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忻妍
下雨了。我從學(xué)校的樓梯上下來,接到了外公的電話。
“你等我一會兒好嗎?外邊下雨了,我過去接你?!?/p>
“不用了,您在家里待著吧,多大點兒的雨!”
“你沒有帶傘,淋雨會感冒的……”
“哎,您別說了,我自己回去就好……”
我匆忙掛斷了電話。因為學(xué)校離家不遠,所以平時我都是自己走路往返。
我在校門口探了探頭,雖然不是那種毛毛雨,但也不是那種需要撐傘、披雨衣的大雨。頂著這點兒雨跑回去,頂多也就是打濕了外套,還不至于感冒。于是我攏了攏身上的外套,把書包頂在頭頂稍作遮蔽,就這么走了出去。
除了空中飄著的小雨,那天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半路上我還去路邊的文具店逛了逛,邊走邊哼著熟悉的歌。雨點兒輕輕地打在我的肩頭,打在路上的小水洼里,滴答滴答的,很好聽。
到家時,是外婆來給我開的門。外婆的表情很詫異,還有些焦急,還帶了一點兒……算是震驚吧:“你怎么回來了?你外公呢?”
我被外婆沒頭沒腦的問題給問愣了:“什么?”
“哎呀,你外公呀!你外公不是去接你了嗎?他人呢?”外婆看我一臉蒙的樣子,更加著急地問道。
“他去接我了?”
“你是自己回來的?”
“是呀!我不是叫他不要去接我嗎?”
“你這孩子,他給你打電話的時候就在路上了,你怎么還到處跑呀!瞧瞧現(xiàn)在都幾點了,他可等了你老久了,打你電話你也不接,又關(guān)靜音了吧……剛剛他還打了好幾個電話問我說怎么找不著你……”
我愣在了原地,看著外婆急急忙忙去找手機,又急急忙忙地撥通了外公的電話……我的腦子里很亂。外公或許在我走出校門沒多久就到學(xué)校了吧?我一路上走得那么慢,外公一定等了很長時間吧?外公一定很著急吧?
“快進來呀,還站那兒干嗎?以后可別這樣了……”外婆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我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屋,再也提不起剛才的興致了,整個人癱在了沙發(fā)上……為什么我就不能不那么任性,就等一等,等一小會兒,等外公過來,就不會讓外公外婆這樣著急,更不會讓外公冒雨焦急地等待,用昏花的雙眼望著那空蕩蕩的教學(xué)樓……
當(dāng)外公拖著疲憊的身子走進家門時,我終于忍不住了,沖上去抱著外公哭出了聲:“對不起,外公,我不該讓你在下雨的時候等那么久……對不起……”
“沒事,沒事,回來了就好……不就等了一小會兒嘛……”外公也抱緊了我,低下頭輕聲說。
我把頭埋在外公的懷里。我知道,外公口中的一小會兒,絕不是真的一小會兒。那雨中的等待,是最漫長的等待……
那場雨,無聲無息,卻擲地有聲。在咸澀的淚水里,我告訴自己,他們老了,不要再讓他們等待……
教師點評
首先,本文選材真實,描寫細致,情感動人。文章由一次錯過的等待,引出一份真摯的祖孫情以及“我”對外公的理解和感激,讀來讓人動容。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描寫形象生動,平實自然。其次,文章巧設(shè)懸念和對比,引人入勝。“我”沒跟外公說清楚就急忙掛斷電話,為下文外公可能白跑一趟埋下伏筆。而電話里“我”的不耐煩、無所謂與外公的擔(dān)心牽掛,“我”在路上的閑逛、哼歌與外公在雨中焦急的等待,“我”的固執(zhí)懊悔與外公的包容慈愛,這些對比既突出了人物形象,又巧妙地引出主題。文末由雨中的等待提升為生命的等待,升華主旨。(鄔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