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摘要:為兒童空間敏感期進行合理的引導鍛煉,提升兒童空間創(chuàng)造力及空間想象力。從處于空間敏感期的兒童玩具設計理論出發(fā),采取裝配部件訓練法,對玩具功能特性、市場玩具類型進行分析,繼而設計出適合空間敏感期的兒童玩耍的玩具設計方案。設計出一款“空間搭配”多功能兒童益智組合玩具。適合空間敏感期的兒童玩耍的玩具設計方案,能夠有效幫助兒童空間益智方面發(fā)展。
關鍵詞:空間敏感期 玩具設計 空間裝配法 裝配部件訓練法 空間搭配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3-0102-03
引言
憑借制造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中國玩具行業(yè)一直占據(jù)全球第一制造、第一出口國。然而,以目前形勢來看,中國玩具行業(yè)處于勞動密集產(chǎn)業(yè)狀態(tài),品牌設計與研發(fā)功能尚有不足。此形勢下,挖掘玩具創(chuàng)新設計題材、提升玩具功能效用、打造自主玩具品牌顯得頗為迫切。針對兒童時期進行玩具產(chǎn)品研發(fā),首先需要厘清兒童心理特點,采取針對性研發(fā)方式。事實上,處于不同年齡層次的兒童均屬于成長敏感期,倘若錯過這一敏感時期,將產(chǎn)生成長滯后乃至心理自閉問題。但縱觀國內(nèi)玩具市場現(xiàn)狀,并未具有明顯的針對兒童空間敏感時期的玩具,國內(nèi)多數(shù)玩具明顯忽略兒童情感方面以及個性需求方面。在此背景下,文章選擇兒童時期經(jīng)歷時間較長的空間敏感期,通過深入分析兒童空間敏感期的特點,利用裝配部件訓練法對玩具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希望能夠輔助兒童在空間敏感期獲取更多啟發(fā),為日后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一、設計理論
(一)兒童空間敏感期
空間敏感期這一時期顯著表現(xiàn)即為對空間進行探索以及認知,且在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當中,空間敏感內(nèi)容存在明顯異質(zhì)性。事實上,兒童在出生的一刻就已經(jīng)對空間具有模糊的概念認知,在具有一定行動能力以后,就會自行前去探索空間,進而將自己與物質(zhì)世界充分融合。兒童敏感時期一直從0歲伊始直至6歲,但是從2歲開始方才步入空間敏感期。在這一期間,兒童通過物體的位置改變探索空間。例如,將物品置于地面、尋找物品、放回原處,并形成循環(huán)機制。另外,兒童也會通過視界的轉(zhuǎn)換探索空間。例如在這一時期會探索各類空間,鉆入桌下、鉆進衣柜等行為均屬于空間探索。此外,兒童也會通過思想組合物體進行空間探索。例如兒童對物體的堆壘、拆卸行為。
(二)空間敏感期發(fā)散
兒童在出生以后長期經(jīng)由外界環(huán)境影響,逐漸形成被動的思維空間理論。但在空間敏感時期,該理論的形成可能由于不同方面的感知產(chǎn)生變化,包括空間感知、孔洞拼插、三維感知等多個維度。建構空間感知方面。兒童的基本空間感知由出生的物我一體,逐漸發(fā)展成為物我分離,以此明晰物質(zhì)世界的空間感知。因此,兒童對于任何空間感知的行為,表明兒童對于空間探索的需求。兒童通過與物質(zhì)的互動,本質(zhì)均是意圖感受不同的空間。體驗孔洞尺寸方面。當兒童發(fā)現(xiàn)物質(zhì)分離之后,將會對物質(zhì)進行深入探究,研究物體色彩、硬度、大小。在此形勢下,兒童往往喜歡通過拼插的方式進行體驗,繼而滿足自身對于物體的詳細認知。三維空間感知方面。兒童在感知空間以后往往會予以刺激信號,繼而外界給出適當反饋。三維空間感知所予以兒童的反饋較為強烈,能夠促使兒童興奮,這也是兒童對于三維空間探索較為熱烈的根本原因。
(三)裝配部件訓練法
