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瓊臺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由于海南省消費水平較高,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小戶型住宅成為年輕人首次置業(yè)的最佳選擇,近些年更是掀起了小戶型住宅潮流。雖然這類產品面積比較小,但實際上可以通過精細化設計來彌補不足、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需要設計師花費更多心思進行研究探索。準確來說,小戶型住宅空間精細化設計主要是在保證功能滿足的同時對空間進行合理布局,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能融入其他時尚設計理念,滿足現(xiàn)代年輕人的對居住品質的訴求。
目前,我國小戶型住宅發(fā)展歷程短,在空間設計上存在較多不足。從海南省現(xiàn)狀來看,空間設計深度不夠完善,很多開發(fā)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略了小戶型住宅的精細化設計。另外,由于裝修不夠精細,還會給住戶留下后續(xù)麻煩,必須進行二次裝修整改,從而浪費了大量的資源。需要按照相關政策與規(guī)范來全面設計小戶型住宅,才能確保整個空間與環(huán)境的設計更符合人性化需求,并滿足舒適性標準。但是,很多設計師缺乏經驗,導致小戶型住宅存在過多設計短板,尤其是很多細節(jié)導致的空間與環(huán)境沖突。
購買小戶型住宅的住戶家庭結構不同,生活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別,要充分考慮差異化的需求,才能確保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足夠靈活。很多小戶型住宅表面上擁有整潔的空間,但入住后很快出現(xiàn)雜亂的情況,這就說明在空間設計上仍然存在問題。很多設計師沒有充分考慮收納空間,導致住戶生活中很多必需品只能暴露在外,不僅影響整體的美觀性,更會造成空間擁擠不堪。除此以外,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還有很多比較明顯的功能缺失,導致整體的居住品質下降,因此需要進行精細化設計,合理規(guī)劃空間。
2.1.1 空間功能復合
空間功能復合是小戶型住宅空間精細化設計的一大原則,準確來說就是把不同的空間區(qū)域合并在一起,節(jié)省更多面積,也不影響小戶型住宅的功能性,可以隨時根據(jù)需求轉換空間的使用方式,大大提升了空間利用效率。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傳統(tǒng)室內空間功能疊合方式,既可以作為起居室,也可以轉變成臥室。這一設計思路可以有效借鑒,如客廳與臥室可以共用,白天可以作為客廳使用,晚上就是寬敞的臥室,不同時段的功能互不影響,也不會改變建筑結構[1]。
2.1.2 空間使用效率
很多小戶型空間都可以進行挑高設計,以提高整體的空間利用率。如可以把床位設置在挑高上層,這樣下層就可以作為工作空間使用,或者可以安裝儲物柜,既豐富了空間形態(tài),也增強了收儲效率。當下很多小戶型住宅的衛(wèi)生間設計成干濕分離式,能有效提升空間利用效率。另外,很多小戶型住宅在樓棟內設置公共配套設施,如公共客廳、共享洗衣房及健身房等,這樣就可以剝離住戶室內的相應功能,從而節(jié)省更多面積。
2.2.1 減少固定墻體
對于小面積的住宅來說,減少固定墻體是擴大有效使用空間方法,不僅能給居住者提供更多自主改造便利,也能增強空間使用效率。基本上除了廚房與衛(wèi)生間,可以盡量減少隔斷并采用敞開式設計。例如,新加坡的小型住宅中,這一理念已成為最主要的設計原則,不僅改善了空間問題,而且改善了內部采光不足的問題。由于減少了固定分隔,內部空間采光與通風更為良好[2]。因此,在設計過程中,盡量保持整體開放的格局,根據(jù)需求二次規(guī)劃空間,以提高空間使用效率,并滿足小戶型住宅空間流動性、功能適應性要求。
2.2.2 靈活分隔設計
