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韻涵
一本嵌滿碎花的筆記本,粉色底面,上有嫩綠的細枝條纏繞在一起,在花叢中顯得分外引人注目。筆記本里有許多不同的紙張,有白的,有黑的,還有一條金黃的絲線充作書簽。這本筆記本伴我走過小學最艱難的歲月,現(xiàn)在卻不知被遺棄在哪個角落里了,只記得,這是父親曾經(jīng)的工廠生產(chǎn)的。
父親是同輩中最小的,奶奶生他時大約三四十歲,在當時,算是老來得子。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丁,他完整地讀完了初中,相比幾個姑姑早早地工作,他已然是十分幸運的,可是由于奶奶家中非常貧窮,有了上頓沒了下頓,常向鄰居家借吃的,這讓原本可以上高中的他也投入了工作。
初中畢業(yè)之后,他去電焊廠做了學徒。電焊雖然賺錢快,但也容易給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父親的手被割出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口子,像溝壑縱橫的土地。平時,傷口靜靜地臥在他掌心里,一旦到了干燥時節(jié),這些傷口就開始吶喊哭泣。他的腰被長期的超負荷工作壓出了病,記憶中父親多次因此臥病在床,動彈不得。
做電焊工落下的病根,使他不得不離開這個行業(yè)。他是個有遠大理想的人,明白自己的目標是要找一個可長期運營且收入頗豐的工作。于是父親自立門戶,開了一家本子廠。
當時的人都不理解他為什么要放棄高薪工作而去做一個陌生的行業(yè)。他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常托大城市的表哥寄給他當下最流行的本子,然后自己仿制再出售。他很勤勞,生意最興旺時,產(chǎn)品被送到全國各地甚至海外。他常常得去買紙,買線圈及一些本子上的裝飾物,穿梭在各種商店。他是一個工作狂,用母親的話來說:“工作起來不要命,只想盡快交貨?!?/p>
他經(jīng)常不在家里,整日為工作而奔波,常是凌晨三四點便出發(fā)去工廠,夜里十一二點才回家。童年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占最小的一部分。如若父親能陪我一起出去玩,那真是件奢侈的事。當時最大的渴望,便是全家人一起出門,可最終也不了了之。
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搓麻將,最大的愛好便是評論時政,看《讀者》。他不甘平庸一輩子,可早年的一次次打擊帶給他無盡的痛苦與折磨。
最終工廠由于跟不上時代,及父親自身的身體原因而倒閉。父親辛苦創(chuàng)下的業(yè)績,頃刻之間,毀于一旦。他親眼看著自己的工廠緩緩合上大門,他的夢,碎了。
每當路過那座曾經(jīng)的工廠,他總會向里面張望,不知在望著什么。
父親的一生都想超越命運給他的束縛,可回報他的僅僅只有失望罷了。他像一個戰(zhàn)士,試圖橫穿沙漠,找到綠洲,可迎接他的只有滾滾黃沙和炎炎烈日的嘲笑。他越挫越勇,希望總有一天穿越沙海,到達成功的彼岸。他奮斗的一切都是為了這種超越?;蛟S現(xiàn)實中他是個失敗者,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成功的。
父母們是平凡的,但同時也是偉大的。真正理解和尊重他們,并不是一件難事。隨著我們不斷長大,經(jīng)歷大大小小的挫折,逐漸能理解父母。理解意味著感同身受。當今社會大部分孩子被泡在蜜罐中,不知什么是苦,也自然不能理解和尊重父母了。
‖浙江省溫州市繡山中學濱海分?!笇Ы處煟宏惖虑?/p>
有人說,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永遠都找不到“容易”二字。文章中的父親就是這樣,家境貧寒,不得已放棄優(yōu)秀的學業(yè)轉(zhuǎn)而早早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初入職場,他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電焊的工作不僅辛苦,還充滿危險,高壓的工作曾讓他一度臥病在床,動彈不得;為了謀取更好的發(fā)展,父親辭去了之前的工作,開起了制作筆記本的工廠。雖然自己當了老板,卻沒有換來絲毫的輕松,反而更加廢寢忘食,辛苦操勞。工廠的繁榮讓父親興奮不已,然而,由于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父親辛苦創(chuàng)下的業(yè)績,還是毀于一旦。父親為之辛勞半生的夢想,終究還是破碎了。
如作者所說,父親一生都在極力擺脫命運給他的束縛,雖然最終沒有如意,但他卻始終沒有放棄,他像一個戰(zhàn)士一樣,越挫越勇。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焙臀恼轮械母赣H一樣,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呢!
【適用文題】我心目中的英雄;熱愛生活;一件舊物……(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