裝配部件訓練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是在美國德州警察成員所提的九宮格練習法基礎演變而來。該訓練方法將“立體構成”造型訓練方法與建筑設計當中的梁板柱因素結(jié)合,演化成為一種結(jié)合性設計方法。裝配部件法注重研究個體空間形式、空間搭配,其他要素則處于次要地位,對于空間敏感程度較高。裝配部件訓練法具有兩個明顯特征,包括部件抽象化及強調(diào)部件搭配組織。部件抽象化方面,在基本的九宮格基礎架構上,相關人員需要采用各種簡化部件進行搭配,進而將關注重點聚焦于空間形式。部件搭配組織方面,相關人員直接使用抽象部件進行圍合或抽插,通過調(diào)節(jié)不同部件的位置及尺度實現(xiàn)對空間的深度掌握??傮w而言,裝配部件訓練法以抽象化的形式,規(guī)避其他繁雜因素的干擾,將研究集中于空間維度,這為處于空間敏感期的兒童玩具設計予以重要啟示。
二、設計原則
()功能原則
設計具有完美功能效用的產(chǎn)品,是設計任務當中最為重要的核心部分。對于處于空間敏感時期的兒童而言,啟智功能與鍛煉功能必不可少,娛樂功能及溝通功能也是必然需要。啟智功能維度,由于針對空間敏感時期的兒童進行玩具設計,首先需要慮及空間益智。能夠推動兒童在玩耍過程當中,不斷發(fā)展自身的空間想象力、空間觀察力、空間認知力,進而在潛移默化間提升兒童空間智力。鍛煉功能維度,2歲至6歲期間正是兒童認知、思想的關鍵時期,身體、心理方面均在持續(xù)進化。這就需要在設計過程當中,考慮兒童身體鍛煉,促使兒童均衡發(fā)展。娛樂功能維度,兒童在玩具中感受愉悅方可對玩具產(chǎn)生持續(xù)、強烈的興趣。再則溝通功能維度。玩具并不僅是單純的游戲溝通,更存在著深度的情感關系。更因此,在玩具設計時需要遵循溝通功能原則,強化兒童情感交流。
(二)色彩原則
色彩對于兒童來說具有精神強烈刺激感,也是幼兒直觀感受的第一要素,是兒童與玩具交流的重要媒介。色彩與空間的關聯(lián)度相當之深,甚至在空間玩具設計當中,色彩可助力傳遞玩具背后反映的意蘊。另外,也可引起兒童心理變化、空間聯(lián)想。色彩對于不同受眾而言,可能產(chǎn)生差異作用??偠灾?,不同的色彩表征不同的內(nèi)涵。處于空間敏感時期的兒童玩具色彩原則設計要點有二。第一,玩具顏色選擇盡量偏向暖色,引發(fā)兒童空間聯(lián)想,例如藍色、綠色。第二,顏色設計需要契合兒童審美傾向,確保兒童能夠?qū)ν婢弋a(chǎn)生親切。另外,在設計之時由于國家、地域的差異性,在選擇色彩之時也需主義地域差別。例如紅色在中國被視為喜慶、吉祥的顏色,但歐美地區(qū)以及部分東南亞地區(qū)被認為屬于忌諱色彩。
(三)材質(zhì)原則
兒童玩具設計當中,較為常用的材料包括塑料、金屬、自然材料以及布料。在一般的布偶玩具設計方面,通常使用布絨材料。本質(zhì)原因是由于布絨相對柔軟,能夠予以兒童親近、溫暖的感知,受到一般女性兒童喜愛。塑料由于其制作成本相對低廉,因而在多種玩具設計制作時均會使用塑料。但是塑料制品由于材質(zhì)屬于化學合成,可能對幼兒產(chǎn)生身體損傷?;趦和臻g敏感時期的玩具設計,需要充分體現(xiàn)空間特性,這就致使材質(zhì)選擇需要考慮制作成本。制作材質(zhì)是玩具設計的基礎,需要利用材質(zhì)將設計人員的構想充分表達,并且需要綜合考慮設計構想、材料特性、制作成本。為合理選擇適宜制作具有空間特性的玩具,可使用木、竹、藤一類的自然物品,避免孩子在玩耍過程當中造成傷害。除此之外,也可直接使用木制、竹制材料進行制作,充分保障玩耍安全及材質(zhì)安全。
(四)安全原則。安全原則是玩具設計當中不可妥協(xié)的重要原則,也是設計關于空間敏感時期玩具的首要原則。有關玩具安全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于以下方面。第一,兒童感官安全。在處于空間敏感時期的同時,兒童同時處于感官敏感時期,因而可能利用自身的各類器官觸碰玩具。加之兒童感官防范意識相對較低,很有可能使用舌頭舔、牙齒咬。是以,當注重兒童感官安全,避免感官遭遇傷害。第二,玩具造型安全。在玩具設計過程當中,盡量使用圓角、圓柱。并且需要避免采用尖銳、細小的部件,以免兒童誤吞、誤傷。第三,玩具材質(zhì)安全。避免使用刺激性材質(zhì),以及盡量選取表面細膩的制作材質(zhì)。如此,保障后期兒童在具體使用玩具過程中的安全性。
