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鳴 馮龍
【摘要】高三物理試卷講評中選擇題的處理方法至關(guān)重要。筆者從記敘文不同的敘述方法中得到啟發(fā),先通過信息化手段用順敘的方法讓學生對選擇題進行錯因歸類,再對不同錯因的選擇題采用不同類型的方法進行講評,既提高了教師選擇題講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又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反思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為其他年級和其他科目的試卷講評提供了參考。
【關(guān)鍵詞】錯因歸類? 分類講評? 敘述方法? 選擇題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8-0076-03
試題講評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一種常見課型,也是高三復習階段的常態(tài)課型。對于物理試卷中的選擇題,現(xiàn)在的老師往往借助信息化手段,課堂僅針對錯誤率較高的試題進行講評。雖然與以往平鋪直敘的方法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因為學生選擇題錯誤的原因往往大相徑庭,所以在講評時,無論是蜻蜓點水式的面面俱到,還是煞費苦心式的重點突破,抑或是面對盤根錯節(jié)時的快刀斬亂麻,都難免留有遺憾。
針對這樣的現(xiàn)狀,筆者嘗試對高三年級學生的選擇題錯因在試卷講評前進行分類調(diào)查,針對不同錯因類型的選擇題采用不同類型的“敘述”方法,一段時間實踐下來,發(fā)現(xiàn)這樣的做法能順應(yīng)學生解題思路,啟發(fā)多維重新審視,領(lǐng)悟物理模型建構(gòu),課堂教學高效,試卷講評有效。
一、選擇題錯因歸類用順敘
順敘,就是按照事物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先后進行敘述的一種方法。采用順敘的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fā)展的過程相一致,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luò)清晰?;仡?、尋找自己的錯誤是學生考后極佳的學習契機。采用順敘的反思方法,能使學生將選擇題的反思同現(xiàn)場試卷解答的過程保持一致。這樣的反思容易讓學生把考試中解答選擇題時的各種問題充分暴露出來,使他們思路更清晰,聽課更具針對性。為此,筆者設(shè)計了《選擇題錯因分析表》(如圖1),在每一次考試之后,讓學生在錯因分析表上,采用順敘的方法對試卷的選擇題進行回憶與反思。
在物理試卷講評之前,利用信息化手機APP——門口易測(詳見圖2),對學生的選擇題錯因進行快速有效的統(tǒng)計,再利用錯因分析統(tǒng)計表,全面了解學生的錯因根源。針對學生的選擇題錯因分析統(tǒng)計報告,老師對本次考試的選擇題進行分類,并針對不同類型的選擇題采用不同類型的講評策略(詳見圖3),極大地提升了試卷講評的效率。
首先學生主動尋找錯因、主動思考不足,然后老師針對不同錯因選擇不同的講評策略,針對性講評試題,最后有效進行矯正卷命題,使一節(jié)試卷講評課有效延伸到課前、課中和課后,搭建了師生共研同討的途徑,架起了師生互聯(lián)共進的橋梁。
二、重點題歸納拓展用插敘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guān)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插敘就是為了使文章或作品的內(nèi)容表達得更充分、更突出。在物理試卷講評中,當需要對物理試題進行特定模型拓展和分析時,可以暫停試卷講評中的這道試題,轉(zhuǎn)而插入一兩道與該試題模型相關(guān)的試題或一兩個與該試題涉及相關(guān)的模型,對需要重點講評的試題進行補充、解釋和歸納。
試題1:如圖4所示的裝置中,子彈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塊B并留在其中,木塊將彈簧壓縮到最短。 從子彈開始射入木塊到彈簧壓縮至最短的整個過程中,不計木塊與水平面間的摩擦,關(guān)于子彈、木塊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B.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C.動量不守恒,機械能守恒
D.動量不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本題考查的是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的條件,示意圖顯示它與彈簧碰撞和子彈打木塊兩種模型相關(guān)。模型的建構(gòu)和使用是需要嚴格條件的,通過錯因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本題不少學生是由于無法對該題建構(gòu)出正確的模型而導致了錯誤。錯選A選項和B選項的人數(shù)很多,說明學生對兩類模型的條件分辨不清,僅僅通過示意圖的相似而簡單建模。
針對這樣的錯因,如果就題講題,僅能使學生短暫接受,但無法提高學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筆者采用了插敘的方法,在講解此題前,首先讓學生回憶并小結(jié)已學的彈簧碰撞模型和子彈打木塊模型(詳見表1),深化他們對這兩種模型的條件和規(guī)律的理解,然后讓學生思考此題是否屬于彈簧碰撞模型和子彈打木塊模型并說清楚理由,最后讓學生回答此題與兩種模型的共同點與不同點。通過學生針對性的整理和模型條件的辨析,深化了他們對本題及兩種模型的認知,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通過用插敘的方法對重點題進行歸納與拓展,能加深學生對物理模型及其建構(gòu)條件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物理模型應(yīng)用拓展的能力。試卷講評完成后布置作業(yè)時,如果能再有針對性地對本次插敘的題型和模型進行針對性補充,會有效促進學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提升。
三、易錯題舉一反三用補敘
補敘是行文中對之前沒有交代清楚的事情或人物情況進行補充敘述,從而使這些事情或人物情況更加清晰明了。物理中,不少易錯題的本質(zhì)原因在于學生無法對所學的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進行有效遷移。米歇爾·米勒在《在線的思想》中寫道:“知識遷移很難做到,而它又如此重要?!蔽锢碓嚲碇v評中,對這種類型的易錯題采用補敘的方法,舉一反三,鞏固加強。同時,在舉一反三的練習過程中,要關(guān)注物理規(guī)律的呈現(xiàn)形式,并對解題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試題2:如圖5所示,某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水平方向的風力,某段時間內(nèi),重力對物體做功4J,風力對物體做功3J,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作勻加速直線運動
B.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為5J
C.物體的動能增加了7J
D.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加了4J
