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蕊
我們經(jīng)常會在中藥處方中看到醫(yī)生開有“焦三仙”,其實(shí),焦三仙并不是一味藥,而是由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三味藥組成。這三味藥均有良好的消積化滯功效,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diǎn)。因此,常將此三藥共用并稱為“焦三仙”。顧名思義,因其藥效神奇堪稱中藥中的“仙藥”。
中醫(yī)認(rèn)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zhuǎn)化而來,故稱脾胃為“后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端貑枴れ`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比欢钪杏捎陲嬍巢还?jié)、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饑飽不均等均可傷及脾胃,造成脾胃不舒。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使飲食得以消化,被機(jī)體吸收與利用。
山楂,薔薇科植物山楂的果實(shí),性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jīng)。將山楂切片曬干,置鍋內(nèi)用溫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內(nèi)部黃褐色為度,即為焦山楂??诜介茉黾酉傅姆置?,促進(jìn)脂肪的分解和消化,對食用肉類或油膩食品過多所致脘腹脹滿、噯氣、不思飲食、腹痛、腹瀉者,療效佳。山楂具有消食積、散瘀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肉積、痰飲等癥,尤其擅長消除肉食的積滯。自古以來山楂就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貴妃生了怪病,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y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实蹮o奈,只好張榜招醫(y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jìn)宮,他在為貴妃診脈后說:“只要將‘棠球子(即山楂)與紅糖煎熬,每飯前吃5~10枚,半月后病準(zhǔn)會好。”貴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龍顏大悅,命如法炮制。后來,這酸脆香甜的山楂傳到民間。
麥芽,為發(fā)芽的大麥穎果,性微溫,味甘。將麥芽置鍋內(nèi)微炒至黃色,即為焦麥芽。焦麥芽具有健脾和胃、疏肝化滯之功,用于治療食積不消、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等癥。
神曲為鮮辣蓼、鮮青蒿、鮮蒼耳秧、苦杏仁、赤小豆加入面粉和麩皮混合后,經(jīng)發(fā)酵而成的一種曲劑,又稱六神曲。其性溫,味甘、辛,入脾、胃經(jīng)。將神曲塊投入熱鍋中,用文火加熱,不斷翻炒至表面呈焦褐色,有焦香,即為焦神曲。其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diào)中的功效,適用于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癥。尤其對食用面食引起的積滯有很好的消化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代人由于過食肥甘厚味,導(dǎo)致“食滯”是常有的事兒,此時,不妨試試用“焦三仙”消積化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