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超細球形鎳粉的制備

      2021-04-03 15:34:00司佳佳蘇曉磊
      粉末冶金技術(shù)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水合肼晶核分散性

      司佳佳,蘇曉磊?

      西安工程大學(xué)材料工程學(xué)院,西安 710048

      ?通信作者, E-mail: su_x_lei@163.com

      超細鎳粉一般是指粒徑小于1 μm的鎳單質(zhì)。根據(jù)粒徑大小,常將超細鎳粉分為微米級鎳粉(平均粒徑≥1 μm)、亞微米級鎳粉(平均粒徑0.1~1.0 μm)和納米級鎳粉(平均粒徑0.001~0.100 μm)。超細鎳粉具有尺寸小、表面活性高、導(dǎo)電性好及導(dǎo)磁性優(yōu)良等特點,被廣泛應(yīng)用于硬質(zhì)合金、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磁性材料、高效催化劑、導(dǎo)電漿料、吸波材料、電磁屏蔽材料等領(lǐng)域[1-6]。很多領(lǐng)域都對鎳粉的純度、分散性、球形度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制備球形度好、高純度、高分散性的球形超細鎳粉成為當前鎳粉制備中的研究重點。

      超細鎳粉的制備方法主要有化學(xué)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物理氣相沉積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霧化干燥法和液相還原法等[7-8]。液相還原法由于具有工藝簡單、實驗成本低、產(chǎn)物粒徑和形貌容易掌控等優(yōu)點成為制備超細鎳粉常用的方法。目前,研究者一般將溶劑種類和工藝條件對鎳粉粒徑、形貌、純度及分散性等的影響作為研究重點[9-14],但對超細鎳粉的形貌變化規(guī)律,形貌與分散性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作用機理等研究甚少。本文采用液相還原法,在不使用分散劑和表面活性劑的條件下,以水溶液為反應(yīng)體系,水合肼為還原劑,控制反應(yīng)條件,考察了反應(yīng)溫度和反應(yīng)物濃度比對鎳粉制備的影響,探討了鎳粉形貌和分散性之間的關(guān)系,并制備出了純度較高的超細球形鎳粉。

      1 實驗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和儀器

      實驗原料為六水合硫酸鎳(NiSO4·6H2O,無錫市亞泰聯(lián)合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純),水合肼(N2H4·H2O,天津市坤華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純),氫氧化鈉(NaOH,無錫市亞泰聯(lián)合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純),無水乙醇(山西同杰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和去離子水。試驗設(shè)備為電子分析天平(ES-E320A,天津市德安特傳感技術(shù)有限公司),恒溫水浴鍋(HH-2-1,上海百典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KQ3200DE,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數(shù)顯電動攪拌器(DW-3,鄭州特爾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高速離心機(TG16-WS,長沙湘智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和旋片式真空泵(2XZ-2,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

      1.2 超細鎳粉制備

      超細鎳粉制備流程如圖1所示。分別配制50 mL溶液A和溶液B,其中溶液A為濃度0.5 mol·L?1的NiSO4溶液,溶液B為還原劑NaOH和N2H4·H2O混合溶液,其中NaOH濃度為0.5 mol·L?1,N2H4·H2O濃度分別取2、3、4、5 mol·L?1。將溶液A和溶液B分別在超聲波清洗器中振蕩至分散均勻,放入水浴鍋預(yù)熱至反應(yīng)溫度(75、80、85、90 ℃)。將電動攪拌器置于水浴鍋中,以250 r·min?1的速度對溶液B進行攪拌;用滴定管以3 mL·min?1的滴定速率將溶液A緩緩加入到溶液B中,可看到溶液變黑,并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待滴定結(jié)束且氣泡不再產(chǎn)生后停止反應(yīng)。將反應(yīng)物在離心機轉(zhuǎn)速為8000 r·min?1的條件下進行離心,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各洗滌3~5次,最后在粉體中加入少量的無水乙醇,并置于60 ℃真空氣氛中干燥,得到超細球形鎳粉。

      圖 1 超細鎳粉制備流程圖Fig.1 Preparation flow chart of the ultrafine nickel powders

      1.3 測試與表征

      采用Quanta-450-FEG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觀察鎳粉形貌特征和粒徑大小;利用Dmax-Rapid II型X射線衍射儀(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鎳粉物相,并且通過Scherrer公式計算鎳粉晶粒尺寸;采用激光粒度儀(WJL-626)測試鎳粉粒度及粒度分布;使用X-MAX50型能譜分析儀(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e,EDS)分析粉體元素種類與含量。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反應(yīng)溫度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當反應(yīng)溫度低于75 ℃時,反應(yīng)所需時間過長且產(chǎn)物多為淺紫色的沉淀物,只有較少的灰黑色物質(zhì)生成或者根本無灰黑色物質(zhì)生成;當溫度高于90 ℃時,由于采用的加熱方式是水浴加熱,已接近水的沸點,會影響反應(yīng)過程的穩(wěn)定性。因此,選取75、80、85、90 ℃四個溫度點,探討在N2H4·H2O溶液濃度為3 mol·L?1條件下,反應(yīng)溫度對鎳粉形貌及粒徑的影響。