對于注重隱私的居住者來說,靈活使用分隔設計,在保證空間完整性的同時,可以創(chuàng)造出多適應性的功能區(qū)域,從而滿足多樣化的使用需求。靈活分隔設計能實現(xiàn)半開放、半封閉的設計空間,并可以根據(jù)住戶自身的需求隨時調整。另外,可移動的隔斷方式更為適用,可隨時進行空間重構,確保內部空間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小戶型住宅空間精細化設計中,可以對兼容性功能空間進行整合,也就是“一室多用”,彼此使用不會相互影響、相互占用,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室內空間的使用效率。另外,要保證共用空間之間沒有硬質分隔,這是為了保證空間的通透性,也能在視覺上呈現(xiàn)更通透的效果,如開放式廚房與起居室復合,能賦予小戶型住宅更大的視覺開闊感。因為小戶型住宅面積的特殊性,兩個或多個功能在同一空間疊加,不僅能節(jié)約利用空間,也絲毫不影響整體功能的完整性[3]。準確來說,空間相對獨立,但可以分為不同的時間段使用,所以相互之間不會有影響,從而滿足小空間的多樣使用要求。除了上述空間整合,也要盡量減少過道的設置,以此來增加有效使用面積,改善小戶型住宅室內環(huán)境。
現(xiàn)代的小戶型空間設計中,儲藏空間最容易被忽略,但這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設計中要確保設置足夠的儲藏空間,同時不會占用過多的主要使用空間??梢越梃b日本室內設計文化,充分利用零碎的空間進行儲藏。根據(jù)使用情況細分儲藏類型,也能避免出現(xiàn)相互影響的問題。另外,要注意儲藏空間的設置要方便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如客廳電視機周圍可以收納日用品,臥室則可以存放衣物或被褥等大件物體,閑置角落也能設計成儲藏空間,如沙發(fā)下、吊柜、吊頂上等,以確??臻g能得到全方位的合理利用[4]。這種精細化的設計手法,不僅能提高空間使用效率,還能確保小戶型住宅空間外在整潔,滿足居住者的各類需求。
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小戶型住宅要容納各類家具,但是小戶型的空間特點,更需要合理的空間規(guī)劃,以確保家具能得到科學的擺放,從而節(jié)省更多室內空間。小戶型住宅中不可隨意布置家具,以免空間破碎,帶來嚴重的擁擠感。除了布局合理以外,也要針對性的確定家具的形式與尺寸,滿足功能要求、節(jié)省更多空間。家具的尺寸要根據(jù)室內空間定制,盡量選擇可拆卸、可折疊及可移動家具,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針對小戶型住宅的推出的定制家具、立體家具,造型簡潔又不失功能性[5]。另外,小戶型住宅空間精細化設計對于色彩有很高的要求,色彩的選擇失當,就會帶來狹小、擁擠的視覺效果。因此小戶型住宅空間色彩宜以淺色基調和重色點綴為主。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室內空間延伸感,也能給居住帶來清新、明亮的心理感受。例如,小戶型住宅的燈光采用明亮的設計,能有效增強空間感,尤其是光線較弱的房間,會給人空間變大的視覺效果,所以進行色彩設計時必須注意小戶型住宅空間搭配。
開放空間與封閉空間是相對而言的,住宅空間的開敞程度取決于有無側界面、側界面圍合程度及啟用的控制能力等。開放式空間是外向性的,限定度和私密性較小,強調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交流、滲透,講究對景、借景,還有與大自然或周圍空間的融合。將各個功能性空間進行開放式設計,可以讓空間在感官上更加通透開闊,營造出一種愉悅的家居環(huán)境,可有效解決小戶型空間小、視覺不開闊的缺點。開放式空間設計還可以提高室內采光效果,增加室內自由度。在空間設計上,一般通過高低平面或半封閉的墻體來區(qū)分不同的功能空間,采光以落地窗為主,讓整個空間自由度增加、空間感膨脹,對于營造家庭氛圍、靈活家庭分區(qū)起到絕佳的效果。
海南省未來的城市建設中,小戶型住宅必定是主要建設趨勢。因此在此類產品設計過程中要花費更多的心思,才能保證居住感受更為舒適,尤其是對于空間的把控,往往需要設計師進行精細化設計,不斷完善設計深度。目前,海南省小戶型住宅設計中并沒有對空間進行有深度的設計處理,尤其是對于功能需求的挖掘方面,因此需要在精細化設計時針對小戶型住宅空間進行合理探索,以確保在經濟合理的基礎上兼顧功能多樣性。視覺上和諧統(tǒng)一、空間上靈活自由,滿足消費者多方位的居住品質需求,是小戶型住宅設計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