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晨
數(shù)千年來,圍繞著垃圾處理發(fā)生了許多故事。回首幾千年的歷史,了解這些故事也能為今天人們正確處理垃圾,甚至改變不良的生活習(xí)慣提供借鑒。
據(jù)唐代張鷟《朝野僉載》記載,生活于初唐時期的羅會,通過收集長安城里人畜的糞便,向郊外農(nóng)民出售而發(fā)家致富。街坊鄰居輕蔑地稱他為“除糞夫”,稱其家為“雞肆”。一位叫陸景陽的文人到其家中做客,發(fā)現(xiàn)羅家房屋豪華富麗,家眷服飾打扮十分得體,屏風(fēng)、氈褥等奢侈品一應(yīng)俱全。陸景陽十分詫異,問:“先生生活如此富裕安樂,為何還從事這種骯臟污穢的工作?”羅會回答:“雖家財萬貫,也不能坐吃山空。一旦歇業(yè),家道將衰。”
另外一位靠垃圾致富的是《太平廣記》里記載的裴明禮。裴明禮,河?xùn)|(今山西)人,生活在唐貞觀年間,其做生意的訣竅是“收人間所棄物,積而鬻之”,就是低價回收垃圾后,進(jìn)行分類整理,賣給百姓。幾年之后,裴明禮便擁有萬貫家財。有了一定本錢后,裴明禮在長安城金光門外,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買下一塊滿是瓦礫的荒地。
為了清除荒地上的瓦礫,裴明禮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在荒地附近豎起一根高高的木桿,木桿上懸掛一個大竹筐,他讓人們撿地上的瓦礫投擲到竹筐中,投中者給予一定獎勵。于是,人們紛紛來撿拾瓦礫投擲。沒過多久,地里的瓦礫就被撿干凈了。瓦礫沒了,青草也就順勢而生,長得郁郁蔥蔥。裴明禮又招募牧羊者,讓他們來這片草地放牧。有這樣一片草地,又有報酬,牧羊人誰不愿意來呢?于是草地很快擠滿羊群。羊群多了,羊糞、羊尿自然也就多了。慢慢地,土地有了肥力。就這樣,一塊無人問津的荒蕪?fù)恋?,在裴明禮手中成為沃土。
最后,裴明禮雇人用牛馬犁好這片土地,種上各種果樹,并套種向日葵、蔬菜和花卉,與此同時,他還在其中放養(yǎng)蜜蜂。這些給他帶來了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