      2.1.1 反應(yīng)溫度對鎳粉形貌的影響

      圖2為不同反應(yīng)溫度條件下鎳粉的掃描電子顯微形貌。由圖2(a)看出,當反應(yīng)溫度為75 ℃時,鎳粉顆粒比較粗大,顆粒間分散性較好,形貌呈刺球形且表面的刺長約為30~70 nm;當反應(yīng)溫度為80 ℃時,如圖2(b)所示,鎳粉顆粒尺寸明顯減小且分布比較均勻,顆粒表面的刺變短,刺長約為10~20 nm;隨著溫度升高到85 ℃時,如圖2(c)所示,鎳粉顆粒尺寸較80 ℃時增大,刺球形顆粒中出現(xiàn)了少數(shù)表面比較光滑且球形度較好的顆粒,顆粒之間發(fā)生輕微團聚;當反應(yīng)溫度為90 ℃時,由圖2(d)看出,鎳粉的團聚現(xiàn)象更加嚴重,且球形度較好的鎳顆粒數(shù)量逐漸增多。分析得出,這種顆粒形貌由刺球形過渡為球形的變化是由于隨著反應(yīng)溫度的增高,溶液過飽和度發(fā)生變化,影響了晶面的比表面能及不同晶面的生長速度,造成了晶體形態(tài)的改變。

      圖 2 不同反應(yīng)溫度條件下鎳粉顯微形貌:(a)75 ℃;(b)80 ℃;(c)85 ℃;(d)90 ℃Fig.2 SEM images of the nickel powders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s: (a) 75 ℃; (b) 80 ℃; (c) 85 ℃; (d) 90 ℃

      隨著鎳粉形貌由刺球形向球形轉(zhuǎn)變,粉體的分散性也有一定的變化。鎳粉表面的刺比較長時,顆粒的分散性較好,隨著刺的消失,分散性逐漸變差,如圖3所示。分析認為,超細粒子的團聚可分為聚集體和附聚體,當團聚體由以面相接的原級粒子組成時,其表面積比各個原級粒子的表面積之和小得多,團聚體非常穩(wěn)固,再分散十分困難,這類團聚體被稱為聚集體;當團聚體由以點、角相接的原級粒子或小顆粒在大顆粒上的附著所組成時,其總表面積比聚集體大,但小于各個原級粒子的表面積之和,再分散比較容易,這類團聚體被稱附聚體[15]。刺球形鎳粉表面的刺由于以點、角彼此相接,故分散性較好且容易分離;球形度較好的鎳粉以面彼此相接,故粉體之間容易團聚且不好分離。

      2.1.2 反應(yīng)溫度對平均粒徑的影響

      圖 3 鎳粉分散性和形貌隨反應(yīng)溫度變化的示意圖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nickel powder dispersion and morphology as the function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圖4為不同反應(yīng)溫度對鎳粉平均粒徑的影響,從圖中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鎳粉的平均粒徑呈現(xiàn)了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這是由于反應(yīng)溫度對超細鎳粉合成的三個階段(還原反應(yīng)階段、成核階段、晶核長大階段)都有較大的影響。還原反應(yīng)階段的鎳原子還原速率與溫度成正比,成核階段的鎳晶核成核速率與溫度成正比,晶核長大階段的鎳晶核聚結(jié)生長成顆粒的速率與溫度成正比。當反應(yīng)溫度較低時,反應(yīng)完成所需的時間較長,鎳晶核的成核速率小,隨著NiSO4溶液逐漸滴加,后還原出的鎳原子主要作用于先形成的鎳晶核上,鎳晶核的長大條件充足,故晶核聚結(jié)生長為鎳顆粒的粒徑較大。當反應(yīng)溫度為80 ℃時,晶核的成核速率變大,形成更多的晶核,晶核數(shù)量增多對晶核長大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強,晶核容易聚結(jié)生長為粒徑較小的鎳顆粒,故測得粉體的平均粒徑較小。當溫度達到85 ℃時,雖然晶核的成核速率繼續(xù)增大,晶核數(shù)量增多對晶核長大的抑制作用也進一步增強,但溫度的升高使得晶核團聚聚結(jié)生長為顆粒的勢壘降低,晶核聚結(jié)速率增大,故鎳顆粒的粒徑變大。當反應(yīng)溫度上升至90 ℃時,晶核團聚現(xiàn)象加劇,導(dǎo)致顆粒粒徑進一步增大。由圖2可知,反應(yīng)溫度為85 ℃和90 ℃時,鎳顆粒間有明顯的團聚現(xiàn)象,故由激光粒度儀測得的平均粒徑較大。由此說明,制備鎳粉的最佳反應(yīng)溫度為80 ℃。

