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賢
摘 要:初中學生在學業(yè)和性格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為了追求學生管理的高效性,教師必須精通與學生的溝通技巧,在心理上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并建立和睦的師生關(guān)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了解和掌握有效的溝通技能是教師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獲得和使用良好的溝通能力才可以指導學生的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同時也能促進健康班級的形成,并對整個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shè)有重大影響。
關(guān)鍵詞:初中;學生管理;溝通藝術(shù);措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87
教師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對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初中生由于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青春期,判斷是非能力差,其想法和行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潮的影響,從而會產(chǎn)生不良的行為。因此,在日常學習和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積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使學生健康成長。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yīng)特別注意交流的方法,合理運用各種交流技巧,以免學生抵制與教師的交流,提高交流效率。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教師要清楚地掌握初中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選擇合適的溝通技巧以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效果,并在師生之間建立真誠可靠的關(guān)系,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促進健康個性的樹立,從而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一、學生管理過程中采用正確溝通藝術(shù)的重要性
提高溝通水平可以幫助教師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實施有效的學生管理,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教師必須要明白,針對學生的管理不能采取嚴格的措施來約束他們。因此,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有效的溝通加強與學生的關(guān)系,并進行有效的情感互動來和他們建立和諧關(guān)系。通過有效的溝通,學生可以真正了解教師的工作和職責,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從教師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并與教師一起完成相應(yīng)的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管理的效率。另外,通過有效的交流,教師可以知道每個學生的特征,從而通過每個學生的不同特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
二、溝通藝術(shù)在初中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策略
(一)相互尊重,確立平等地位
隨著新教育理念的引入,各大教育機構(gòu)已逐漸開始推廣新的教育理念,但是仍有許多教師無法應(yīng)用這一理念。一些具有較長管理經(jīng)驗的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理念,通常認為教師是不能與學生共同玩?;蚪慌笥训?,需要時刻保持自己身為教師的形象。如果長時間與學生在一起玩耍,則在某些時候無法要求他們對自己服從。但是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如果其始終保持這種嚴謹?shù)慕處熜蜗?,那么學生無法與教師展開有效的溝通,無法向教師展開心扉,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敢去尋求教師的幫助。
因此,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溝通來提高對學生的管理水平,并幫助初中生健康成長。教師如果想更好地管理班級,就必須尊重學生的想法,并提供與學生平等交流的機會。教師不應(yīng)強迫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也不應(yīng)使用過于單方面的方法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相反,教師需要更多地聽取學生的意見,以建立與學生的平等關(guān)系,在班級管理中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以提高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與初中學生溝通時,教師有必要以平等、平和的溝通態(tài)度,誠實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以真誠感染學生并贏得信任。例如,當教師與學生交流時,有必要在學生有問題時及時解決問題并提供幫助,通過真正解決學生的問題并讓學生建立對教師的依賴感,才可以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建立和諧關(guān)系,才能進一步促進教師的管理工作。溝通是平等的,只有當教師主動放低姿態(tài),站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學生才會主動展示他們在學習生活方面的難處和問題。同時,與初中學生交流時,教師不要對他們直接否定并使用空洞的理論向?qū)W生說教,要牢記平等溝通和相互尊重是有效進行學生管理的關(guān)鍵。
(二)真誠溝通,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許多教師沒有意識到交流方法的重要性,并且僅通過單一的交流方法來進行學生管理。由于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特質(zhì),如果教師沒有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那么許多學生會反感并拒絕與教師交流,無法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實踐中,一些學生能夠接受教師的批評并及時糾正自身的缺點,但是,部分學生會為了面子,不接受教師的批評。對于這些學生,如果教師在別人面前批評他們,會感到很尷尬,將無法糾正自己的錯誤,甚至對教師的教育產(chǎn)生逆反心理。