三、設計過程
(_一)市場產(chǎn)品分析
在設計玩具之前,就市場上針對空間敏感期所設計的兒童玩具產(chǎn)品進行研究,厘清當前玩具的特點,予以本次設計參考借鑒?,F(xiàn)階段,針對空間敏感期所設計的兒童玩具產(chǎn)品種類相當豐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主要包括七巧板玩具座椅及空間拼插玩具。
第一,七巧板玩具座椅。七巧板屬于平面空間益智類型玩具,是由唐代燕幾演變而來(如圖1)。七巧板本身由七種幾何形狀構成,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益智性,能夠衍生拼插出數(shù)以百計的形狀。設計人員通過調(diào)整幾何形狀大小、高度,將其巧妙融合于座椅當中,促使七塊不同的幾何座椅拼圖自由組合(如圖2)。在實現(xiàn)基本坐、躺功能的同時,顯著提升兒童視覺空間感知,顯著提升兒童視覺空間感知水平,增強兒童空間敏感期的空間創(chuàng)造力及空間想象力。但是該類玩具屬于純實木制作,并不適宜空間敏感期的兒童使用。且大型玩具產(chǎn)品價格相對較高,不具有普適性。
第二,空間拼插玩具。空間拼插玩具與積木玩具類似,但其一般是由棍狀材料、條形材料構成,由兒童自我發(fā)揮進行空間拼插,形成不同的形狀個體??臻g拼插玩具具有多種好處,包括增強兒童空間認知水平、強化兒童空間想象能力(如圖3)。并且,家長可以參與制作,在鍛煉兒童空間敏感時期的能力以外,有效增強兒童社交能力。
(二)設計分析
1.功能特性分析。針對空間敏感期的兒童進行設計的玩具,不僅需要供給兒童娛樂方式,也需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充分調(diào)動兒童積極性,推動兒童各項能力的提升發(fā)展。按照心理學家霍華德的多元智能理論,根據(jù)兒童空間敏感特點開發(fā)的玩具需要具備多種功能,包括邏輯思維、視覺空間、身體運動、交流溝通,詳細如表1所示。
四、設計方案及實現(xiàn)
(一)設計簡介
依據(jù)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當前具有4億兒童人口,這也產(chǎn)生基數(shù)碩大的玩具購買群體。社會發(fā)展不斷前進,家長思維理念也在與時俱進。且目前的家長群體多數(shù)具有一定的知識層次,在資金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能力。如此,家長群體越發(fā)重視兒童智力、思維、身體成長。有關空間敏感期的玩具是家長關注、兒童喜愛的一類玩具。研究調(diào)查顯示,50%的家長群體認為玩具是兒童獲取知識經(jīng)驗的第一要素;60%的家長在購買玩具時會考慮對兒童智力、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60%的家長認為需要陪同兒童一起探索。
“空間搭配”是一款多功能兒童益智組合玩具,基于裝配部件訓練法,巧妙將組合使用、單獨使用、自由搭配等益智功能融入設計當中?!翱臻g搭配”始于玩具卻不止于玩具,在開展提升兒童空間感知發(fā)展的益智游戲同時,也可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充分實現(xiàn)兒童玩具益智與實用性的特點。玩具尺寸方面:與其他玩具固定比例不同,該組合玩具具有兩種比例形式,一種是常規(guī)10cm兒童玩具,另一種是50cm大型兒童玩具。形狀設置方面,本次設計充分考慮到安全性能,為避免兒童受到傷害,因而在裝配部件訓練法九宮方格的基礎上,將方格轉(zhuǎn)化為圓形九宮格,并且在其他部件搭配時同樣以圓形為主,確保兒童玩耍安全性能(如圖4所示)。材質(zhì)選擇方面,避免塑料構件的使用,選擇以楊木、中密度纖維板作為主要材料,自然的原木色彩以及天藍顏色基礎,充分增加玩具自然性與空間想象吸引力。功能分布方面,在七巧板玩具和空間拼插玩具功能基礎上進行完善,包含視覺空間、邏輯思維、身體運動、交流溝通等多重功能。
