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王烈從外風論治小兒肺系疾病

      2021-03-27 17:55:48楊文波吳佳琦孫麗平
      吉林中醫(yī)藥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外風白屈菜內(nèi)風

      楊文波,徐 炎,吳佳琦,孫麗平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 130117;2.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長春 130021)

      風是中醫(yī)學中較為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來講,風可以分為外風和內(nèi)風,外風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邪,內(nèi)風則是由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風邪往往是疾病發(fā)生的先導,一般是單獨或者挾帶其他邪氣致病。小兒常見的肺系疾病有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王烈教授臨證六十余年,認為外風是小兒肺系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病因,擅長從外風論治小兒肺系疾病,并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1 理論依據(jù)

      1.1 風為陽邪,易傷陽位 風邪具有輕揚開泄、向上的特點,風邪侵襲人體后常傷及人體的頭面部及肌表?!夺t(y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認為“小兒肌膚最柔脆,偶觸風寒病榮衛(wèi)”[1],小兒屬稚陰稚陽之體,素體肺脾腎三臟不足。風邪從肌表和口鼻侵入則營衛(wèi)失和,肺衛(wèi)不固,肺失宣發(fā)肅降之功能,繼而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喘息等癥狀。此外,風邪常兼寒、暑、濕、燥、火等邪氣侵及機體,臨床上的外感疾病雖表現(xiàn)各不同,但總以風氣為疾病之主因。因此,外風常為小兒肺系疾病的主要病因。

      1.2 陽盛則風動 小兒有獨特地生理病理特點,外風常易引動內(nèi)風,致內(nèi)外風相合而為病。小兒五臟中肝常有余,常化熱生風,引動陽氣,先天稟賦特異或肝陽較盛、或素體陰血之兒童,常有內(nèi)風潛于體內(nèi)。內(nèi)風在體內(nèi)或藏于皮膚之間,或藏于五臟六腑,若遇外風觸動則風氣內(nèi)動,陽氣逆亂而發(fā)病,發(fā)病之狀各異,病名也不同。小兒哮喘是肺系主要的疾病之一,發(fā)病是時常由外風引動內(nèi)風而哮鳴喘作。古籍中也有內(nèi)風外風合病的論述,《素問·風論篇》認為:“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nèi)談t瘥,暮則甚”[2]。肺受外風,則會出現(xiàn)汗出、惡風、面色白、咳嗽、短氣等癥狀,咳嗽短氣、晝輕夜甚正是哮喘發(fā)病的特點,哮喘患兒素有內(nèi)風伏于體內(nèi),感受外風則出現(xiàn)上述癥狀。

      2 治則治法

      王烈治療小兒肺系疾病,治外風時不僅注重散風解表,也結(jié)合患兒體質(zhì),重視兼證的治療,若素有痰疾,則以祛風化痰為主,若久病成瘀,則以活血祛風為要,若蘊結(jié)為毒,則以解毒為旨。同時,內(nèi)風和外風也關(guān)系密切,內(nèi)風可由外風引動則發(fā)病,在治療時往往內(nèi)外風同治。在臨證時靈活應變,但治法總不離解表散風、化痰除風、活血祛風、解毒消風四法。

      2.1 解表散風法 解表散風法適用于外感風邪的初期所形成的衛(wèi)表不固、營衛(wèi)失和證。常見癥狀有:發(fā)熱、惡寒、惡風、頭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此諸多癥狀多由于外感風邪襲表,衛(wèi)表不固,肺氣失宣,在治療時應解表散風,同時根據(jù)寒熱變化散寒除熱。王烈認為外邪侵入肌膚,壅于清竅導致肺氣壅塞,宣發(fā)肅降不及而導致發(fā)熱、咳嗽、哮喘等證[3]。外邪犯肺在疾病初期多為表證,而風邪則為疾病先導,外感初期多為風寒證或風熱證。在用藥上,王烈常用辛溫解表之風藥如麻黃、桂枝、荊芥等,還有辛涼解表之風藥如薄荷、蟬蛻、桑葉、菊花、牛蒡子等。

