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宏 黃軒
隨著我國新冠疫苗生產供應保障能力的逐步提升,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夠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全人群構筑起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夠得到徹底控制。目前,全國各地已有序開展新冠疫苗的接種。那么,疫苗有何作用?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如何?接種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為此,本刊特邀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通過接種疫苗,人類已經消滅了天花,使脊髓灰質炎、麻疹、新生兒破傷風等疾病的發(fā)病率顯著下降。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都給人類戰(zhàn)勝一種傳染病帶來了希望!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動物體免疫系統(tǒng)的特性。當人體接觸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統(tǒng)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質、特殊抗體等;當人體再次接觸這種病原菌時,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制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對此次接種的新冠疫苗,人們心中存在許多疑問,下面請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科的專家為大家一一解答。
1.目前正在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屬于哪一類型?滅活疫苗有何特點?
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科毛雷婧介紹,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fā)有數百家單位,主要集中在5條技術路線上,包括滅活疫苗、基因重組疫苗、載體疫苗(包括腺病毒載體、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核酸疫苗。
目前接種的主要是滅活疫苗,這種疫苗是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等方法殺死病毒,但仍保留了病毒引起人體免疫應答活性的一種疫苗。采用這種技術路線所研制出的疫苗有著較長期的研究基礎。其制備方法簡單快速,安全性比較高,是應對急性疾病傳播而通常采用的手段。
2.新冠病毒疫苗在人體內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接種疫苗后,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讓人體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這樣,人體就有了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一旦有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疫苗產生的抗體、細胞免疫釋放的細胞因子就能識別、中和或殺滅病毒,而免疫記憶也很快調動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讓病毒無法在體內持續(xù)增殖,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3.如何通過接種疫苗在人群中形成群體免疫?
不同傳染病的傳染力不一樣,阻斷傳染病流行的人群免疫力水平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傳染病的傳染力越強,則需要越高的人群免疫力。例如,麻疹和百日咳傳染力較強,如果要阻斷它們的流行,人群免疫力要在90%~95%;而消滅天花和脊髓灰質炎,人群免疫力要在80%以上。人群免疫力達到上述閾值,也就建立了阻斷麻疹、百日咳、天花和脊髓灰質炎傳播的免疫屏障。
人群免疫力跟疫苗保護效力和疫苗的接種率呈正相關。因此,要達到足夠的人群免疫力,需要有足夠高的接種率,也就是絕大多數人需接種疫苗。反之,如果不接種的人比較多或大多數人不愿去接種,就形成不了牢固的免疫屏障,有傳染源存在時,容易出現疾病的傳播。
4.為什么要接種新冠疫苗?
毛雷婧介紹,預防接種是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新冠肺炎傳播迅速、流行性強,人群普遍易感,然而目前除對癥支持治療及使用常規(guī)抗病毒藥物外,仍缺乏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因此,未病先防病,接種疫苗免疫顯得尤為重要。
一方面我國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對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發(fā)病后,有的人還會發(fā)展為危重癥,甚至造成死亡。接種疫苗后,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過有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
5.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如何?
毛雷婧介紹,在疫苗研發(fā)生產過程中,國家始終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放在第一位。我國的新冠病毒疫苗開展的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以及我國依法依規(guī)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千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都充分顯示了我國新冠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輕微不良反應,但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疫苗注冊上市要經過一系列的臨床研究,臨床試驗一般分Ⅰ、Ⅱ、Ⅲ期,疫苗上市后還要在更大的人群里進行廣泛性評價研究。
◎疫苗生產時,還有一系列質量管理規(guī)范,在上市使用前要執(zhí)行嚴格的批簽發(fā)制度。
◎疫苗儲存和運輸有一定的溫度要求。疫苗的儲存和運輸均嚴格按照規(guī)范執(zhí)行,并且實行溫度監(jiān)控。全國已經建設了疫苗信息化追溯體系,基本實現了對上市疫苗的全程追溯管理。
◎我國還實施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制度。在接種工作中,我們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接種點設置規(guī)范,接種人員嚴格規(guī)范培訓,受種人員篩查、不良反應監(jiān)測、應急救治、嚴重不良反應專家會診等一系列制度,確保接種工作安全順利。
6.什么叫疫苗不良反應?
疫苗不良反應指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與預防接種目的無關或者意外的反應,與受種者個體差異有關。疫苗不良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一般反應主要指受種者發(fā)生的一過性、輕微的機體反應,如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硬結、疼痛等局部反應,以及發(fā)熱、乏力、頭痛等全身反應。異常反應主要指造成受種者的器官或功能損害的相關反應,罕見發(fā)生,如急性嚴重過敏性反應等。
7.什么是心因性反應?
心因性反應指在接種疫苗后,因受種者心理因素發(fā)生的反應,主要是接種疫苗時的心理壓力、焦慮等所致,無器質性損害,與疫苗無關。有的是“暈針”樣表現,有的是“癔癥”樣表現。群體性預防接種活動時,可出現群體性心因性反應。
8.偶合反應是怎么回事?
偶合癥(偶合反應)是指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正好處在疾病的潛伏期或者發(fā)病的前期,疫苗接種后巧合發(fā)病。因此,偶合癥(偶合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與疫苗無關,也不屬于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對疫苗接種后的偶合癥有時不能立即做出判斷,需要及時報告,也需要疾控機構等進行調查,由專家組做出診斷。
9.目前接種新冠疫苗的人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哪些?