(二)設計說明
如圖4、5所示,該“空間搭配”玩具由九宮格圓形底座、若干零部件組成,包括可成長性柱體若根、回形體、圓柱四分體(可拆卸組合)、正方體、長方體(上部為圓弧形),以及“L”形若干。為針對2歲、6歲的年齡差異以及空間感知差異,設置兩種大小規(guī)模的玩具類型,10cm適宜2—4歲兒童,50cm適宜5—6歲兒童。
1.10cm針對2—4歲兒童空間益智功能設計?!翱臻g搭配”九宮格基礎底座交界處均設有孔槽,周圍主要以淺藍色調(diào)、原木色調(diào)為主,偶爾搭配其他顏色,用以吸引兒童空間探索??沙砷L性柱體可插于孔槽當中,此方面可用于鍛煉兒童空間契合度與手部動作。其他上部個體的色彩參照七彩板設置不同的顏色,由兒童自由進行組合搭配,增加兒童空間創(chuàng)造性。在可成長主體中間設置儲存空間,用于存放其他零件或其他玩具,讓兒童具有空間存放、空間大小的初步認知。最終組合完成時,可以當作小凳子使用,滿足2—4兒童的坐寬條件要求,且符合多數(shù)兒童使用。
2.50cm針對4—6歲兒童空間益智功能設計。50cm的“空間搭配”九宮格式玩具更傾向“大型玩具”類別,在自由搭配過程中需要家長予以充分幫助,組合完成后可當作桌子或者儲物箱使用。另外,桌體表面也可設置為黑板形式,讓孩子可以在上部自由涂鴉、繪畫。高度為50cm的組合類型,滿足4—6歲兒童身高需求。50cm的“空間搭配”九宮格式玩具符合交流溝通、身體運動、邏輯思維、視覺空間等多個方面功能要求,綜合提升兒童時期的各項能力。另外,整體來看材料獲取相對容易,制作成本相對較低,家長具有購買能力。
(三)創(chuàng)新要點
首先,文章所設計的空間搭配玩具,能夠完全覆蓋兒童空間敏感時期這一階段。當中10cm供以2—4歲時期;50cm針對4—6歲時期。如此,方可保證兒童在空間敏感時期進行全面的空間意識培養(yǎng)鍛煉。其次,該空間搭配玩具開創(chuàng)出差異比例設計,10cm的高度供給兒童自我使用娛樂,50cm的高度可供兒童與父母共同搭配玩樂,增加孩子與父母共同娛樂這一功能。最后,在玩具結(jié)構方面也進行創(chuàng)新,采用可成長性柱體作為玩具配件,充分發(fā)揮兒童的自我創(chuàng)造力。另外,本次玩具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空間敏感時期的玩具功能類別,設計了涵蓋視覺空間、邏輯思維、身體運動、交流溝通的全部功能。
(四)設計效果
整體來看,本次設計基本滿足處于空間敏感期玩具設計的功能原則、色彩原則、材質(zhì)原則、結(jié)構原則以及最為重要的安全原則。本次設計最終選擇3D打印加工方式進行初步成品制作,并與制作加工商探討加工工藝、設計合理性,針對玩具模型以及設計想法、實際加工進行可行性匹配。在綜合考慮制造成本、制造效果的同時,實現(xiàn)最佳制作匹配。與此同時,筆者將設計過程以及設計結(jié)果發(fā)布于個人社交平臺,查詢設計效果。在參與調(diào)查的50個家庭當中(家庭當中均有2—6歲適齡兒童),90%以上的家庭認為此玩具對于幼兒空間敏感期的成長具有較大助力;75.4%的兒童對于此玩具具有較高的興趣。囿于經(jīng)費限制,并未制作50cm的玩具模型,但仍有一半兒童把玩時間超過30分鐘。整體看來,基于空間敏感期的兒童玩具設計初步效果良好,基本實現(xiàn)設計目的。
總結(jié)
兒童處于空間敏感這一時期之時,正是生理、心理、思維形成的關鍵節(jié)點,對于兒童日后的創(chuàng)作意識、深刻鉆研的興趣、成熟的認知能力發(fā)展,均可進行基礎塑造。民眾生活水平持續(xù)提升態(tài)勢下,早期教育理念得到家長群體深度認可。而這當中,作為兒童玩耍、認知的重要物質(zhì)一玩具的重要性則愈加凸顯。此形勢下,就需針對空間敏感期兒童表現(xiàn)出的特點,設計更加符合兒童空間認知規(guī)律、促動智商、情商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玩具,進而為兒童日后發(fā)展夯實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