      圖 4 反應(yīng)溫度對鎳粉平均粒徑的影響Fig.4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nickel powders

      2.2 [N2H4]/[Ni2+]濃度比的影響

      在堿性(pH>10)條件下,水合肼作為還原劑進行還原反應(yīng),本文所用的反應(yīng)物濃度比和加料順序的還原機理是Ni2+和鎳配合物同時被水合肼還原,故有如下反應(yīng),如式(1)~式(2)所示。同時還存在著水合肼的副反應(yīng)—水合肼的分解反應(yīng),如式(3)~式(4)所示。

      由式(2)可知,為獲得還原產(chǎn)物,水合肼和鎳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僅為1:2,但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存在水合肼的分解反應(yīng),為了使實驗反應(yīng)完全,反應(yīng)所需的水合肼和鎳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一般要在3:1以上。本文探討了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的條件下,[N2H4]/[Ni2+]濃度比對鎳粉形貌及粒徑的影響規(guī)律。

      2.2.1 [N2H4]/[Ni2+]對鎳粉形貌的影響

      圖5為不同[N2H4]/[Ni2+]濃度比條件下鎳粉顯微形貌。如圖所示,[N2H4]/[Ni2+]的濃度比從4升至10時,顆粒的粒徑變化不明顯,其形貌和分散性有所變化。隨著[N2H4]/[Ni2+]比例增大,圖5(c)中顆粒的形貌較圖5(a)和圖5(b)更加規(guī)則且球形度較好。如圖5(d)所示,當[N2H4]/[Ni2+]=10時,鎳顆粒的形貌為比較完整的球形,但出現(xiàn)了粒徑較小的鎳顆粒,小顆粒間有比較明顯的團聚現(xiàn)象,導(dǎo)致鎳顆粒的分布范圍較寬。由OR(Ostwald ripening)熟化機制可知,粒子的尺寸分布會隨著反應(yīng)時間增長逐步展寬,從微結(jié)構(gòu)來看,粒子是通過原子或離子沉積的方式長大的,晶體的表面越來越圓滑且形狀越來越規(guī)則,晶格完整度不斷提高[16]。綜合以上分析,當[N2H4]/[Ni2+]=8時,獲得的鎳粉球形度較好且粒徑分布較窄。

      對圖5(c)中區(qū)域1進行能譜(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e,EDS)分析,結(jié)果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制備的鎳粉較純凈,除了C元素和少量的O元素外無其他雜質(zhì)元素存在,其中C元素可能是由于測試時所用的導(dǎo)電膠所導(dǎo)致,O元素可能是由于吸附了空氣中的O2、CO2等氣體所導(dǎo)致。由此得出,在此條件下制備出的鎳粉純度較高。

      2.2.2 [N2H4]/[Ni2+]對平均粒徑的影響

      由圖7看出,當[N2H4]/[Ni2+]比例由4升至8時,鎳粉平均粒徑隨[N2H4]/[Ni2+]比例的升高逐漸減小。這是反應(yīng)過程中鎳原子還原速率與晶核形成速率共同影響的結(jié)果。在還原反應(yīng)階段,鎳原子的還原速率與還原劑的濃度成正比,在成核階段,鎳晶核的成核速率與還原劑的濃度成正比。隨著還原劑濃度的逐漸升高,同一時間段內(nèi)反應(yīng)溶液中還原出的鎳原子增多,促使鎳晶核形成的速率隨還原劑濃度升高而加快。當[N2H4]/[Ni2+]由4到8時,鎳晶核形成速率逐漸增大,鎳晶核數(shù)量隨之增多,晶核數(shù)量增多對晶核長大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強,同時由于在同一反應(yīng)溫度條件下晶核聚結(jié)生長為顆粒的速率一致,故粉體的平均粒徑隨[N2H4]/[Ni2+]比例升高逐漸減小。隨著還原劑用量繼續(xù)增多,當[N2H4]/[Ni2+]=10時,由于還原劑濃度過高,鎳晶核以爆發(fā)式的速率合成,晶核數(shù)量過多,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的條件下,局部出現(xiàn)沒有足夠能量克服阻礙晶核團聚與聚結(jié)生長的勢壘的現(xiàn)象,因此出現(xiàn)一些小顆粒的團聚體。故當[N2H4]/[Ni2+]為10時,由激光粒度儀測得鎳粉的平均粒徑反而增大。

