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濟
飲食之美,首重于色。賞心悅目的顏色,既來自原料自然天成的本色,也依賴不同原料色澤交相輝映的協(xié)調之美,亦有火候等烹調技巧恰到好處的功勞。杜甫的詩作中,頻繁運用與顏色有關的字詞描繪食物,展現(xiàn)出他對色彩文化的體悟,對飲食美學的追求。
宋朝范晞文在《對床夜話》中說:“老杜多欲以顏色字置第一字,卻引實字來,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是也。不如此,則語既弱而氣亦餒?!倍鸥ι婕帮嬍车脑娭幸步洺_\用這種方法,如“紫收岷嶺芋,白種陸池蓮”之句,紫、白皆為食材之色,杜甫卻將其置于句首,最大限度地強化了色彩的表現(xiàn)效果,充分展示了食材的靈性和動感。
杜甫對“色系搭配學”十分精通,在其詩作中,他不僅注重調和色的搭配使用,也能巧妙運用對比色強化詩句的美感。杜詩中常將白和綠這兩類色彩組合,創(chuàng)造出清新舒爽的飲食意境。比如《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二》中的“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之句,這里的銀絲膾就是切得很細的鯽魚肉,蔬食是用生長在碧綠山澗中的香芹做的羹湯。這正與詩人游宴的環(huán)境—百頃的潭水、清涼的夏木相映成趣?!八亟z挈長魚,碧酒隨玉?!保ā端吐矢啼浭逻€鄉(xiāng)》)、“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崔氏東山草堂》)等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點心圖 唐 此山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杜甫還善于運用色彩間的視覺沖突營造別樣的詩意。比如“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五》),寫筍繪梅,配上“折”和“綻”字,讓人仿佛看到了風折綠筍和雨催梅綻的過程,形成一種流動的畫面感;“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宴戎州楊使君東樓》),碧綠色突出了春酒的濃郁,紅色表現(xiàn)出了荔枝的鮮嫩。“塞柳行疏翠,山梨結小紅”(《雨晴》)之句描寫的是雨后初晴的自然之景,塞外一行行疏落的柳樹青翠欲滴,映襯得山梨樹上小小的紅色果實更加惹人喜愛……紅與綠的對比,濃與淡的調和,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杜甫在飲食題材的詩歌中并非都是直接進行顏色描寫,他也會通過間接描寫給人以色彩的聯(lián)想和感知,達到“此時無色勝有色”的效果?!顿浶l(wèi)八處士》中“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之句,前半句不用一個顏色詞,卻分明讓我們看到了那春天的韭菜經過夜雨的洗禮,透出晶瑩碧綠之色。這無形的“綠”與第二句中的“黃”相互映襯,令人稱絕。
飲食之美,亦體現(xiàn)在飲食之名。許多馳名美食往往都配有一個富有格調的美稱,如魯菜中的“花攬桂魚”、湘菜中的“冰糖湘蓮”、徽菜中的“鳳燉牡丹”等。這些典雅優(yōu)美的名稱,為菜肴錦上添花,讓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還能領略詩詞的意境。杜詩中就提到了諸多美食之名。
“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保ā毒湃諚罘钕葧姿廾鞲罚┣锾焐H~飄落時飲用美酒,賞菊觀花,詩情畫意躍然紙上。其中,“桑落酒”三字頗有意境。其實這里面還有典故。據史料記載,北魏末年,山西地區(qū)有民間釀酒高手,桑葉凋落之時釀成味道獨特的美酒,故名“桑落酒”。
杜甫像 元 趙孟
某些飲食之名早已存在,本來平平無奇,但經過杜詩的詮釋之后,卻具有了全新的美感,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槐葉冷淘”。“冷淘”是唐時流行的一種夏季食物,類似于今天的涼面。“槐葉冷淘”則是面條中加入了新鮮槐葉汁的涼面,聽起來似乎無甚新奇,但經杜詩《槐葉冷淘》描摹一番,竟大不一樣了:“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這首詩文將槐葉冷淘的食材選擇、制作工藝、色澤口感等描述得十分詳盡,且清雅唯美,可謂句句傳神。