      2.2 化痰除風法 化痰除風法適用證有2 類。一類是外感風邪入里,引起肺脾腎三臟運化水液失常形成的痰飲證;另一類是患兒異稟體質(zhì),風邪引動伏痰。常見癥狀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痰聲轆轆、喘息、喉間哮鳴等。此病機關(guān)鍵在于風痰蘊內(nèi)。王烈認為在治療時若有外感表證,應注意區(qū)分寒痰還是痰熱。寒痰蘊肺則應當溫肺除寒,常用麻黃、桂枝、紫菀、百部,可稍佐石膏、射干、黃芩避其溫熱太過,反成熱?。惶禑崽N肺則以清熱化痰為要,王烈善用黃芩清熱,輔以瓜蔞、枳實、貝母、知母等清熱、化痰之藥。若患兒為內(nèi)風引動伏痰,則為風痰?!短┒B(yǎng)生主論·痰證》云“風痰者,因感風而發(fā),或因風熱怫郁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者”[4],論述了風痰的病因病機。王烈認為治療風痰時應分臟腑論治,若風痰在肺,宜發(fā)散肺氣[5],常用藥物有蘇子、前胡、麻黃、細辛;若風痰伏腎,須祛風、固氣、壯腎,常用的藥物有黃芪、玉竹、女貞子、芡實等。

      2.3 活血祛風法 活血祛風法用于久病后痰瘀互結(jié),風邪引觸發(fā)病之證候。常見癥狀有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等。此法主要適用于反復發(fā)作喘息,遷延不愈的異稟體質(zhì)患兒?!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云:“肺臟有所損傷,其微絲血管及肺胞涵津液之處,其氣化皆湮淤凝滯……呼吸即不能自如矣”[6]。王烈認為肺病日久則氣傷,氣傷則血瘀[7],素有伏痰體質(zhì)患兒也容易氣血不暢,痰瘀相互搏結(jié),若有外風入體或內(nèi)風引動,則發(fā)為喘疾。在用藥上,王烈常用蟲類藥,起活血祛風之效,常用的藥有全蝎、蜈蚣、地龍、蟬蛻、僵蠶等。

      2.4 解毒消風法 解毒消風法適用于外感風邪,入里化毒,與體內(nèi)的伏痰相結(jié)合而引起的肺氣痹阻證候。常見的癥狀有發(fā)熱、咳嗽、喘息、氣促,痰鳴等。此類癥狀多由外感風寒、風熱之邪入里阻滯肺氣宣發(fā),痹阻氣道而化為毒。此毒的病理本質(zhì)在于痰、熱互結(jié),病機關(guān)鍵在于毒熱痹肺。王烈認為熱毒是一種病理產(chǎn)物,但根源于外風的侵襲,在治療上不僅需要清熱解毒,還需從病因入手,進行開肺消風。在用藥上,王烈常用炙麻黃、紫蘇子、地龍等風藥開肺消風,射干、紫草等清熱解毒。

      3 臨床應用

      3.1 感冒 感冒是小兒常見肺系疾病,臨床主要癥狀有發(fā)熱、惡寒、惡風、鼻塞、流涕等。一般認為,小兒感冒的病因病機在于感受風邪,風邪挾寒、熱、暑、時邪等侵襲人體。小兒肺臟嬌嫩,外邪犯肺而肺氣失宣。小兒為純陽之體,且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風寒入里容易化熱,因此,王烈認為小兒感冒以風熱感冒居多[8]。認為小兒外感多由正氣不足,感受外邪所致,提出了“熱因毒而起,無毒不起熱”的觀點[9]。治療風熱感冒時,在不離解表散風的大法下加強清熱解毒之功。王烈創(chuàng)制了治療風熱感冒的清感方,風藥與清熱解毒藥相配伍,共奏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之功,具體藥物為柴胡、黃芩、野菊花、紫草、金蓮花、生石膏、寒水石、青蒿、射干。流涕多可加蒼耳子、辛夷;咽痛加掛金燈、紫荊皮;有咳嗽則加川貝母、杏仁;痰多加清半夏,瓜蔞,若熱勢不重去生石膏、寒水石。小兒肝常有余,風熱感冒常可致肝風內(nèi)動,陽氣上逆發(fā)為驚厥,若感冒挾驚,王烈常用蟬蛻、地龍、僵蠶等解痙止搐。散風解表、清熱、解毒、化痰多法靈活運用,驅(qū)邪外出。

