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中國的“一帶一路”帶給各國的是驚喜,是改變,是進步。
看上去遙不可及的事,往往有著本質(zhì)的聯(lián)系。比較近的例子,就是拜登的3萬億美元經(jīng)濟刺激計劃與美西方關(guān)于新疆棉花的種種謠言及其背后所設的局。
新疆的棉花風波好像是突然就冒出來的,但其實,看看稍后的拜登的3萬億美元的大計劃,就明白了,世上的事沒有隨隨便便就發(fā)作的,一定有前因后果,或者說炒作新疆的棉花,其實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3萬億美元計劃墊場的。
要說,美國的基礎(chǔ)建設也確實該弄弄了。還是在奧巴馬時期,無論當時的總統(tǒng),還是作為副總統(tǒng)的拜登,都對美國的基礎(chǔ)建設耿耿于懷,特別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出來之后,更是深受刺激。但無奈,美國在前些年的戰(zhàn)爭中消耗太大,加之一次次錯誤的決策以及金融危機的爆發(fā),使得美國經(jīng)濟尤其是財政狀況頗為尷尬,屢屢陷入美債危機,白宮還因此一度關(guān)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基建宏圖,更多的只能是停留在紙面上。
所以說,奧巴馬總統(tǒng)在離開白宮時,還是有許多未了的心愿的,其中基礎(chǔ)建設包括高鐵,都是讓他久久不能釋懷的。這也是拜登入主白宮之后,所要積極努力完成的。這本來是好事。如果將這個計劃,與中國謀求雙贏,那真的就是理想局面了,要知道,“基建狂魔”可不是吹的,中國在基礎(chǔ)建設上的經(jīng)驗、技術(shù)、資金都是超級可觀的,如果中美合作,那前景可就不得了。
但美國有這個胸懷嗎?美國有這種智慧嗎?美國有這種底氣嗎?答案是:沒有,沒有,沒有。
所以,事情就駛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在拜登們看來,中國的基建能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都是令他們非常嫉妒、恨的地方,用拜登委婉而堅定的話說,就是“絕對不允許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而其中,“一帶一路”,就是它的眼中釘、肉中刺。
還是在5年前,2016年1月11日,英國的路透社發(fā)表了題為《處于中國新絲綢之路十字路口的新疆棉花》的文章,很坦率地提到,新絲綢之路上的新疆棉花,是“一帶一路”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那個時候,報道還算客觀,因為他們的主子——美國人對中國的態(tài)度還算可以,偽造的、無中生有的所謂“新疆棉花”問題還不知在哪里孕育。
但無論是英國媒體,還是美國政客,抑或說澳大利亞造假的寫手,乃至于瑞典的某服裝品牌,其實大家都知道新疆在“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上的意義,棉花之于新疆的意義,棉花產(chǎn)銷對于新疆各族群眾生計的意義。只是那時候,時機“未成熟”,所以盡管小動作不斷,但大的聲勢始終沒起來。
現(xiàn)在么,時機“剛剛好”。拜登政府上臺了,明確表態(tài),將在新疆問題上作妖,于是乎,各路小鬼也就齊齊上陣了,各種造假,各種抹黑,各種撕咬,各種嚎叫,都是為了配合老大的新動向,包括拜登的基建藍圖。
其實,但凡智商在80以上的,都知道,這根本就不是人權(quán)問題,這其實就是生意,就是一個赤裸裸的圖謀。打壓棉農(nóng)是生意,打擊新絲綢之路是生意,破壞“一帶一路”是生意,為的是讓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遇到重挫,為的是讓美國基建上位,如果可能的話,弄一個新的計劃替代至少是削弱中國的發(fā)展中的、造福于各發(fā)展中國家以及相當多數(shù)的發(fā)達國家的“一帶一路”。
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偏骨感。假的終究是假的,尤其是在全球化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真的終究是真的,中國的“一帶一路”帶給各國的是驚喜,是改變,是進步,傳遞的是真情,是友誼,是不帶美國式附加條件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