以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2]。當前我們師生之間交流的媒介主要是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的個人魅力及教學方案決定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效果;當前實行的是基礎、臨床及實習的三段式教育,過分偏重知識和技術的傳授。隨著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個人經驗為指導的理論知識傳授明顯出現(xiàn)滯后于現(xiàn)代的醫(yī)學發(fā)展和社會需求。
近年來,BOPPPS教學模式在我國工科教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BOPPPS教學模式是一個閉環(huán)教學活動模型,以“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后測-總結”六個元素為主要模板,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理論教學,其明確導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同時注重反思教學過程。BOPPPS模式,以學生“參與式”“體驗式”互動和反饋來激發(fā)學生充分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檢索中外文獻及閱讀能力,將所探索的問題進一步拓展其深度和廣度,尤其新進展、新技術、新資訊等方面的知識點。BOPPPS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活動前后對應,強調教學目標能最大程度的完成,教師由傳統(tǒng)意義上課堂的主講者轉變?yōu)榻虒W的引導者和設計者[3],注重反思總結和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及目標是否完成,關注和更多考慮適合課堂討論的知識點,怎樣設計提問及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把握好課堂討論的深廣度及時間并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到何種程度。隨著學生課堂中角色的轉變,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并主動接受知識,BOPPPS教學模式成為高校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學習知識和實際能力的重要方式。
BOPPPS教學模式圍繞老師如何教?學生怎么學?我們將BOPPPS教學模式的六大教學元素精髓與外科學的臨床實際特點進行充分結合并完成教學設計且應用于課堂理論教學過程,在短暫的理論課堂教學課時中教師應將相關知識要點有效地傳授給學生,以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提高其發(fā)現(xiàn)和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及時獲取學生對教學效果及意見的反饋,做好我們課后的形成性評價以促進后續(xù)教學活動的調整。
3.1教學設計及其實施辦法
3.1.1導言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BOPPPS中的導言作為起引領和鋪墊并引人入勝的作用,以對引入導入課程開展后續(xù)教學。導言的課程設計,既要主題內容合適,也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及促進其思考[4]。課堂要鮮活靈動,避免凝固及格式化,導入部分在課堂時間上控制在5 min左右,我們可以用臨床案例導入課堂內容,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將臨床癥狀的知識點設計在案例中;也可用學習內容回溯引入法,教師帶領同學們回顧既往學習內容,溫故知新并將知識點前后串聯(lián)起來。對學習目標不能籠統(tǒng)簡單的了解、熟悉和掌握,而是通過細化來使學生更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和掌握學習內容。
3.1.2學習目標必須是具體明確的描述:對于學生的臨床基礎參差不齊,其理解和運用能力水平不一,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學習目標來評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師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包含“對象是誰、何時學、能學到什么、學得如何等”。對于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習方向和依據,教師應該傳授課堂的知識重點,解讀個人學習價值及分析個人能力發(fā)展要求。課前要給學生布置目標和前測部分,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前測部分控制在6 min,通過教學設計的問題幫助學生復習和檢測學生對與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選擇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要考慮到學生的當前知識水平、自我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問題不能過難以免學生畏懼,也不能過易,以免學生過于放松懈怠不注重學習。
3.1.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式學習過程是BOPPPS教學模式所制定的過程教學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及重心內容。學情分析中,教師該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課堂學時來促進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課堂學習的積極興趣性,顯得非常重要。綜合運用BOPPPS教學模式對應用知識點思考理解后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授課中從問題引導開始,加入情景模擬和師生角色扮演,使用臨床案例,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及結論匯報等達到師生及生生互動,學生圍繞相關知識點設計的問題展開課堂思考和討論,使得課堂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更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采取提問討論的方式將學生拉入課堂環(huán)境,做好雙向的提問,教師先就教學目的向學生提問,學生就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向教師反請教。為提高課堂討論效果,教師課前布置問題,學生需要預習課堂討論的知識點和問題。問題設計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方式:①相關問題與疾病的案例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方式相結合。將問題設計于病變和正常圖片等的比較中,也是我們各論疾病癥狀講述時的常用的設計方法。②問題與臨床病例結合。講述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時,學生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所學的相關基礎知識去分析和解釋外科學各論。③通過問題設計將不同知識點互相串聯(lián),引導學生做好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所討論知識點的羅列,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學及進行文獻檢索來查找答案,通過分組討論獲得答案并發(fā)言匯報,最后老師糾正補充。分組的可以為前后鄰座同學隨機組合,每組4~6個同學為宜,4 min查閱教材,4 min分組討論,4 min總結匯報,3 min老師糾正補充,一個知識點的課堂時間控制在15 min,一堂課通常討論1~2個知識點。每次課堂討論2分,共5次。其中參加者得0.5分,發(fā)言小組成員得1分,占總成績比10%。