      3.2 小兒過敏性鼻炎 小兒過敏性鼻炎又稱為鼻鼽。臨床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噴嚏,在接觸異物或者季節(jié)變化時尤為明顯。鼻鼽的主要病因在于內(nèi)風與外風相互作用,小兒異稟體質(zhì)即內(nèi)風,也有醫(yī)家又將此細化為“伏風”[10],所論雖異而理同?!毒霸廊珪吩疲骸氨菫榉胃[,實心肺之門戶,若其為病,易窒塞者謂之鼽”[11],指出了鼻鼽的主要特點為鼻塞。王烈認為鼻鼽與小兒哮喘有相互作用、互為影響的關(guān)系[12],提出了鼻哮的理論,并創(chuàng)制了“利鼻方”[13],具體藥物為辛夷、黃芪、蒼耳子、白術(shù)、細辛、防風、川芎、黃芩、甘草、白芷、烏梅。方中有辛夷、蒼耳子、細辛、防風、白芷等風藥通鼻竅祛風,黃芪、白術(shù)、甘草補虛,黃芩瀉肺,烏梅斂肺。本方祛風為主,補瀉兼施,臨床隨證加減具有良效。

      3.3 小兒哮喘 小兒哮喘的常見癥狀有反復發(fā)作喘息、氣急、喉間哮鳴,嚴重者可出現(xiàn)口唇青紫、不能平臥等癥狀。小兒哮喘是兒童時期易反復發(fā)作的肺系疾病,一般分為發(fā)作期和緩解期。外感風邪犯肺是哮喘發(fā)作期主要的外因,《小兒藥證直訣》中認為:“傷風兼肺則悶亂,喘息哽氣,長出氣,嗽”[14],論述了風邪引起小兒哮喘的發(fā)病特點,即哮喘發(fā)作時有胸部憋悶不舒、呼吸困難、喘息、咳嗽。小兒哮喘的內(nèi)因在于肺脾腎三臟的不足和風邪內(nèi)伏,小兒素有異稟體質(zhì),若遇外邪,則易引動內(nèi)風。小兒肺脾腎虛引起水液代謝異常,久則成痰,風、痰、氣交阻而發(fā)哮喘。王烈認為哮喘反復發(fā)作,根源在于風、氣、痰、瘀[8],認為風和瘀是哮喘發(fā)作時的重要因素,在治療哮喘時將祛風和活血化瘀貫穿始終。在治療哮喘時,王烈提出了三期分治,并創(chuàng)制了防哮湯、止哮湯、哮咳飲等一系列方劑,具體方藥前人已論述較多,不多贅述。王烈在用藥時也善用活血祛風藥如地龍、全蝎、蜈蚣、僵蠶等的使用,認為這類藥物可入肺絡(luò)、祛風痰、平喘止哮[15],不管是急性期還是緩解期均不離此。

      3.4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類特殊的哮喘類型,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刺激性干咳,無喘息、氣促等表現(xiàn),在治療時按照哮喘治療有效而單純止咳治療無效。本病的主要病因在于小兒體質(zhì)異常,外感風邪或異物刺激?!队卓瓢l(fā)揮》云:“咳嗽有二:風寒外感者,痰飲者。因感冒得之宜發(fā)散,痰咳先化其痰,欲化其痰者,先理其氣”[16]。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病機關(guān)鍵在于風、痰、氣相交,引起肺氣上逆而咳嗽。王烈認為此病與小兒哮喘雖癥狀不同而病機相同,將此病稱之為“哮咳”[17],并提出了“久咳痰郁終成哮”和“以哮論治”的觀點[18]。在治療上,王烈按照哮喘三期分治的方法進行治療而取得良效。同時,在治療哮咳的選方用藥與治療小兒哮喘相同,并首創(chuàng)用白屈菜治療哮咳。白屈菜具有止咳、化痰、解毒之功效,現(xiàn)代研究表明,白屈菜的主要成分為白屈菜堿和白屈菜紅堿[19],可能通過抗組胺活性來發(fā)揮其止咳作用[20],這與中醫(yī)理論中祛風的觀點有不謀而合之處。