在很多情況下,許多初中學生表面上不在乎是否犯錯,但事實上,他們非常在意教師的想法。此時教師不要直接指出批評學生的錯誤,而是應(yīng)該主動去了解學生的心理,像朋友一樣與學生進行交流,并了解他們心中最真誠的想法。這種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錯誤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教師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被其接受。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與學生溝通,并與學生產(chǎn)生意識上的共鳴,以便學生可以快速認識和糾正錯誤。另外,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在心理方面已經(jīng)開始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和思想,因此,在與學生交流時,教師應(yīng)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如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完全尊重學生并客觀地進行交流,對特定問題進行特定分析,并在教育中提高溝通效率。為此,教師有必要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充分認識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并通過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的對話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例如,初中二年級的一個男孩性格倔強,自尊心強,其有一定的音樂能力,但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便在不感興趣的部分課程中進行“音樂說唱創(chuàng)作”。課后,教師主動進行交流。教師應(yīng)先肯定其在音樂方面有才華。當學生的緊張情緒得到放松后,教師便向其解釋在課堂上進行說唱的缺點,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最后,學生告知教師問題的根源在于他的學科基礎(chǔ)較為薄弱,常常無法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音樂說唱上。通過這種方式,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班主任與任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共同制定了相應(yīng)的輔導策略,幫助其跟上了課程進度。
(三)換位思考,加強溝通藝術(shù)性
在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任務(wù)中,通常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發(fā)布命令”或進行批評教導,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意見,因此溝通的效果也不理想。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應(yīng)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或細心去了解事情的始末,耐心與他們進行溝通。在與學生交流時,班主任不應(yīng)該直接對學生進行說教,而應(yīng)該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注意與學生交流的語氣和態(tài)度,以便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關(guān)心。在與學生溝通時,教師要注意表現(xiàn)出真誠和愛心,使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信任感,使學生能夠積極地與教師溝通,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例如,某個學生經(jīng)常在早晨上課期間遲到,由此常常被任課教師批評,并且由于自身原因,課程也有很多地方跟不上。班主任在得知了這一情況后,在課后主動找到學生進行溝通,以平靜的口氣詢問學生為什么總是遲到,且學習跟不上節(jié)奏。通過與學生充分溝通了解后得知,該名學生的母親身體狀況較差,需人長期陪伴照顧,該名學生于早晚間遲到早退均是此項原因?qū)е?,且上課期間常常擔憂而精神恍惚。教師主動對該名學生進行家訪,并與當?shù)厣鐓^(qū)委員會進行溝通,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減輕壓力,且在空閑時間主動為學生講解疑難,假期、周末等時間組織聯(lián)誼會,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其主動融入班級大家庭中。通過這種方式,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其解決影響學習生活的難題,使其能夠全身心地將精力放在學習上。
(四)一視同仁,在溝通方式上實現(xiàn)公平對待
學生是學校和教師的重要教育主體,因此,教師應(yīng)以客觀、公正和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所有事件,并在處理問題時公平對待,不應(yīng)表現(xiàn)出偏袒或歧視的態(tài)度。在實際的溝通過程中,教師應(yīng)給予學生更多的關(guān)注和指導,使所有學生都能夠以一種公平的思想去面對問題,切忌在對待成績好的學生時態(tài)度良好,而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時態(tài)度惡劣,更不能將學生區(qū)別對待。另外,初中的學生更希望被他人認可和稱贊,并且與小學相比,他們具有更強的自尊心和競爭力。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不要盲目批評他們,而要用學生的心理進行溝通,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積極的態(tài)度。因此,在與學生交流時,教師應(yīng)適當表揚學生,用互補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并幫助學生認識到他們的行為的好壞。
例如,在班級中出現(xiàn)了學生打架的事情,其中一個學生學習成績不錯,而另一位學生平時成績較差,這時教師首先要對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做出明確的了解。后來得知,這位成績好的學生由于平時瞧不起成績差的同學,因此進行了言語上的攻擊。此時,教師應(yīng)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告知其在任何時候都不應(yīng)該歧視他人。而對另一學生應(yīng)耐心教導,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是以后遇事首先要告訴教師,不能以暴力去解決所有問題,有什么困難教師都會幫助,然后主動聯(lián)系任課教師,在課后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單獨輔導,并要在班上向所有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告知他們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學生管理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能力,以有效提高學生管理效率。教師還要積極改變管理理念,努力耐心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認識錯誤,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并通過換位思考發(fā)展溝通藝術(shù),以平等的交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亞麗.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溝通技巧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2]劉曉琴.溝通藝術(shù)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應(yīng)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
[3]曲影.溝通藝術(shù)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3).
[4]曹楊麗.溝通藝術(shù)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yīng)用研究[J].漢字文化,2017(15).
[5]邱百惠.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11).
[6]黃少霞.淺析溝通藝術(shù)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應(yīng)用[J].教育界,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