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英國倫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鎮(zhèn)(Stratford),是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的誕生地和逝世的地方。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重要且偉大的作家,當時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卓越的文學家。在他逝世 7 年后,他的生前好友將他的劇作匯訂出版,因為印在對折的紙張上,稱為“第一對折本”,這就是第一部莎士比亞全集。
莎士比亞故居
在那個美麗的斯特拉特福鎮(zhèn)小鎮(zhèn),莎士比亞出生后居住、生活過近18年的地方,我們通過觀看圖片展示,聆聽導游介紹,觀摩戲劇表演,和莎劇人物秀合影等真切地感受著一個出生在450多年前的世界文豪對當?shù)厣钜约笆澜缥幕挠绊憽?/p>
白色外墻、黑色窗欞、紅色屋頂?shù)膬蓪有?,這里是被稱為天才的戲劇家和詩人的莎士比亞誕生地。臨街的門板上有一塊并不顯眼的“莎士比亞故居”英文牌子,它與愛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zhèn)上所有的小樓沒有什么兩樣,唯獨多了慕名而來的各國游客。
莎士比亞的故居在小鎮(zhèn)的亨利街北側(cè),是一座帶閣樓的二層樓房。木結(jié)構(gòu)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頂、泥土原色的外墻、凸出墻外的窗戶和門廓使這座16世紀的老房在周圍的建筑群中十分顯眼。莎士比亞故居里的家具和其他物件構(gòu)成了莎士比亞出生地管委會下屬博物館的收藏品的一部分。
歐洲人對歷史文化名人非常崇拜,所以莎士比亞的故居也就原樣保留下來,而今成了英倫文化的一部分。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亞出生在這座樓上二樓的主臥室。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都是在這里度過的。莎士比亞孩童時期的家,依照其在16世紀70年代的樣子作了裝飾。還有一個以大量都鐸時期(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后,所開創(chuàng)的一個王朝)藝術品、書籍和他最初的對開版劇本的展覽描繪他的生活的展覽。
聽導游介紹,莎士比亞的出身可以算作是中產(chǎn)階級,其父親是開皮革加工作坊的手藝人,還曾擔任過小鎮(zhèn)上的鎮(zhèn)長。14歲時莎士比亞為生活計,不得不中斷學業(yè)外出謀生。18歲時與比他大8歲、當?shù)氐摹暗刂鳌迸畠航Y(jié)婚。在小鎮(zhèn)上度過了5年的時光。23歲時又外出打工,先后做過馬夫、雜役、劇務等等工作,后來開始投身寫作。不能不說莎士比亞是一個寫作天才,他在短短的時間里就寫出了許多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并一度成為當時倫敦最紅的“天鵝”、“環(huán)球”、“玫瑰”等幾家大劇院的股東,并最終成為知名的劇作家。他先后寫過154首14行詩歌,37部劇本,頗受人們的歡迎。但是在他48歲時,他“擱筆還鄉(xiāng)”,從此不再寫作,52歲時就英年早逝了。
故居很有特點,墻壁黑白兩色,窗戶突出墻外,黑色的木板條猶如“五花大綁”的腰帶,將墻壁緊緊地“束縛”住,看上去有點像英國的“米”字旗,是典型的中世紀的房屋造型。這里是當年莎士比亞的父親買來用作居住兼手工作坊的地方,也是莎士比亞誕生的地方。如今被當?shù)氐墓芾聿块T開辟作紀念館,里面按莎士比亞當年生活的場景進行了布置,供人們緬懷與憑吊。
小樓后面的院子很寬敞,足有六、七百平方米,曲徑明快,賞心悅目。縱橫交錯的幾條小徑用各種顏色的小卵石鋪成,把小院規(guī)劃成大小不等的畦田。畦田里是花卉、小草和樹木,郁金香、月季花開得爭奇斗妍,黃的、紅的、白的、紫的……可稱得上錦繡花園了。綠樹鮮花,姹紫嫣紅,十分幽靜、美麗。
莎士比亞故居小鎮(zhèn)
莎士比亞家鄉(xiāng)斯特拉特福小鎮(zhèn)不大,有人口約2萬人,可每年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約500萬人。幸虧小鎮(zhèn)距倫敦只有180公里,位于伯明翰和牛津之間,所以來此的游人通常都是當天來當天走,在鎮(zhèn)上留宿的不多,否則一定會人滿為患的。人們之所以如此熱情地奔這里來,就是因為這里是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
小鎮(zhèn)不大,一條街道,兩旁房子,大部分房子面街的一層是商鋪,莎士比亞故居就在其中。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小鎮(zhèn)的亨利街上,只見一條用石頭鋪就的小街很是熱鬧,街道兩旁全都是各類店鋪,有紀念品商店,有咖啡店,有酒吧也有甜品店,許多臨街的位置坐滿了游客。小街的一邊有一座黑白兩色的“老筋房”,它便是莎士比亞的故居。因為要保持原樣,所以莎士比亞這個舊居與旁邊新蓋的房子比起來,就顯得老舊突出,更加突出了舊居的形象。這樣一座平凡的近似簡陋的住所,竟也成了歐洲乃至世界著名文化大師的搖籃。
斯特拉特福小鎮(zhèn)雖然不大,但卻沾了莎士比亞的光,除了莎士比亞的故居,還有莎士比亞紀念館、安妮哈瑟維農(nóng)舍(莎士比亞夫人的家)、莎士比亞的最終歸葬地圣三一教堂、納什故居與新居(莎士比亞孫女的住所)、赫爾農(nóng)莊(莎士比亞女兒與丈夫生活的地方)等與莎士比亞生活相關的景點。