      3.5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臨床主要癥狀有發(fā)熱、咳嗽、痰鳴、氣促。其病因有外因和內(nèi)因,外因責之于外感風邪,內(nèi)因在于小兒臟腑嬌嫩,肺氣不足。王烈認為小兒肺炎喘嗽緣于外感風邪入里,邪毒閉阻肺竅,致肺主氣司呼吸之功能減弱[21]。肺炎喘嗽的病機關(guān)鍵在于肺氣郁閉。在治療小兒肺炎喘嗽,應從從病因和病理產(chǎn)物2 個方面入手,既要祛風以開肺氣,又要解毒化痰以驅(qū)邪外出[22]。據(jù)此,王烈創(chuàng)制了解毒開肺湯,具體藥物有炙麻黃、紫蘇子、地龍、前胡、射干、紫草、白屈菜、川芎、甘草。此方以解毒為名,但方中主藥均以消風為主,此為深諳疾病本質(zhì),以風為肺炎喘嗽之根,從風論治,乃奏奇效。

      4 病案舉例

      姚某,男,6 歲,2018 年9 月21 日初診。主訴:咳嗽7 天,喘息5 天,喉中哮鳴2 天。現(xiàn)病史:患兒來診前7 天出現(xiàn)咳嗽,呈陣發(fā)性連聲咳,有痰,5 天前出現(xiàn)喘息、氣促,無紫紺,2 天前夜間出現(xiàn)喉中哮鳴。現(xiàn)癥:咳嗽,喘息,氣促,喉中哮鳴,胃納差,夜寐可,大便干,日1 行,小便可。既往史:既往有過敏性鼻炎病史,有哮喘病史。查體:神清,面白,唇淡,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緩。診斷:鼻哮;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期。處方:全蝎2 g,細辛1 g,紫蘇子20 g,地龍20 g,杏仁5 g,前胡20 g,白屈菜10 g,黃芩20 g,白鮮皮20 g,射干20 g,川芎20 g。4 劑,水煎服,2 日1 劑。

      2018年9月30日二診:咳嗽、喘息減輕,予細辛1 g,蔓荊子10 g,地龍20 g,黃芩20 g,杏仁5 g,川貝母5 g,白屈菜6 g,清半夏10 g。4 劑,服法同上。

      2018 年10 月8 日三診:諸癥好轉(zhuǎn),大便干,予細辛2 g,鵝不食草20 g,牛蒡子10 g,辛夷8 g,蒼耳子8 g,白芷20 g,葛根20 g,牡丹皮20 g,藿香20 g,川芎20 g,紫草4 g,薄荷10 g,魚腥草20 g,枳實20 g,決明子10 g。4 劑,服法同上。

      2018 年10 月16 日四診:患兒著涼后咳嗽增多,有痰,氣喘加重,喉中吼聲,咳嗽,鼻塞、流涕。予全蝎2 g,蘇子2g,細辛1 g,地龍20 g,射干20 g,川芎20 g,前胡20 g,黃芩20,白屈菜10 g,白鮮皮20 g,杏仁5g。4 劑,服法同上。

      2018 年10 月24 日五診:咳嗽減輕,有痰,喘息好轉(zhuǎn),喉中仍有吼聲。予全蝎2 g,蘇子20 g,側(cè)柏葉15 g,麻黃4 g,地龍20 g,射干20 g,川芎20 g,前胡20 g,黃芩20 g,白屈菜10 g,白鮮皮20 g,杏仁5 g。4 劑,服法同上。

