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鐘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大會還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绷暯娇倳浽诖髸习l(fā)表重要講話,科學概括了偉大抗疫精神,深刻闡明了偉大抗疫精神的精神實質(zhì)和豐富內(nèi)涵,強調(diào)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多維解讀
用國家最高榮譽禮敬抗疫英雄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時進行,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2019年首次開展的集中評選頒授屬于“一般情況”,2020年的特殊情況則體現(xiàn)的是“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fā)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當前防控效果的取得,離不開全體國人的共同努力,其中也涌現(xiàn)出了一批杰出人物。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正是他們當中的功勛模范代表。將國家最高榮譽及時授予他們,既是對他們個人的表彰,也是國家對為抗疫付出和犧牲的所有個體、群體的肯定,對抗疫精神的守護。他們在戰(zhàn)疫中的表現(xiàn),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他們的專業(yè)精神與擔當品質(zhì),成了抗疫勝利的堅實支撐。這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擔當精神,不僅抗疫需要、疫后經(jīng)濟社會復蘇需要,國家應對新的國際競爭局面同樣需要。無論何時,一個國家都需要秉持公心、擁有專業(yè)能力,以負責任的姿態(tài)和行動全力把國家和社會推向好的方向的人。將國家最高榮譽授予他們,是一次致敬,也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召喚。時代需要他們,首先就要擁抱他們——擁抱他們的專業(yè)精神與擔當品質(zhì)。
同心協(xié)力譜寫精神史詩
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從未被困難壓倒。在此次抗疫斗爭中,中華民族不僅沒有被壓倒,反而迸發(fā)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而言,在代代相傳、前后相繼的歷程中,偉大抗疫精神延續(xù)著、拓展著中國精神的譜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zhì)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nèi)涵。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困難、風險和挑戰(zhàn),我們尤須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亂云飛渡仍從容”的自信,轉化為“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轉化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行動,轉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每個人將奮斗的涓滴匯入發(fā)展的江河,我們就一定能穿越風雨,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嶄新奇跡。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榜樣的引領;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致敬英雄,禮贊榜樣,讓偉大抗疫精神不斷綻放光芒,從苦難輝煌中一路走來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必將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一路向前,寫下更壯麗的篇章。
備考素材
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
2020年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lián)盟簽署協(xié)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中國正式加入該計劃后,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10月9日對此表示,這是中國秉持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chǎn)品的一個重要舉措。中國鄭重承諾,疫苗研發(fā)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優(yōu)先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
10月9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171個國家和經(jīng)濟體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譚德塞指出,新冠疫苗最初供應量將會有限,但通過公平分享,參與該計劃的國家和經(jīng)濟體可以同時向優(yōu)先人群分發(fā)疫苗,包括衛(wèi)生工作者、老年人和有潛在疾病的人群,預計在2021年底前生產(chǎn)和分配20億劑疫苗。