3.1.4做好后測和總結,及時收集學生反饋:判斷一種教學模式是否合適在于后測部分,其用于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分析理解和掌握運用,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結果發(fā)言、教師的課堂提問、穿插測驗、信息反饋表等教學手段來實時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利用相關的課堂理論病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思考疾病診療,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疾病的診治及基本知識點的理解掌握,通過布置課后練習來理解、鞏固,通過臨床案例來培養(yǎng)學生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5]。對后測部分教師要及時總結分析,當場反饋課堂小測驗,及時批改課后作業(yè)和病例分析,課堂中統(tǒng)一糾正學生作業(yè)中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課后可組織答疑和(或)學生個別微信交流以及做好反饋和糾正,針對性地對個別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釋疑,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課堂測驗2次,每次2分,課后作業(yè)3次,每次1分,病例分析2次,每次2分,占總成績的10%。最后,學生通過制作PPT在班級利用課余時間講課。小組討論能讓學生關注及研究教學內容,通過查閱文獻和資料整理,啟發(fā)學習興趣的思索及思考課程,使學生掌握有利知識點及提高綜合能力。
3.2BOPPPS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反饋:判斷本次BOPPPS教學課程的目標是否完成并達到教學效果,可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來檢測,及時利用反饋信息調整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如通過改變試卷出題思路,從記憶為主的舊題型向靈活分析運用的病案題型轉變,提高試題難度[6]。問卷調查可從學生對BOPPPS教學模式的認可、知識點融入問題的設計及課堂討論的效果和作業(yè)反饋的情況著手,課后將相關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做好下堂課的準備。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BOPPPS在臨床教學中已經嶄露頭角,但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需要我們做出進一步改進。
4.1可酌情刪除前測與后測:不能將BOPPPS教學模式單純地看成一成不變的六要素,并非缺一不可,應該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目標適當增減相應內容。學生課前的知識預習及儲備是BOPPPS教學模式成功的關鍵,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易影響學生的知識搜索及資料整理能力。應該進行課前相關教學指導,提高文獻檢索和外文閱讀能力,在多次的BOPPPS教學之后,師生相互配合熟悉及學生的知識檢索和歸納分析整理的能力會得到提高,考慮到學生們臨床壓力大及學習精力有限,必要時可酌情刪除前測與后測。
4.2參與式學習方法的選擇:BOPPPS參與式教學法應運用典型的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教師根據所學習的章節(jié)恰當選取案例和情景設計是切入的難度。外科學的教學應立足現(xiàn)實問題才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來激發(fā)對外科學相關的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手術問題的熱情探討,從而符合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目標[7]。
4.3對教師教學水平及其他能力的要求:完成一整套教學所花費的時間及精力是傳統(tǒng)教學難以達到的,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領會教學目的和要求,教案設計以課程和學情分析為基礎,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難重點來設置前測內容,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在分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注重引導,教師也要有課堂的掌控能力,如時間分配、內容、進度及討論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等。教師也要在課后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促進師生互動,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根據學生的參與度要求,教師應具有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能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圍繞學生的興趣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8]。教師必須在課前課后花費大量的時間完成準備、評價等工作。教師作為“領航者”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本及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細心留意學生的學習進展,避免思索過程的思維松散和不集中。讓學生分組收集病例進行系譜分析,然后制作PPT,在PPT制作中也用到了圖片、視頻等豐富的素材,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安排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將前測環(huán)節(jié)在課前布置任務完成,如布置預習內容目標,以節(jié)省課堂時間。教師遵循教學過程要有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并了解知識的前沿性。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應包括課堂的導入和評估、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環(huán)節(jié)等課程教學實踐內容。
4.4對學生接受能力的要求:學生不應僅僅是簡單的按教學要求聽一堂課,應該主動參與進去,是處于主體地位,才能深刻的領會和掌握知識要點。學生的學習壓力大,且學習時間相對不足,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充分閱讀教科書及其他相關學科教材,通過查找文獻,主動去了解并掌握當前外科學的新進展、新知識、新技術,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課前不預習、不做好充分的準備會影響教學過程和質量[9],從而演變成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達不到教學效果。但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學生加大課堂參與度的同時,教學內容量也會受到影響。解決的辦法必須將課前、課后與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有機結合起來。
外科理論教學任務重、內容多、進度快,適當將BOPPPS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充分做好課堂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內容和進度得以更加完善,內容變得更加生動,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以課堂知識點為核心,發(fā)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作用,通過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其學習主動性、成績和教學效率,通過教學反思來提高綜合分析及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同時達到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和教學相長。BOPPPS教學模式有其獨特性,但也不能在課堂上盲目、過度使用,教師要不斷學習、思考、探索、總結才能領悟BOPPPS教學模式的精髓,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醫(y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