      2018 年11 月2 日六診:諸癥好轉(zhuǎn),咳嗽次數(shù)不多,痰少,無明顯喘息。予天冬20 g,蘇子20 g,瓜蔞20 g,桂枝20 g,清半夏6 g,川貝母3 g,橘紅20 g,茯苓20 g,地龍15 g。4 劑,服法同上。

      2018 年11 月11 七診:仍有少許咳嗽,痰少,余無殊。天冬20 g,麥冬20 g,地骨皮20 g,桑白皮20 g,款冬花20 g,旋覆花20 g,沙參20 g,太子參5 g,知母10 g,浙貝母3 g,蘇子20 g,炒芥子5 g。4劑,服法同上。

      2021 年11 月19 日八診:患兒無明顯癥狀,補腎健脾善后。予黃芪20 g,黃芩8 g,玉竹20 g,大棗10 g,佛手10 g,百合20 g,白術(shù)15 g。此方服1 月諸癥平穩(wěn)。

      按:患兒既往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史,結(jié)合病史及癥狀,王烈將其診斷為鼻哮。在治療初期,患兒咳嗽、喘息,予宣發(fā)肺氣、化痰除風法治療,用藥如細辛、紫蘇子、前胡、杏仁等。又考慮患兒哮喘日久,氣傷血瘀,予全蝎、地龍等活血化瘀祛風。三診后患者咳嗽、喘息癥狀好轉(zhuǎn),又因不慎外感風寒而癥狀加重,繼續(xù)予前法治療后患兒諸癥好轉(zhuǎn),哮喘進入穩(wěn)定期,此后予補益脾腎之法善后。此案例中,治療外風引起的支氣管哮喘以祛外風為主,但仍兼顧內(nèi)外同治,以活血祛瘀法祛除內(nèi)風,內(nèi)外同治,取得良效。

      5 結(jié)語

      小兒肺系疾病是兒科醫(yī)生臨床最常見的一類病種,兒童感冒若不及時治療,容易發(fā)展為支氣管炎、肺炎,中醫(yī)藥的干預往往能及時截斷疾病傳變。肺炎喘嗽往往易發(fā)生重癥、變證,需從病因病機入手,精準施治。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遷延難愈、容易反復發(fā)作,現(xiàn)代醫(yī)學常用抗過敏、吸入激素進行對癥治療,效果并不顯著。中醫(yī)藥在治療小兒肺系疾病具有優(yōu)勢,王烈認為外風是引起肺系疾病的主要病因,以外風論治小兒肺系疾病,針對不同疾病,提出治則,創(chuàng)制新方,善用新藥,取得良好的療效,王烈從外風論治肺系疾病的經(jīng)驗值得繼承和推廣。

      猜你喜歡
      外風白屈菜內(nèi)風
      基于“內(nèi)風”理論觀察針藥結(jié)合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亞急癥臨床研究
      白屈菜多糖果膠酶提取及脫色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0
      白屈菜多糖純化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8年2期)2018-05-09 07:20:08
      張仲景“外風”與葉天士“陽化內(nèi)風”論治中風
      黃文政教授對腎風病“內(nèi)風”的認識與用藥經(jīng)驗
      感冒后咳嗽從風咳論治診治思路
      從“風”論治哮喘
      白屈菜膠囊成型工藝
      白屈菜紅堿逆轉(zhuǎn)人乳腺癌多藥耐藥的機制
      化隆| 龙井市| 休宁县| 呼伦贝尔市| 疏勒县| 长白| 乐平市| 东兴市| 高密市| 南投市| 县级市| 庆阳市| 永川市| 永宁县| 建湖县| 涿州市| 隆化县| 东宁县| 元江| 巩留县| 旌德县| 盈江县| 砀山县| 新乡市| 彭水| 遵义市| 五台县| 奉贤区| 仙桃市| 海原县| 遂溪县| 渭源县| 封开县| 历史| 长葛市| 尼勒克县| 五河县| 慈溪市| 麻栗坡县| 武冈市|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