毛雷婧介紹,從前期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研究結果和緊急使用時收集到的信息來看,新冠病毒疫苗常見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與已廣泛應用的其他疫苗基本類似。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硬結、疼痛等,也有發(fā)熱、乏力、惡心、頭痛、肌肉酸痛等臨床表現。
發(fā)熱是一過性的,高熱的情況很少,低熱短時間內可好轉。比較嚴重的異常反應是過敏性休克,但發(fā)生率非常低。目前沒有發(fā)現其他嚴重的特別是有生命安全威脅的過敏反應。
10.哪些人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方案、接種指南未做具體規(guī)定之前,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禁忌按疫苗說明書執(zhí)行。通常接種疫苗的禁忌包括:
◎對疫苗或疫苗成分過敏者;
◎患急性疾病者;
◎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者;
◎正在發(fā)熱者;
◎妊娠期女性。
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和疫苗研究的深入,疫苗接種的禁忌也會發(fā)生一些調整和改變。
接種時,接種醫(yī)生應仔細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及既往過敏史。受種者要如實向接種醫(yī)生報告身體健康狀況及疾病史、過敏史等。
11.如何發(fā)現、把握接種新冠疫苗禁忌?
在操作實施過程中,如果接種第一劑次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則不建議接種第二劑次。要了解疫苗成分,對疫苗成分既往有過敏者不能給予接種。
接種時,接種醫(yī)生應仔細詢問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及既往過敏史。受種者要如實向接種醫(yī)生報告身體健康狀況及疾病史、過敏史等。要把疫苗禁忌列入知情同意書中。
12.接種新冠疫苗應注意什么?
在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應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接種前,應提前了解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疫苗相關知識及接種流程。
接種時,需攜帶相關證件(身份證、護照等),并根據當地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針對現場預防接種工作人員的詢問,如實提供本人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信息。
接種后,需留觀30分鐘;保持接種局部皮膚的清潔,避免用手搔抓接種部位;如發(fā)生疑似不良反應,應報告接種單位,需要時及時就醫(yī)。
13.接種新冠疫苗后為什么要留觀半小時?
毛雷婧介紹,接種疫苗后,可能有極少數人會出現急性過敏反應、暈厥等情況。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急性過敏反應多在接種后30分鐘內發(fā)生。如發(fā)生急性過敏反應,可以在現場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暈厥也大多出現在接種后半小時內,如接種后立即離開留觀現場,可能會因暈厥給受種者造成意外傷害。因此,受種者在接種疫苗后需要在接種單位指定區(qū)域留觀半小時。
14.接種次數和間隔時間?
目前國家要求的重點人群接種對象為18~59歲,不在18~59歲接種年齡范圍的人員,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數據披露,并按照國家的統(tǒng)一安排確定后續(xù)是否接種。
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推薦免疫程序為2針,其間至少間隔14天。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時間間隔請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書執(zhí)行。接種第一劑疫苗后,請按接種單位預約時間進行第二劑疫苗接種。隨意調整免疫程序可能影響安全性、免疫應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15.接種新冠疫苗后多久可產生抗體?
根據前期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研究,接種第二劑次滅活疫苗后大約兩周,接種人群可以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16.想接種新冠疫苗可以自己申請嗎?
隨著新冠疫苗獲批上市,疫苗產量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公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人群當中構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控制新冠肺炎在國內的流行。
小鏈接
1.患有高血壓的人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新冠疫苗說明書中的禁忌包括:嚴重的肝腎疾病、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糖尿病并發(fā)癥、惡性腫瘤。
按照說明書要求,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不得接種新冠疫苗。但患高血壓,在藥物維持血壓正常情況下,原則上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具體按臨床醫(yī)囑執(zhí)行。
2.有過敏性鼻炎者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新冠疫苗說明書中的禁忌包括:既往發(fā)生過疫苗接種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過敏反應、蕁麻疹、皮膚濕疹、呼吸困難、血管神經性水腫、腹痛)者不得接種。因此要考慮過敏體質的嚴重程度,并按照臨床醫(yī)囑執(zhí)行。
3.接種新冠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和患病嚴重程度嗎?
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我國接受了緊急接種的高風險暴露人群中有6萬多人赴境外高風險地區(qū),經過嚴格追蹤觀察,未發(fā)現嚴重感染的病例報告,隨訪到的一些聚集性感染的案例顯示,接種了疫苗的人的感染風險和嚴重程度均低于未接種疫苗人群。接種疫苗后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提示疫苗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4.已經接種了第一劑次新冠疫苗的人在接種第二劑次時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1)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前要關注權威媒體發(fā)布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證知識;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自己不很清楚是否屬于禁用人群,接種時主動提供健康狀況,接種點的醫(yī)生會判斷是否可以接種;好好休息,讓身體保持在一個較好的生理狀態(tài),最好不要空腹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建議穿方便穿脫的寬松衣服;按組織接種人員通知攜帶身份證、手機等物品,佩戴好口罩前往。
(2)接種期間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種點標識有序排隊,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主動向醫(yī)生提供自己的健康狀況、近期服用的藥物等信息,并如實填寫知情同意書;如果接種部位有傷口,盡量避開傷口選擇另一側接種。
(3)接種疫苗后在接種點留觀區(qū)觀察30分鐘,無不適癥狀后才可以離開接種點;接種當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個人衛(wèi)生;如果出現持續(xù)發(fā)熱等現象,應及時就醫(yī)并向接種單位報告。
5.哪些人不適宜打第二劑次新冠疫苗?
受種對象身體狀況應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條件。如果接種第一劑次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或任何神經系統(tǒng)不良反應者,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則不建議接種第二劑次;另外,受種對象接種第二劑次時患急性疾病、處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應暫緩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