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舜
【2021年中考作文備考金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選好立意,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寫一篇文章。
跨越17年,經(jīng)過兩次疫情,八十多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對個人與家國的聯(lián)結(jié)關(guān)系有了更深的體會。2020年5月,他在一次主題演講時說:“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經(jīng)常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好小我和大我的關(guān)系?!?/p>
我們都知道,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牽涉其中,也包括了你和你的親友。每一個個體、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小我,而集體、社會、國家、民族就是一個大我。不單單是在疫情的時候,無論何時,如何正確地對待小我和大我的關(guān)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思考的問題。
【名師題解】
不要隨意外出、減少聚集、佩戴口罩、錯峰上下學、錯峰就餐等等,想必你對這樣的要求已經(jīng)非常熟悉,這對個人來說實際是約束。而另一方面,我們內(nèi)心是想要自由的生活狀態(tài),想要開放的生活空間,希望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夠做什么。這看似矛盾,但其中包含了一個我們應(yīng)該思考的“小我和大我”的問題。也就是說,為了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的安全、繁榮,為了整個社會的安定,每個人都要接受一些限制和約束。同時也要思索做一個怎樣的人,需要練就怎樣的本領(lǐng),怎樣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為這個“大我”做出貢獻。由此,我們明白,“小我”要服從于“大我”,“小我”要收斂個性而追求“大我”共性,“小我”要奉獻于“大我”,反過來,“小我”在融入“大我”中獲得力量,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寫記敘文,可以通過自身經(jīng)歷,比如一次課堂上的小動作,自己鮮明的個性與學校規(guī)定的沖突,一次公共場合的違反規(guī)則等等,經(jīng)過自己的反思或他人的教導進而認識到錯誤,領(lǐng)悟到“小我”與“大我”的關(guān)系,使主題得到升華。寫成議論文,要論點鮮明,或開門見山或形象引入(如名言警句、自然現(xiàn)象類比等),事例要典型,有說服力,古今結(jié)合。可以向課本要素材,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與民同樂”的歐陽修等;還要多關(guān)注時事,用國家大力弘揚的優(yōu)秀人物來給自己的作文增加時代感,如深藏功名的張富清,為保護家園、造福子孫的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等。在行文結(jié)構(gòu)上,可以并列式,如選擇符合題意的三句詩句分別置于每段開頭,從不同角度論述二者關(guān)系;可以遞進式,問幾個為什么,如為什么要奉獻于“大我”?如何更好地奉獻于“大我”?可以對比式,在內(nèi)容上形成對比,在對比中強化,使文章層次清晰,主題突出。
【推薦素材】
素材一:雷鋒作為一個從小遭受苦難命運磨礪的人,始終沒有一絲萎靡不振的情緒,或者是自卑自憐、封閉自我的印記。人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是時時處處、舉手投足之間透露出的青春活力氣場和激揚奮進力量。他甘心情愿地為祖國和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為此,他把感恩、報恩當作生命主題,把實踐、實干當作唯一途徑。他認為,自己為國家和人民做得越多,也就越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正是這種內(nèi)心的正能量,使他童年時代慘淡的命運遭遇非但沒有將其精神世界擊垮,反而從內(nèi)心深處迸發(fā)出激昂的奮斗情懷和耀眼的人性光芒。雷鋒以過人的耐力、理性、悟性和靈性,在自己精神世界里正確解決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集體、小我與大我、物質(zhì)享受與精神富有之間的關(guān)系,形成了崇高的信仰。
素材點撥:雷鋒以其青春活力和奮進的力量,踐行為祖國和人民付出一切的諾言,并從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學習雷鋒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目標才會堅定,前行才有力量,眼界才能寬闊,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無論過去還是將來,雷鋒精神都永不過時。
素材二:1021年,范仲淹調(diào)到泰州,任一個管理鹽倉的小官。當他看到鹽堤年久失修,沖毀鹽場,淹沒良田,老百姓流離失所時,范仲淹一再建議修復海堤。最后他被任命為興化縣令,帶領(lǐng)數(shù)萬民工日夜勞作在筑堤工地,經(jīng)過三年的艱苦努力,海堤建成。老百姓為了感謝范仲淹,將此堤命名為“范堤”,至今還在惠及這一方百姓。還有一個故事說,范仲淹回到蘇州后,買了一塊地皮,準備自己蓋房屋。蓋房之前,請風水先生看了。風水先生看后高興地說,這塊地風水很好,在這塊地皮上蓋了房子的人家,今后世代都會出大官。范仲淹聽后表示:如果真是這樣,好處不能讓范家一家獨得。于是,他把這塊地皮捐出來,造了一座學堂。范仲淹臨終時,《遺表》一個字也沒提私事,空著手來,空看手去,但他依然活著。