素材點撥 在各方的努力下,中國多支疫苗研發(f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具備充足的生產(chǎn)能力。但中國依然決定加入“新冠疫苗實施計劃”,目的就在于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確保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疫苗,同時帶動更多有能力的國家加入并支持該計劃。這彰顯了中國的擔當與責任感。
大連海洋大學志愿者雪中運送防疫物資
2021年1月6日,一場寒潮席卷大江南北,冰冷“凍人”。然而,在大連海洋大學的學生公寓樓下,十余名師生志愿者頂風冒雪運送物資的畫面卻刷屏網(wǎng)絡,溫暖人心——在布滿冰雪的路面上,志愿者們身著防護服,相互扶持,推著一輛滿載物資的三輪車走向物資配發(fā)點,成為風雪中的“移動雕像”。這一幕,生動詮釋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精神面貌,成為中國戰(zhàn)疫的又一個生動縮影。
據(jù)介紹,自2020年12月21日大連海洋大學“封?!币詠?,學生在各自宿舍隔離,一日三餐、生活和防疫物資均由教職工和學生組成的志愿者隊伍統(tǒng)一配送。這其中有17名在校學生,他們平均年齡只有19歲,每天為公寓5109名師生配送12219份餐食,每天早晨5點半準時起床,每天微信運動20000余步,10余天來累計卸運物資10余噸。
素材點撥 2020年,全民“戰(zhàn)疫”寫下了慷慨壯歌。家國情懷顯現(xiàn)于波瀾壯闊的“鏖戰(zhàn)”,也顯現(xiàn)于微小個體的自覺。正是有了每一個了不起的普通人,以深厚的家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夜以繼日以從之,匯聚成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中國才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優(yōu)異答卷。
武漢大學兌現(xiàn)賞櫻專場
櫻花盛放之日,英雄歸來之時。2021年3月13日,武漢大學“致敬抗疫英雄賞櫻專場”活動正式開啟。來自江蘇、上海、廣東、湖南等省市的1.2萬余名抗疫醫(yī)護人員攜家屬來到珞珈山,共赴櫻花之約。
武漢大學有櫻花約1000株,3月中旬正值盛花期。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340多支援鄂醫(yī)療隊的4.2萬余名醫(yī)護人員逆向而行,沒日沒夜地與病毒作戰(zhàn),錯過了荊楚大地的櫻花之美?!皝砟隀鸦ㄊ㈤_時,期望與君再相逢”,新一年的“櫻花之約”,就此許下。此次,武漢大學為抗疫英雄舉辦賞櫻專場,以最高禮遇歡迎尊貴的客人回“珈”賞櫻?!斑@既是為了踐諾,表達我們最真摯、最濃厚的感恩之情;更重要的是以偉大的抗疫精神感染和教育學子,激勵他們心懷家國、勇于擔當、砥礪前行。”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表示。
素材點撥 兌現(xiàn)賞櫻專場是一堂生動的感恩教育公開課。眾所周知,武漢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科研水平突出,歷來人才輩出。然而,一所高等學府的底蘊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術能力上,更體現(xiàn)在其道德文明上。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決定舉辦醫(yī)護人員賞櫻專場,實則潛移默化地向武大學子傳遞了一種知恩圖報的精神,為武漢大學在社會上樹立起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知恩圖報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但感恩教育從來不只是教科書上的一句響亮的口號。山河無恙,花開正好。這場春天的約定,提醒著我們,知恩、感恩理應成為當代青少年積極踐行的信仰和使命。
考題預測
試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2.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
——新華網(wǎng)評論
3.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位普通醫(yī)護人員的感言
有人說,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地已連續(xù)多天無新增本土確診和疑似病例報告,抗疫精神也就過時了;有人說,抗疫是醫(yī)護人員的事,是英雄的事,是國家的事,和我無關。對此,你怎樣看?
復興中學??瘮M圍繞“永遠的抗疫精神”舉辦征文活動。請你結合材料內(nèi)容,寫一篇文章向??陡?。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明確文體,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典型的情境交際型作文。材料以限定寫作的話題、內(nèi)容、范圍,創(chuàng)設鮮活真切的特定情境來引導考生“現(xiàn)場寫作”,以防其套作、宿構。寫作話題是“抗疫精神”“抗疫中的人民英雄”“抗疫中英雄的人民”,考生對其雖人人有話可說,但立意是否精準、能否巧妙完成各項驅(qū)動寫作的任務,將成為作文得分高低的評判標準。