本題考查的是功的規(guī)律和功能關(guān)系,通過錯因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本題不少做錯的同學能理解題意,但運動分析出錯了,因而導致在不知道物體初速度是否為零的情況下錯選了A。同時,錯選B選項和漏選C選項的人數(shù)很多,說明學生混淆了功的標量性和力的矢量性。針對學生的運動分析疏忽、力的矢量性和功的標量性混淆,筆者采用了補敘的方法,在講評完此題后又補充了下面這道同樣涉及運動分析、力的矢量性分析和功的標量性分析的綜合題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yè)。
補充題:如圖6所示,用一條絕緣輕繩懸掛一個帶電小球,現(xiàn)加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平衡時絕緣輕繩與豎直方向成30°角,某時刻剪斷絕緣輕繩,小球開始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12J(未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
(1)描述帶電小球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
(2)小球運動的加速度;
(3)小球電勢能的變化量;
(4)小球動能的變化量。
《超牢記憶法》一書中曾寫到:“交錯與變化的一大好處,就是能讓我們更好地學會如何分析題目,從而選擇和使用正確的方法?!毖a敘,就是讓學生對物理中易錯的、易混淆的知識與規(guī)律進行交錯使用、變化拓展和分辨遷移。在學生理解了錯誤的原因、掌握了力的矢量性、功的標量性以及功能關(guān)系后,結(jié)合在高一高二所學過的知識,易對此補充題進行正確解答。同時,思考、解答補充題的過程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困難題剖析指導用分敘
分敘是指敘述兩件或兩件以上的同一時間內(nèi)不同地點發(fā)生的事情。物理選擇題中也有出現(xiàn)兩個模型甚至兩個模型以上的情況,大部分學生對于這種類型的綜合題是恐懼的,導致無法對該類問題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采用分敘法,即將此類難題分解成由易到難的多個小臺階,讓學生在熟悉每一個小臺階模型或規(guī)律的前提下,逐漸找到和掌握解決困難問題的方法。
試題3:如圖7所示,水平放置兩根光滑平行金屬導軌,兩根金屬棒ab和cd完全相同,垂直于導軌平行放置在導軌上,其中ab棒兩端用長為l的細線懸掛在支架上,當細線伸直時,ab棒恰好與兩導軌接觸,整個裝置處于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F(xiàn)把ab棒移至細線處于水平位置處由靜止釋放,其運動到最低點時與軌道短暫接觸,閉合回路abcd發(fā)生瞬時電磁感應(yīng)。然后ab棒繼續(xù)向左擺動,擺到最高位置時,細線與豎直方向成θ=60°角。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本題考查的是機械能守恒和電磁感應(yīng)中的動量能量問題,涉及到ab棒下擺、ab棒短時間接觸軌道和ab棒上擺三個過程,涉及到ab棒下擺和上擺過程的機械能守恒模型、ab棒短時間接觸軌道而與cd棒形成的雙桿模型。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于一、三兩個過程可以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的。因為第二個過程包含著難度較大的動量與能量相結(jié)合的雙桿模型,導致學生失分率較高。
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采用了分敘的方法,具體如下:(1)請學生回答正確率較高的下擺階段和上擺階段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2)教師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下擺到最低點的末速度和上擺階段的初速度;(3)啟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下擺過程和上擺過程ab棒機械能守恒,但是在第二個階段,ab棒機械能不守恒。并進一步引出本題的難點,即下擺到最低時形成了回路,ab棒的機械能部分轉(zhuǎn)移給cd棒,部分轉(zhuǎn)化為熱量;(4)請學生對第二個階段的ab棒和cd棒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5)教師帶領(lǐng)學生對電磁感應(yīng)中的雙桿模型進行針對性復習;(6)學生課后將此題以計算題的形式完成求解;(7)課后對部分仍覺得思維有障礙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困難題往往是為了增加試卷區(qū)分度而設(shè)置的試題,即使對于高三的學生,因為學生的思維層次和物理基礎(chǔ)的不同,所以不能片面追求人人掌握。采用分敘的方法啟發(fā)學生搭建思維平臺,讓學生體驗此類型的試題的解決方法,再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個性化學習指導,既提高了試卷講評的效率,又提高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結(jié)束語
試題講評是高三復習階段的常見課型之一,對于試卷講評中選擇題的處理方法至關(guān)重要。選擇題選出一個選項并不難,但其本身對思維層次和能力的要求往往無法體現(xiàn)。用順敘對選擇題進行找弱歸因,既能避免教師武斷地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歸類,又能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和獨立思考。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統(tǒng)計,既豐富了教師的講解思路和講解類型,又在較長一段時間保留了學生錯誤的痕跡,便于今后進行再矯正,促進學生知識提取和解題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教師在選擇題錯因的數(shù)據(jù)分析下,對于重點題用插敘的方法重歸納拓展,對于易錯題用補敘的方法重舉一反三,對于困難題用分敘的方法重剖析指導,符合知識儲備較充足的高三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適合學生的差異性學習與提高。經(jīng)過實踐,既提高了教師選擇題講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又提高了學生自我學習反思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其他年級和其他科目的試卷講評方法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陳華強.例談基于考試數(shù)據(jù)分析的試卷講評課[D].物理教師,2018(11):86-89
[2]陳業(yè)代.高三試卷講評課的又一種教法[D].上海中學數(shù)學,2014(11):40-42
[3]李旺盛.初中作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掌握敘述方法[D].陜西教育(教學版),201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