素材點撥:無私才能為公,范仲淹無論是修復海堤,還是捐出地皮興建學堂,都是為民著想,忘記一己之私,承擔社會之責,可見大情懷、大境界。范仲淹青史留名,為后世所敬仰,和他厚重的家國情懷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
素材三:錢學森——1955年,沖破重重阻力離開美國,投身到新中國建設(shè)的熱潮中,用7年時間實現(xiàn)了中國導彈從仿制到自行研制的飛躍,卻一直不愿接受“導彈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稱呼。他曾說,航天是一項大規(guī)模的科學技術(shù)事業(yè),成就應(yīng)歸功于集體。
鄧稼先——26歲,在拿到美國博士學位的第九天,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34歲,他用三個“不能說”告訴妻子工作的變動,從此,消失整整28年,回來的時候,已是一個直腸癌晚期病人;彌留之際,他仍囑咐要在尖端武器研發(fā)方面努力,“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羅健夫——微電子領(lǐng)域著名科學家,先后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圖形發(fā)生器”“Ⅱ型圖形發(fā)生器”;為航天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47歲英年早逝,被稱為“中國式保爾”。
素材點撥:一代又一代中國科學家的光芒,不僅在于學識,也在于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用自己的生命為祖國的強大、民族的復興貢獻著力量的執(zhí)著精神。他們體現(xiàn)著“我”的價值,闡釋著“小”與“大”的辯證關(guān)系,講述著“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
【佳作示例】
小我融入大我,鑄就人生價值
吉林輝南縣第一中學? 王浩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小我融入大我,鑄就人生價值”。
我們知道,一滴水融入大海才會永不干涸,一棵樹融入森林才能永不孤單,一棵小草融入草原,才能變得廣袤無垠,一顆星融入宇宙,才能成就浩瀚。而一個人,只有融入大我,才能真正獲得力量,將人生的價值發(fā)揮到極致。
同學們,古往今來,歷史證明,任何個體作為小我,都如滄海一粟,縱有登高望遠之志、無人企及之力,也終將在無盡時空中卑微如塵。只有將小我融入大我,把微弱個體凝聚成強大集體,與祖國和人民相連,才能有所作為,成就一番事業(yè)。
同學們,將小我融入大我,就要學會自我約束。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融入大我,就要維護集體,為集體著想。課堂上,我們是否規(guī)范好了自己的行為?是否因為你的一個小動作,一句多余的話而影響他人學習?生活中,是否因為你的一次沖動、一次違反公德,而讓集體蒙羞?疫情期間,有人無視居家禁令,有人瞞報謊報行程,不僅給防疫造成干擾,更是置他人于險境,請問公德何在?如果小我各自為中心,那么大我必定無序混亂,反過來又會危害到每一個小我。自我約束,遵規(guī)守紀,既是對小我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集體的重要保證,既是做好小我的前提,也是融入大我的基礎(chǔ)。同學們,讓我們牢記!
同學們,將小我融入大我,還要有共同的理想目標。習總書記曾說:“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卑俅|到海,是因為每一條河流都有赴海的目標;山高我為峰,是因為每一個有志的你都有“會當凌絕頂”的壯志。理想是最好的召喚,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建立了新中國,實現(xiàn)了民族復興,讓人民過上了好生活,人民永遠感謝黨。同學們,作為學生,我們要像周總理那樣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向,與祖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這樣,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正確的方向。如果目標不清,信念低俗,只會蹉跎歲月,虛度人生。
同學們,將小我融入大我,更要積極作為,勇于擔當。融入大我,每一個人都是主人翁,而不是旁觀者,因此,盡自己的力量,把積極主動的擔當作為我們?nèi)松篮愕闹黝}。歷史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擔當,“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是擔當,“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是擔當。奔小康的路上,“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書寫著擔當,“苦樂桑梓在高原”的孔繁森詮釋著擔當,“背著石頭上山也要干”的廖俊波證明著擔當……同學們,無數(shù)仁人志士告訴我們,唯有融入大我,有為擔當,你的人生才會發(fā)出奪目的光彩,你的價值才會被歷史銘記!
同學們,我們生逢盛世,偉大的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的路上,讓我們?nèi)谌肫渲?,為祖國為人民立下功勛?/p>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評點】作者以演講稿的形式,用并列的方式行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回答了“小我融入大我”需要做到的三個方面,避免了空喊口號,指明了方向,有著很強的針對性。文章中運用的素材豐富而多元,習總書記、周總理的名言,以及焦裕祿、孔繁森等人的故事梗概,都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