還有些美妙的菜名,是由杜甫的詩詞改編而來。《中國詩詞典故菜譜》中就有一道名菜“嬌鶯戲蝶”,取意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的《江畔獨步尋花》。原詩是:“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這道菜的具體做法是:先用大蝦做成十個“蝴蝶”,用雞泥子做成十個“黃鶯小鳥”;然后將十個蝴蝶形的蝦擺在盤子的四周,澆上白汁;再將十個“黃鶯”擺在蝦的里層,中間放上嫩油菜心;菜心中間放四個水蘿卜花,即成。
杜甫筆下的飲食類詩歌兼容并蓄、海納百川,既有宮廷盛宴的奢華,也有尋常百姓家的樸素,這與他獨特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杜甫生于北方官宦世家,曾長期居于長安、洛陽,后又移居西南巴蜀之地,終于瀟湘,因此,出現(xiàn)在他詩文中的飲食種類繁多,各有特色,構成了一幅琳瑯滿目的唐朝飲食畫卷。
杜甫筆下熱度最高的美食就是魚,白魚、鱸魚、魴魚、雅魚、黃魚……不一而足。遭遇“安史之亂”后,他浪跡于蜀州大地,顛沛流離中得老友嚴武相助。后嚴武被朝廷召回,杜甫不舍,相送于綿州(今四川綿陽),在那里打魚現(xiàn)賣。《觀打魚歌》中的“饔子左右揮雙刀,膾飛金盤白雪高”,寫得活靈活現(xiàn)。之后杜甫在夔州住了兩年,急于出三峽,去跟已經到達江陵的一位弟弟會合。他想到江陵府的好處,寫有“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兩句詩(《峽隘》)。到了晚年,他仍對魚肉念念不忘,《過客相尋》里記有“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的趣事。
杜詩中提到的蔬菜亦不勝枚舉,如莼、薇、葵、藜、藿、芋等。其中很大一部分為野菜,是杜甫的主要下飯之物,也是他寫得極具美感的飲食?!拔覒籴合掠?,君思千里莼”(《贈別賀蘭铦》)是借莼菜與芋寄托思鄉(xiāng)之情的佳句。莼菜質嫩味美,滑而不膩,清香可口,可做羹湯。馬齒莧也是杜甫最愛的野菜之一,他在《園官送菜》詩中寫道:“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p>
野蔬草蟲圖絹本設色 25.8×26.9cm 宋 許迪(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詩人無不好酒。杜甫有300多首詩與酒有關,從宮廷御酒到地方佳釀、尋常濁酒,無不涉及。杜甫尤其青睞蜀酒,曾寫下“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的詩句?!吨x嚴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寫于其寓居浣花溪畔草堂之時,“山瓶乳酒下青云,氣味濃香幸見分”中所言的乳酒,據說是以茅梨為原料,加入醪糟、白酒等釀成。此酒呈青玉色,濃稠如乳,酸甜可口?!皠δ洗荷€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杜甫將自己的隱逸情懷寄寓在詩歌之中,酒啟發(fā)了他的靈感,也幫助他對抗生活的沉重。
關于飲食器具,杜甫亦多有著墨?!按壕票瓭忡瓯?,冰漿碗碧瑪瑙寒”(《鄭駙馬宅宴洞中》)—主人用琥珀杯盛酒,用瑪瑙碗裝食物,飲食器物極盡瑰麗,毫無疑問這是權貴家的一場盛宴?!墩妈髦蓍偻ゐT成都竇少尹》開篇說“秋日野亭千橘香,玉杯錦席高云涼”,以玉器作為盛酒之器具,也是相當奢華?!尔惾诵小分忻鑼懥藢m廷宴飲所用的食器:“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庇蒙珴甚r艷的翠釜和水晶圓盤盛放佳肴美饌,寫出了楊氏姐妹的奢侈靡費。然而,面對如此名貴的山珍海味,夫人們手捏犀牛角做成的筷子,卻遲遲不夾菜,因為這些東西她們早就吃膩了。這些詩句可謂綿里藏針,富麗華美中隱含犀利之氣,雖不見諷刺的語言,譏諷之意卻入木三分。
在杜甫跌宕的人生中,那些與文字相遇的食物透露了他最直白、最純粹的情感,也折射了這位詩文高手的一生。杜甫為詩的世界注入了飲食之美,雅俗共賞是他的境界,亦是他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