斯特拉特福小鎮(zhèn)濃郁的莎士比亞文化無處不在。但現(xiàn)在斯特拉福德鎮(zhèn)幾乎把全部營生都靠到了莎士比亞名下,好像小鎮(zhèn)的存在就是為了等候他的出生、成長、離別、回歸、逝世,然后等候世人來憑吊謁拜。一條美麗的埃汶河在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緩緩流過,河邊有許多攤位在出售莎士比亞的紀念品,河岸邊還靜靜地停泊著許多游船,顯得很是熱鬧。岸邊有一塊空地,形成一個小廣場,它就是被人們稱作“班克羅夫花園”的地方。廣場的正中央聳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是莎士比亞的塑像。在塑像的四周還有4尊小塑像,他們是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代表人物:手持骷髏、凝眉沉思的是哈姆雷特,他代表的是哲學??;高舉王冠昂首向前的是李爾王,他代表的是歷史劇;身披斗篷雙臂交叉的是麥白婦夫,她代表的是悲?。皇殖挚胀?,雙腿交叉做小丑狀的是福斯塔夫,他代表的是喜劇。
無論哪類劇中的人物都深刻反映出莎士比亞充滿睿智的理想人生,揭示深刻的悲劇哲理,魔法夢幻的人間百態(tài),直抒胸臆的明快節(jié)奏,讀來總會給人們帶來啟迪。
無處不在的莎士比亞文化
四百多年前的斯特拉福德鎮(zhèn),肯定名不見經(jīng)傳,它憑什么出了一個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在童年進過這個鎮(zhèn)的文法學校,十三四歲時因家里交不起學費輟了學。他二十二歲離開小鎮(zhèn)到倫敦后,他在一個劇場門前為觀眾看馬,后來又一步步成了劇場雜役和演員,并開始了他的改編創(chuàng)作。一個正值開啟智慧之門,接受非常重要的基礎教育的年齡,卻因種種原因被耽誤。這樣一位僅僅受到極其有限的初級教育的人,怎么成為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shù)的大文豪?他輟學后的八九年都在斯特拉福德小鎮(zhèn)為生計奔波,他用什么填補了自己嚴重的文化欠缺?但舉世皆知,莎士比亞知識淵博,歷史、政治、法律、地理等學科樣樣精通,還熟知宮廷貴族生活,這些當然不會是這個小鎮(zhèn)給予的!
莎士比亞五十二年的生命旅程中,在斯特拉福德鎮(zhèn)只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但這段歲月卻讓他充分吮吸了愛文河畔給予的滋養(yǎng),儲備了人的基點。這里他經(jīng)歷了人生最苦的生活。父親的生意遭挫,使得他過早中斷學業(yè),幫助父親分擔起經(jīng)營和生活的重負。當然,這些也為他日后在最短的時間里成為最偉大的戲劇家、詩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至于真正成名,不外乎是在生存和生活的重壓下,靠刻苦勤奮地自學,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除此,別無捷徑。
二十七歲那年,莎士比亞改編創(chuàng)作的歷史劇《亨利六世》上演,一炮打響,嶄露頭角。從此,他的創(chuàng)作一發(fā)不可收。他一生創(chuàng)作出三十七個劇本、兩部長篇敘事詩等,代表作品眾多?!锻崴股倘恕贰督源髿g喜》以及《奧賽羅》《哈姆雷特》等深刻地描繪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暴露現(xiàn)實,批判現(xiàn)實,塑造了哈姆雷特等一大批不朽的藝術典型,為世界留下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寶藏。
莎士比亞三十而立,蜚聲當年英國劇壇。離開家鄉(xiāng)不到四年他就已經(jīng)成了倫敦地區(qū)英國戲劇界的大師。他的戲劇多取材于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和老戲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現(xiàn)實,宣揚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由于一方面廣泛借鑒古代戲劇、英國中世紀戲劇以及歐洲新興的文化藝術,一方面深刻觀察人生,了解社會,掌握時代的脈搏,故使莎士比亞得以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詩意和想象、寓統(tǒng)一于矛盾變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點著稱。
在他的所有劇本當中最有名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爾王》、《哈姆萊特》、《奧瑟羅》、《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亞的作品從生活真實出發(fā),深刻地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zhì)。他認為,戲劇“仿佛要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tài),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馬克思、恩格斯將莎士比亞推崇為現(xiàn)實主義的經(jīng)典作家,提出戲劇創(chuàng)作應該更加“莎士比亞化”。
莎士比亞魅力的普遍性近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是五花八門的,有男有女,有鴻儒,有白丁,有高官顯貴,有賤工怨徒,有財產(chǎn)殷實的人家,也有身份低微的罪犯。他的劇本和詩歌抒發(fā)了人類狀況的各方面——愛情、驕傲、仇恨、美麗、野心和死亡,都具有雅俗共賞的效果。他讓觀眾不是哭,就是笑;他把政治變得詩意盎然。他把粗俗的插科打諢與微妙深沉的哲理融為一體。無論是宮廷秘事還是乞丐的私生活,在他筆下全都刻畫得入木三分,生動形象。
流失的歲月無處尋覓,只有這棟小樓和鋪在院中小徑的各色卵石似時間的賦形,記錄著莎士比亞凄風苦雨、艱難困惑的經(jīng)歷,也記錄著他磨礪毅力,追求藝術生活的心路。
斯特拉福德鎮(zhèn)因為莎士比亞而聞名于世,“莎士比亞故居”將永遠是他們向世界炫耀的一張名片,他們認準有了“莎士比亞故居”,也才真正保留了自己的靈魂。換言之,它不再以實用的形態(tài)切入生活,而是以文化和歷史的姿態(tài)走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