材料的主干部分為三則言論。第一則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對偉大的抗疫精神進行的系統(tǒng)闡釋??忌诶斫饪挂呔駮r,可結合其中的一兩個方面來談,800字左右的文章,不宜面面俱到、泛泛而談。第二則是新華網(wǎng)的評論,是對抗疫英雄的禮贊。第三則是一位普通醫(yī)護人員的感言,代表著在抗疫過程中涌現(xiàn)出的無數(shù)為抗疫盡心竭力的普通人。三則言論,提示考生可以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來展現(xiàn)抗疫精神。
審讀完三則言論材料之后,必須關注其后的“問題提示”:有人認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過境遷,抗疫精神也就過時了;有人認為抗疫是醫(yī)護人員的事,是英雄的事,是國家的事……這些言論觀點,看似是在客觀地羅列,實則價值取向明顯,旨在引導考生批駁那些狹隘、小我的意識?!安蝗涣?,不止不行”,不澄清人們認識上的誤區(qū),就無法賡續(xù)、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就無法迎接新時代新的挑戰(zhàn)。因此,寫作時,考生應將抗疫精神和當前的個人奮斗、民族復興聯(lián)系在一起。抗疫精神,無論是“生命至上”“尊重科學”,還是“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命運與共”,都具有普世價值和普適意義,都能激揚個人奮勇前行,都能激發(fā)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傊皢栴}提示”暗示考生可以從橫向(從“他們”到“我們”)、縱向(從2020年抗疫到未來奮斗)兩個維度充分展開思考。
題目的情境交際任務也很典型、多元?!坝肋h的抗疫精神”征文活動是核心任務;“復興中學”這個設置也有深意,既規(guī)定了征文的讀者對象是“復興中學”的師生,校名本身也暗示著要賡續(xù)抗疫精神、開創(chuàng)民族復興的新征程。
佳作展評
烏云散盡見月明,華夏一心動乾坤
文/張曉燕
鼠年開春,疫情席卷,山河抱恙,中華兒女同心抗疫,誓要驅(qū)散遮蔽天空的烏云。看今朝,防控力度不減,機制愈發(fā)成熟,櫻花落處,滿地成詩,華夏一心,眾志成城,把我們古老又鮮活的民族精神內(nèi)核譜寫成磅礴的壯美詩篇。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偉大的抗疫精神。中國能在抗疫之戰(zhàn)中取得好成績絕不是偶然?;赝^去,洪災、非典、地震,每一次考驗都沒有打倒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民。而在抗疫這場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以及全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之心更是使得抗疫精神的內(nèi)涵熠熠生輝。
疫情襲來,華夏一心,無數(shù)人挺身而出,勇往直前。鐘南山、火神山、雷神山,“三山”坐鎮(zhèn)武漢已成佳話;全國各地的醫(yī)療隊,迅速在疫情暴發(fā)初期馳援武漢;醫(yī)生甘如意,騎自行車四天三夜返回武漢的工作崗位;快遞小哥汪勇,自發(fā)接送武漢金銀潭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上下班……他們的“逆行”令人感動,亦讓我明白了,所謂英雄不過是平凡的勇敢。他們有對家人熾熱的思念,也有對未知病毒的恐懼,但他們的敬業(yè)精神和對祖國、人民的熱愛,讓他們堅守崗位,甚至前往更深處的荊棘之中。他們都是凡人之軀,卻有圣人之心,他們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的初心使命和理想擔當。
華夏一心,你我都要躬身入局,不能掉隊。有人說,抗疫精神過時了,甚至揚言抗疫與自己無關。這是絕對錯誤的。首先,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應該能從歷史的脈絡中清晰地感受到偉大的民族精神,而現(xiàn)在的抗疫精神其實正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你怎么樣,中國便什么樣?!闭\然,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或許無法為抗疫貢獻太多的力量,但只要我們能做好最基本的事情,比如在公共場合戴好口罩,特殊時期減少外出,就是不給國家添亂,就能奏響“上下同欲者勝”的抗疫凱歌。反觀一些西方國家,就是因為民眾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態(tài)度,我行我素,才導致了抗疫的失利。作為學生,我們?nèi)缃竦氖姑闶抢斡泜ゴ蟮目挂呔瘢闹屑橙×α?,在國家為我們提供的安寧、和平的環(huán)境中好好學習,以爭取在將來成為棟梁之材,在國家有難之時,能夠挺身而出,貢獻自己的力量。
烏云終不遮月,疫情終不擋春。華夏兒女齊心協(xié)力,無論面對什么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永不退縮、永不畏難,民族的史冊上,抗疫精神永存。
點評
文章思路清晰、觀點明確。開篇“華夏一心,眾志成城,把我們古老又鮮活的民族精神內(nèi)核譜寫成磅礴的壯美詩篇”,大筆如椽,恢弘大氣。“古老”“鮮活”暗扣抗疫精神永遠不會過時,開宗明義。接下來作者揭示了抗疫精神的內(nèi)涵,并禮贊抗疫精神。繼而濃墨重彩,談自己對抗疫精神獨到的感悟和理解:平凡的勇敢。觀點接地氣、入人心。最后結合自身實際、結合當下,指出抗疫精神其實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此外,文章善于運用類比聯(lián)想展開,內(nèi)容充實;善于運用對比論證,具有不可辯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