      圖 5 不同[N2H4]/[Ni2+]濃度比條件下鎳粉顯微形貌:(a) [N2H4]/[Ni2+]=4;(b)[N2H4]/[Ni2+]=6;(c)[N2H4]/[Ni2+]=8;(d)[N2H4]/[Ni2+]=10Fig.5 SEM images of the nickel powders at different [N2H4]/[Ni2+] ratio: (a) [N2H4]/[Ni2+]=4; (b) [N2H4]/[Ni2+]=6; (c) [N2H4]/[Ni2+]=8; (d) [N2H4]/[Ni2+]=10

      圖 6 圖5(c)中區(qū)域1鎳粉能譜分析圖Fig.6 EDS analysis of the nickel powders at area 1 in Fig. 5(c)

      2.3 不同溫度條件下[N2H4]/[Ni2+]濃度比對鎳粉還原率的影響

      圖 7 [N2H4]/[Ni2+]濃度比對鎳粉平均粒徑的影響Fig.7 Effect of the [N2H4]/[Ni2+] concentration ratio on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nickel powders

      圖8為不同溫度條件下[N2H4]/[Ni2+]濃度比對鎳粉還原率的影響。由圖看出,不同溫度條件下[N2H4]/[Ni2+]濃度比對反應(yīng)還原率的影響趨勢幾乎一致。當[N2H4]/[Ni2+]=4時,鎳粉還原率只有65%~75%,這說明當N2H4·H2O加入量過少時,Ni2+和[Ni(NH3)6]2+不能被完全還原。隨著還原劑量增加,當[N2H4]/[Ni2+]=8時,鎳粉還原率為85%~98%,這說明還原劑的增加提升了反應(yīng)驅(qū)動力,溶液中的Ni2+和[Ni(NH3)6]2+被還原成鎳粉,還原出來的鎳粉又進行自催化反應(yīng),故鎳粉的產(chǎn)量大幅度提升。繼續(xù)增加還原劑用量,反應(yīng)的還原率變化不大,這說明此時的還原劑已經(jīng)過量,水合肼的副反應(yīng)加劇,反應(yīng)的時間被延長,但對鎳粉的還原率影響不大,繼續(xù)增大[N2H4]/[Ni2+]的比例將沒有意義。同時從圖中看出,隨著溫度升高,鎳粉還原率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逐漸降低的變化,這說明溫度對鎳粉的還原率也有一定的影響。當溫度為75 ℃時,反應(yīng)溫度較低,反應(yīng)進行的不完全,故還原率比較低。隨著溫度升高,當反應(yīng)溫度為80 ℃,[N2H4]/[Ni2+]=8時,還原率可達到98%,這說明反應(yīng)在此溫度下進行的較完全。繼續(xù)升高反應(yīng)溫度至85 ℃,此時高溫促進了水合肼的分解反應(yīng),故還原率稍有降低。此后溫度升至90 ℃,還原率逐漸下降,這是由于反應(yīng)溫度過高,水合肼的分解反應(yīng)加劇,還原劑被大量消耗,導(dǎo)致鎳粉的還原率下降。這種變化說明也可以通過調(diào)控溫度范圍來控制鎳粉的還原率。

      圖 8 不同溫度下[N2H4]/[Ni2+]濃度比對鎳粉還原率的影響Fig.8 Effect of the [N2H4]/[Ni2+] concentration ratio on the reduction rate of the nickel powder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4 X衍射圖譜分析

      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N2H4]/[Ni2+]=8條件下制備的鎳粉X射線衍射圖譜如圖9所示。從圖中可看到三個晶面的衍射峰,分別為(111)、(200)和(220)晶面,對應(yīng)的角度分別為44.3°、51.7°、76.2°。衍射峰的三個強峰峰位與標準PDF卡片(JCPDS card NO.04-0850)吻合很好,這表明所制備的鎳粉呈面心立方(FCC)結(jié)構(gòu)晶態(tài),且衍射峰比較尖銳,這表明鎳粉結(jié)晶良好。X射線衍射圖譜中未見其他特征峰,這表明鎳粉幾乎被完全還原,故所制得的產(chǎn)物為比較純凈的鎳粉。根據(jù)Scherrer公式(式(5))對制備的樣品進行晶粒計算,結(jié)果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111)、(200)、(220)三個晶面的晶粒尺寸分別為15.9、14.1、16.1 nm,由此可得出,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顆粒是許多晶粒的聚集體。

