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華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嬰幼兒靜脈輸液多采用頭皮靜脈,在頭皮靜脈輸液操作中可能發(fā)生失誤和風險。護理風險管理是對護理實踐活動中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評價和處理的過程。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對應用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12月期間進行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治療的患兒96例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48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8例給予風險管理護理;常規(guī)組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6個月~12個月,年齡平均(6.0±2.5)個月;其中腹瀉21例、肺炎15例、敗血癥8例、腦炎5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5個月~13個月,年齡平均(7.5±1.8)個月;其中腹瀉23例、肺炎15例、敗血癥7例、腦炎3例。兩組患兒資料差別無意義,P>0.05,可以實施比對研究。
1.2方法 常規(guī)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式,對患兒進行常規(guī)操作,對輸液情況進行檢查。
觀察組給予風險管理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成立護理風險控制小組 定期對風險事件進行分析總結,細化具體內容,提出整改措施。為了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我們收集和總結了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和醫(yī)療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討論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和指導[1]。開展培訓工作,定期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培訓,對經常出現的風險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和檢查,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問題開展專業(yè)培訓,指導相應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知識,開展風險意識問題培訓,確保輸液的臨床實踐質量和安全。
1.2.2對患兒及家屬進行評估 禮貌地向孩子們和他們的家人問好,進行自我介紹,交流時,與患兒和家屬保持眼神交流。根據孩子的年齡,將要進行的操作技術的目的告知,并征得患兒及其家屬的理解和同意。如家屬對技術及相關事項有疑問,應給予解釋;如患兒或家屬拒絕治療,應與醫(yī)生溝通[2]。對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評估。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和配合情況,評價家屬對頭皮靜脈輸液的認知水平,必要時進行相應的干預,確保靜脈輸液的順利實施,對藥品和靜脈輸液器相關知識進行健康教育,及時給予病人安慰,傾聽和溝通,或尋求其他醫(yī)務人員的支持和幫助。評估穿刺部位的皮膚、血管狀況和肢體活動度。評估輸液架、尋呼機等設施是否處于功能狀態(tài)。在評估過程中,如發(fā)現不適或特殊需要,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或幫助。
1.2.3護理風險預防措施。
1.2.3.1反復穿刺護理人員要嚴格掌握頭皮靜脈輸液的理論和操作技術與知識,穿刺前應與患兒接觸,對患兒情緒進行安撫,可轉移注意力;血管的選擇要選體積大、彈性好、顏色深的血管進行穿刺。
盡量是在安靜或睡覺時進行穿刺。輸液過程中,加強檢查,密切觀察患兒的反應。
1.2.3.2針頭脫落管理人員在輸液過程中應反復對患兒進行檢查,防止患兒發(fā)生危險行為。對于頭皮易出汗的兒童,可采用繃帶固定輸液針;
1.2.3.3輸液滲透穿刺前檢查輸液導管是否堵塞,穿刺后合理調整和控制輸液速度,定期觀察液體有無滲漏或堵塞,堵塞及時處理。
1.2.3.4感染穿刺應嚴格無菌,護士應加強手部衛(wèi)生,了解輸液有關事項,嚴格執(zhí)行輸血管理流程,穿刺動作要輕巧靈活。
1.3觀察指標對輸液中發(fā)生不良反應情況及護理質量進行對比
2.12對兩組患兒輸液中發(fā)生不良事件進行對比 觀察組48例中,發(fā)生反復穿刺1例(2.08%),針頭脫落0例(0%),輸液滲漏1例(2.08%),感染1例(2.08%),發(fā)生率6.25%;常規(guī)組48例中,發(fā)生反復穿刺6例(12.5%),針頭脫落3例(6.25%),輸液滲漏5例(10.42%),感染5例(10.42%),發(fā)生率39.58%;觀察組發(fā)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6.25%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的39.58%,對比組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
2.2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觀察組48例中,滿意34例(70.83%),一般13例(27.08%),不滿意1例(2.08%),護理滿意度97.92%;常規(guī)組48例中,滿意26例(54.17%),一般12例(25.0%),不滿意10例(20.83%),護理滿意度79.17%;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92%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79.17%,對比組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
2.3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進行對比 觀察組48例中,基礎護理技術(18.48±5.69)分,操作熟練度(19.56±6.38)分,操作規(guī)范度(17.59±5.85)分,服務態(tài)度(18.66±6.18)分,總分97.45±9.85分;常規(guī)組48例中,基礎護理技術(14.16±4.32)分,操作熟練度(14.94±5.05)分,操作規(guī)范度(13.32±4.31)分,服務態(tài)度(14.59±4.59)分,總分71.32±9.96分;兩組對比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對比組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
根據兒童特殊的生理特點,頭皮靜脈滴注在小兒靜脈輸液中較為常見。這項手術要求護士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通過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增強了護士的操作安全意識,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的臨床重要性決定了其研究價值。無論是血管的選擇還是持針手法,都有一定的技巧,護理工作者不斷探索研究,改進方法可以使護理工作更加省時省力,要求護理人員盡量采用無痛技術操作。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中,總結風險因素,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減少不良事件,提高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
本研究中,觀察組發(fā)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6.25%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的39.58%,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92%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79.17%,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
總之,應用護理風險管理對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治療中,可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