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德正
四川省中江縣通濟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四川中江 618000
如果飼料發(fā)生霉變,那么會使飼料中出現一些病菌,這些霉變飼料被母豬采食后會引起其子宮和陰道水腫,誘發(fā)子宮內膜炎[1]。如果長期飼喂母豬霉變飼料,還會進一步導致母豬喪失配種妊娠能力。
若在配種時存在消毒不嚴格、動作不規(guī)范等操作不當問題,比如公豬生殖器消毒不到位,精液中帶有膿汁、輸精時帶有糞便等雜物;動作粗魯使母豬陰道受損;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徹底等,這些因素都極易將病菌帶入子宮而發(fā)生外源性感染。
母豬產后一定要注意護理,特別是對難產母豬來說,會出現部分胎衣殘留在子宮內的情況,如果清理或者消炎工作做得不到位,那么會引起產后感染,引發(fā)子宮內膜炎。
如果豬舍內的地面清洗、消毒工作做得不到位,很容易滋生病菌;或者母豬在衛(wèi)生條件差的場所活動,細菌可通過陰道進入子宮而引發(fā)子宮內膜炎。炎熱夏季控溫工作做得不好也會引發(fā)子宮內膜炎。
一方面很多豬場都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容易受到細菌的感染,細菌感染子宮后引發(fā)子宮內膜炎。另一方面飼料的配方不科學,無法滿足母豬的生理需求,特別是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時也會降低母豬的免疫力。
此外,受細小病毒、藍耳病等疫病的不良影響導致母豬流產,流產后的死胎和胎衣含有致病菌引發(fā)炎癥,也會導致子宮內膜炎的發(fā)生。
根據臨床癥狀將母豬子宮內膜炎分成3種類型,分別是急性子宮炎、慢性子宮炎和隱性子宮炎。
多發(fā)生于母豬產后或流產后,病豬的體溫升高到41 ℃以上,食欲低下或者不吃料,精神沉郁,陰道內排出異常膿性分泌物,有惡臭,乳房正常功能受損,嚴重者出現乳房炎[2]。如果不及時處理可使母豬后期無法正常配種。
通常來說慢性子宮炎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體溫略微升高,泌乳能力降低,子宮內膜增厚,陰道不定時流出膿性、卡他性分泌物,導致母豬無法正常發(fā)情、配種,也易出現流產。
無全身癥狀,也沒有明顯的惡露排出,發(fā)情不正常,或者發(fā)情正常但屢配不孕,子宮角明顯增大且硬度增加[3]。
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增大,母豬子宮內膜炎的發(fā)病情況也惡化,患病豬只數量增加,給豬場帶來的損失也日益增加。因此,必須對該病進行積極防治,以預防為主,降低發(fā)病率。
3.1.1 加強免疫
由于子宮內膜炎的發(fā)生與一些病毒性疾病有關,因此一定要加強細小病毒、藍耳病等疾病的免疫,根據各豬場的實際情況對種公豬和種母豬科學免疫,提高免疫效果。
3.1.2 加強飼料管理
妊娠母豬一定要補充適量的青飼料,或者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注意營養(yǎng)均衡,以增強母豬體質,提高母豬的抗病力才是預防該病的關鍵。同時保證飲水干凈,母豬產后及時補液,幫助其身體恢復。也可在飼料中添加預防性藥物,避免子宮炎癥的發(fā)生。做好飼料的防潮抗霉工作,不得給母豬飼喂霉變飼料。
3.1.3 改善豬舍衛(wèi)生條件
每日清除豬舍內的糞污,提供一個干凈的生活場所。做好控溫工作,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避免冷應激和熱應激。定期對豬舍消毒,可兩種以上消毒劑交替使用,保證消毒效果。加強通風,保證空氣的正常流通。
3.1.4 嚴格配種操作
一方面注意配種操作,必須動作規(guī)范,不可對豬體造成任何損傷。另一方面嚴格消毒,包括配種器具、配種舍、母豬和種公豬的生殖器官等。
3.1.5 產前產后的清潔消毒
母豬進產房當日對產房空欄消毒,產前產后母豬的乳房和陰部進行清洗、消毒,做好產后護理。及時淘汰老弱病殘的種公豬和種母豬。
由于不同的癥狀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此,一定要找準病因,對癥治療。
3.2.1 清洗子宮
可每天用0.1%高錳酸鉀溶液、0.05%新潔爾滅等消毒液沖洗子宮一次,清洗子宮滲出物。導出沖洗液后,再向子宮腔內投放土霉素、鏈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每日一次,起到子宮恢復和消炎的效果。對經過上述操作不見好轉者進行做淘汰處理。
3.2.2 全身治療
可全身使用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以避免感染擴散,直到體溫降至正常2~3 d停止用藥。
3.2.3 補充營養(yǎng)
可靜脈注射含糖鹽水以增強母豬的機體抵抗力;產后補液時可增添5%碳酸氫鈉及維生素C,以防止出現酸中毒并補充所需的維生素。
在生產過程中,要加強母豬子宮內膜炎的預防,提高飼養(yǎng)管理水平,降低發(fā)病率。如果發(fā)病,及時對癥治療或者淘汰,避免疾病的擴散。只有采取預防加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才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豬場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