      式中:D代表平均晶粒粒徑;K為謝樂常數(shù),取K=0.89;B為衍射峰半高寬;θ為布拉格角;γ為X射線的波長,取γ=0.154056 nm。

      2.5 激光粒度分析

      圖 9 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N2H4]/[Ni2+]=8條件下制備的鎳粉X射線衍射圖譜Fig.9 XRD pattern of the nickel powders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80 ℃ and [N2H4]/[Ni2+]=8

      表 1 超細鎳粉晶粒尺寸Table 1 Grain size of the ultrafine nickel powders

      圖10為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N2H4]/[Ni2+]=8條件下制備的鎳粉激光粒度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鎳粉粒徑分布范圍為0.3~0.5 μm,平均粒徑為0.38 μm,中位粒徑為0.35 μm,90%以上是小于0.5 μm的粉體,這表明所制備的鎳粉粒徑分布較窄且比較均勻,且顆粒之間的團聚為軟團聚,比較容易分散。粒徑分布圖中只出現(xiàn)了單一峰,表明鎳粉的球形度較好,這與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結(jié)果保持一致。

      圖 10 鎳粉激光粒度分布圖Fig.10 Las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nickel powder

      3 結(jié)論

      (1)隨著反應(yīng)溫度的升高,鎳粉的形貌由刺球形轉(zhuǎn)變?yōu)榍蛐危瑫r隨著鎳粉形貌的轉(zhuǎn)變,粉體的分散性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刺球形鎳粉表面的刺以點、角彼此相接,故分散性較好,且容易分離;球形度較好的鎳粉以面彼此相接,故粉體之間容易團聚,且不好分離。

      (2)隨著[N2H4]/[Ni2+]濃度比由4升高到10,鎳粉的表面越來越光滑,球形度越來越好。

      (3)在不使用分散劑和表面活性劑的條件下,以水溶液為反應(yīng)體系,水合肼為還原劑,采用液相還原法制備超細鎳粉。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N2H4]/[Ni2+]=8條件下,可制備出純度較高,分散性較好、粒徑分布窄且平均粒徑為380 nm的超細球形鎳粉。

      (4)在反應(yīng)溫度為80 ℃、[N2H4]/[Ni2+]=8條件下制備超細鎳粉,反應(yīng)完成后的溶液上層澄清透明,鎳粉收得率幾乎可達100%。但在實驗中存在燒杯壁和攪拌器上沾有鎳粉以及多次清洗造成產(chǎn)量有所降低的情況,故鎳粉還原率的實驗值比計算值稍有偏低,為98%。

      (5)本實驗所用設(shè)備和原材料簡單,如果工業(yè)化生產(chǎn),計算得300~400 nm超細鎳粉的原材料成本價格約為市場價的20%~30%,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和市場競爭力。

      猜你喜歡
      水合肼晶核分散性
      濰坊亞星擬建水合肼項目
      蒸汽在含有不可溶核和可溶無機鹽的細顆粒物表面的核化特性
      水合肼生產(chǎn)廢水及其處理現(xiàn)狀
      攪拌對聚羧酸減水劑分散性的影響
      納米SiO2粉體在水泥液相中的分散性
      電解法氯堿生產(chǎn)聯(lián)產(chǎn)酮連氮法水合肼生產(chǎn)工藝探討
      云南化工(2020年5期)2020-06-12 09:26:40
      酮連氮法和尿素法水合肼生產(chǎn)技術(shù)比較
      晶核劑對燒結(jié)法制備Li2O-A12O3-SiO2系微晶玻璃晶化過程的影響
      不同晶核劑對聚甲醛MC90性能的影響研究
      sPS/PBA-aPS共混體系的相容性及分散性研究
      中國塑料(2016年4期)2016-06-27 06:33:40
      贞丰县| 宜黄县| 澄江县| 永清县| 潜山县| 沭阳县| 玛纳斯县| 尚义县| 阳西县| 康马县| 乌苏市| 莎车县| 肃南| 沧源| 女性| 滕州市| 永安市| 米脂县| 潜江市| 岑溪市| 江阴市| 莆田市| 缙云县| 嘉禾县| 乐山市| 伊春市| 顺平县| 胶南市| 铁岭市| 西平县| 永康市| 新沂市| 洛阳市| 哈尔滨市| 长子县| 定远县| 科尔| 贵溪市| 虞城县| 金溪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