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直接目標是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北伐進軍過程中,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舍生忘死,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尤其是共產(chǎn)黨員葉挺領導的獨立團,率先攻入武昌城,成為贏得“鐵軍”稱號的第四軍中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部隊。北伐戰(zhàn)爭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功,是國共兩黨合作結出的碩果。
北伐戰(zhàn)爭紀念館位于廣東韶關市區(qū)帽子峰北坡,2008年10月開工建設,經(jīng)過近兩年的籌建于2010年6月29日正式落成,館藏大量孫中山先生及北伐戰(zhàn)爭時期文物實物和歷史圖片,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領導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黨所掌握和影響的軍隊兩萬多人,在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自那時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就英勇投身為中國人民求解放、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謀復興的歷史洪流,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八七會議是一個轉折點,這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qū)中山路。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轄五處革命舊址——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和朱德舊居,作為“中國軍史第一館”自開放以來就備受矚目。2016年12月,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