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喬 林
1.淮北市人民醫(yī)院 感染科,安徽 淮北 235000;2.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第一駐派門診部,遼寧 沈陽 110000
難治性肺結核是指肺結核患者經(jīng)過初治、復治均未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導致致病結核分枝桿菌對化療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且患者仍有持續(xù)性排菌的難治性疾病[1]。該類患者排菌時間和傳染期較長,傳染性較高,臨床治療相對困難[2]。四聯(lián)抗結核是治療難治性肺結核的常用方法,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產(chǎn)生效果較好,且并發(fā)癥更少。但是,不同療程左氧氟沙星治療方案對難治性肺結核產(chǎn)生的治療效果尚存爭議[3]。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療程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四聯(lián)抗結核治療難治性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淮北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60例難治性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短療程組和長療程組,每組各30例。短療程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2~73歲,平均(44.23±5.13)歲;病程2~6年,平均(4.03±0.68)年。長療程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3~78歲,平均(44.54±5.20)歲;病程2~6年,平均(4.18±0.7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出現(xiàn)嚴重咳嗽、咳痰及咳血等癥狀表現(xiàn),經(jīng)胸片、痰涂片鏡檢等檢查符合《肺結核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4]中難治性肺結核診斷標準者;(2)連續(xù)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超過半年,抗酸桿菌檢驗結果呈陽性者;(3)意識正常,可與他人正常溝通者;(4)藥物適應證者;(5)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累及多器官肺結核侵犯者;(2)配合度較差者;(3)藥物過敏史者;(4)血液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5)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四聯(lián)抗結核治療方案:異煙肼片,按體質量5 mg/kg,每日最高劑量為0.3 g,每日1次頓服;利福平膠囊,每日空腹頓服0.45~0.60 g,每日最高劑量為1.2 g,每日1次;乙胺丁醇片,按體質量15 mg/kg,每日頓服1次,或最高2.5 g,每周3次;吡嗪酰胺片,每日15~30 mg/kg頓服,每日最高2克,或50~70 mg/kg,每周2~3次。短療程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療2個月;長療程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療6個月。左氧氟沙星治療方案為每日0.6 g,分2次靜脈滴注。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4、6個月的痰菌轉陰率。(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8+、CD4+、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IL-4)水平變化。(3)療效評價標準:顯效,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xiàn)均明顯好轉或消失,病灶縮小面積超過原病灶面積一半;有效,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xiàn)改善,病灶縮小面積不超過原病灶面積一半;無效,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表現(xiàn)未發(fā)生明顯改善,病灶面積未發(fā)生變化,甚至有加劇趨勢。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率比較 長療程組治療后2、4、6個月痰菌轉陰率均顯著高于短療程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率比較/例(百分率/%)
2.2 兩組患者各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CD4+、CD8+、IL-4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長療程組患者治療后CD8+、IL-4水平低于短療程組,CD4+水平高于短療程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各項水平比較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長療程組總有效率為96.66%(29/30),短療程組為73.33%(22/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例(百分率/%)
肺結核治療周期較長,藥物起效慢,使用結核藥物種類較多,在使用抗結核化療方案不合理、依從性較低或長時間用藥等情況下,將出現(xiàn)耐藥可能,發(fā)展為難治性肺結核[5]。左氧氟沙星屬于喹諾酮類抗菌素,具有強大的抗菌作用。該藥物體外抗菌活性約為氧氟沙星的兩倍,口服用藥后可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活性,阻止細菌DNA合成和復制,達到細菌死亡的目的。但是靜脈注射左氧氟沙星后,患者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如腎功能障礙、肝轉氨酶升高、血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因此,在使用藥物前,應進行常規(guī)檢查和皮試,保障用藥安全性[6]。
有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與抗結核藥物聯(lián)用可充分發(fā)揮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提升臨床治療效果[7-8]。四聯(lián)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遵醫(yī)囑按時定量服用藥物可增加藥效,降低單藥物產(chǎn)生的耐藥性,提升治療效果。李娜[8]在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難治性肺結核,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更顯著,痰菌轉陰率更高,臨床治療安全性較高。另有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與四聯(lián)抗結核治療方案治療難治性肺結核的臨床療效較好,雖然隨著治療周期延長,病情得到較好控制[9]。本研究中,長療程組治療后2、4、6個月痰菌轉陰率高于短療程組,CD4+、CD8+及IL-4水平改善情況更佳,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高燕[10]研究結果一致。這提示,采用長療程左氧氟沙星沙聯(lián)合四聯(lián)抗結核治療方案治療難治性肺結核患者安全性較高,且臨床療效較好。
綜上所述,不同療程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四聯(lián)抗結核治療方案治療難治性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存在較大差異,其中長療程對免疫相關指標改善情況更好。由于本研究中納入患者有限,研究數(shù)據(jù)準確度相對較低,因此還需擴大樣本,提升的研究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