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蘭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揮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誰的手突然收回
緊緊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當人們四散離去,誰
還站在船尾
衣裙漫飛,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濤
高一聲
低一聲
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
人間天上,代代相傳
但是,心
真能變成石頭嗎
為眺望遠天的杳鶴
錯過無數(shù)次春江月明
沿著江岸
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
正煽動新的背叛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舒婷是我喜愛的作家之一。尤其是她早期的表達愛情的詩作,像《雙桅船》《致橡樹》等,已經(jīng)揳入我的靈魂。在心靈旅程和歲月年輪的交匯處時時掀起情感的狂瀾,在孤獨和寂寞的學習生活中會找到溫暖和撫慰。
昨夜,再次拿起那本泛黃的《舒婷詩選》。信手一翻,翻到《神女峰》,那是一首凄婉迷離的愛情詩,朦朧的意象組合給人以遐想馳騁的空間。
想必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應該是“神女峰”的傳說。關于神女峰的傳說版本眾多,更貼近詩人創(chuàng)作靈感的應該是這樣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小村莊,人們世世代代以捕魚為業(yè)。其中有一對燕爾新婚的夫妻,度完蜜月丈夫出海捕魚。漁夫們年年的捕魚生涯都是以生命為代價的。誰知道丈夫這一去竟成了永訣。數(shù)月后,漁夫們紛紛歸航,她的丈夫卻杳無音訊。那位美麗的少婦思夫心切,每天登上巫山之頂,眺望遠去的丈夫;眺望海的方向;眺望心中的渴慕與思念。年年如是。天長日久,她竟變成了一塊美麗的巖石,永遠守望在巫山之巔;永遠眺望遠去的丈夫;永遠默數(shù)著丈夫的歸期。
這的確是一個扣人心弦的傳說,這是一種殘缺不全的悲劇美。
詩人和眾多的游客一道游覽三峽。來到巫山,眺望神女峰,想起傳說,于是,借助神來之筆寫下這不朽的詩篇——《神女峰》。
舒婷之所以成為杰出的詩人,是因為她有著敏銳的視角和與眾不同的情感體驗。游客們站在船上,向神女峰揮舞各色花帕致意。詩人也下意識地揚起花帕,但瞬間她卻將手收回來了。她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不忍觀賞眼前不容錯過的景色。這是一尊傳統(tǒng)而世俗的偶像,這是千百年來屹立在人們心目中不倒的貞潔牌坊,這是一根牽系人們道德底線的最敏感的神經(jīng)末梢。詩人的叛逆精神令人仰止。一連串簡單的動作透露了詩人整個的心靈世界。把手“收回”,將眼“捂住”。這是對封建禮教的挑戰(zhàn);這是對男權意識的否定;這是詩人靈魂深處流露出的無奈與悲哀。后來,游船漸行漸遠,游客們紛紛離開船舷。只有詩人還默默地站在船尾,看波濤翻卷。此時,她的心應該像眼前的波濤一樣吧。浪濤“高一聲,低一聲”,此起彼伏。眼前的情景使詩人陷入無盡的沉思。
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
天上人間,代代相傳
這是一個凄美的夢幻,留給人們的卻是永遠的傷楚。詩人此時此刻陷入空前的矛盾中,天問般發(fā)出:
心,真能變成石頭嗎?
字字璣珠,震聾發(fā)聵。是的,心永遠是無羈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是沉重的封建禮教的枷鎖和虛幻的貞潔意識以及至高無上的男權主義,摧殘了如花似玉的青春年華,戕戮了心靈的渴望與期盼。
為眺望遠天的杳鶴
而錯過無數(shù)次春江月明
當年那位美麗的少婦,守望虛幻的貞操,應該錯過了無數(shù)次花前月下的浪漫吧?詩人在批判那種封建倫理的同時也流露出些許嘆惋與無奈。
沿著江岸
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
正煽動新的背叛
這是現(xiàn)實中的情景,與傳統(tǒng)道德形成強烈反差。沿江兩岸,金光菊和女貞子爭奇斗艷,如火如荼。這是生命激情的展示,這是人性赤裸的張揚。歷來人們總以為“金光菊和女貞子”是羞赧的化身,是貞潔的象征。今天,她們也背叛了千百年來套在自己頭上的美麗的桎梏,她們要打破束縛自己千年的枷鎖,讓自己生命中的美麗展示得淋漓盡致。這是一種反傳統(tǒng)的價值取向。這是詩人超前唯美的道德判斷。這是詩人對生命價值意義的透徹理解。這是生命釋放的最本真最典雅的美麗。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這是詩人泣血的呼喚,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這是扭曲與壓抑的情感的宣泄。我們沒有理由去指責那位花容月貌的神女。我們應該有我們的道德水準和生活方式。人生需要傾訴,釋放委屈、交流情感、袒露心跡,無不是在傾訴中完成的。千百年執(zhí)拗的守望,為縹緲的美麗的夢而犧牲自己人生的幸福,這個代價太慘痛了。不難想象,一個喪偶的男性,也許會趁著對方尸骨未寒去另覓新歡了。其實,男女從人格的本質(zhì)意義上來說應該是絕對平等的。今夜,讓無羈的心去穿越千年時空,像“金光菊”和“女貞子”那樣去離經(jīng)叛道。讓了無生機的巖石偶像永遠屹立在生命之外。幸福和愛情像一顆璀璨的星星晾曬在生命的天幕上,吸引著你和我的眼球。
生命不是寂寞。
(指導教師:李作芝)
【簡評】舒婷的詩歌充盈著浪漫主義和理想的色彩,對祖國、對人生、對愛情、對土地的愛,既溫馨平和又潛動著激情。她的詩擅長運用比喻、象征、聯(lián)想等藝術手法表達內(nèi)心感受,在朦朧的氛圍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朧而不晦澀,是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chǎn)物?!峨p桅船》和《致橡樹》是她的代表作,請任選一部來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