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興 張德暉 黃文城 鄭文鑫
(福建農(nóng)林大學(xué),福州,350002)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裝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農(nóng)林大學(xué)))
毛竹系禾本科剛竹屬,單軸散生型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由根、稈、枝葉、竹節(jié)組成。我國位于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有“竹子王國”的美稱[1],竹林面積、蓄積量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首位,竹材已成為我國的“第二森林資源”[2]。毛竹是我國數(shù)量最多、分布面積最廣的竹種,具有質(zhì)量輕、產(chǎn)量高、剛性足、生長周期短、尺寸穩(wěn)定等優(yōu)點,其強度質(zhì)量比大于除碳纖維以外的所有材料[3-6],其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分別約為木材的2~25倍、1.5~2.0倍。竹稈的彎曲性優(yōu)于木材,被廣泛應(yīng)用于建筑行業(yè),具有極大的經(jīng)濟效益,同時也緩解了木材資源的消耗,以竹代木成為解決目前木材資源匱乏的最佳途徑[7-8]。
竹林伐后所遺留的樁根稱為竹篼,在自然條件下需要8~10 a才會腐爛[9],竹篼占去了大片竹林地的空間,影響了竹子根系的生長,減少了竹子的產(chǎn)量,因此有必要及時清除竹篼,人工清除竹篼費時、費力。國內(nèi)外竹篼清理設(shè)備關(guān)鍵部件與竹篼作用的形式主要為剪切,因此竹篼物理力學(xué)性能,特別是抗剪性能直接影響著竹篼清理設(shè)備關(guān)鍵部件的研發(fā)。據(jù)文獻表明,目前國內(nèi)外對于毛竹物理力學(xué)性能的研究都是以竹稈部位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竹齡、竹稈不同部位對其物理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4,8,10-13],對竹篼相關(guān)物理力學(xué)性能研究甚少。曾其蘊、陳超科等[14-15]所做試驗表明:由于竹節(jié)處的維管束有不同程度的彎曲、分叉、合并而導(dǎo)致組織腫大,所以帶竹節(jié)與不帶竹節(jié)的竹材物理力學(xué)性能有較大差異。筆者發(fā)現(xiàn),同一株竹中,竹篼的竹節(jié)數(shù)量是竹稈的6~20倍(圖1),所以竹篼與竹稈的物理力學(xué)性能有更大差異。郭維俊等[16]也曾指出,植物根系部位參與代謝活動,具有多相性,不同生理狀態(tài)所表現(xiàn)出的力學(xué)性質(zhì)也不同,因此,有必要開展竹篼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本研究以毛竹竹篼為試驗材料,進行抗剪試驗,并探討竹篼含水率、竹篼基本密度(以下簡稱含水率、基本密度)對抗剪性能的影響,以期為竹篼清理設(shè)備關(guān)鍵部件的研發(fā)提供依據(jù)。
圖1 竹篼與竹稈橫斷面對比圖
毛竹竹篼于2019年7月中旬采集于福建龍巖。從不少于100株4年生的樣竹中,隨機選取20株成熟、無缺陷且胸高直徑100 mm以上的竹子,截取一段直徑與竹節(jié)較為均勻的竹篼作為試材,如圖2所示。根據(jù)JG/T 199—2007《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17]及借鑒美國標準ASTMD143-94《木材無疵小試樣的試驗方法》[18]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制作抗剪試件;試件類型按厚度與維管束方向劃分(圖3),各類試件力的加載方向如圖4所示,單箭頭表示厚度方向,雙箭頭表示維管束方向,加號表示力的加載方向。試件編號原則:SKJ-V——順紋V向(載荷方向與厚度方向垂直)抗剪試件、SKJ-H——順紋H向(載荷方向與厚度方向平行)抗剪試件、HKJ-V——橫紋V向抗剪試件、HKJ-H——橫紋H向抗剪試件。每類10個試件,編號1—10。為探討含水率對竹篼物理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試驗前,每類試件分3組,分別做5、10、15 h的100 ℃烘干處理。
竹篼抗剪試驗采用AG-Xplus電子萬能試驗機(島津,日本)進行試驗,載荷容量20 kN,載荷精度為顯示值的±0.5%,試驗速度0.000 5~1 000 mm/min,采樣間隔0.2 ms。其他設(shè)備:推臺鋸、手工鋸、電烘箱、電子天平、電子數(shù)顯卡尺、量筒等。
根據(jù)JG/T 199—2007《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17]及借鑒美國標準ASTMD143-94《木材無疵小試樣的試驗方法》[18]進行抗剪強度試驗,各類試驗均以1 mm/min的速度加載至試件破壞。根據(jù)JG/T 199—2007《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17]測試件含水率和基本密度。
圖2 竹篼的截取位置
圖3 竹篼的厚度與維管束方向
a.順紋V向抗剪試件;b.順紋H向抗剪試件;c.橫紋V向抗剪試件;d.橫紋H向抗剪試件。
抗剪強度、含水率、基本密度的計算公式按JG/T 199—2007《建筑用竹材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17],由式(1)—式(5)決定。
(1)
式中:fv,ω為含水率為ω時的抗剪強度(MPa);Pmax為破壞載荷(N);s為受剪面積(mm2)。
fv,12=Kfv,ωfv,ω。
(2)
式中:fv,12為含水率為12%時的抗剪強度(MPa);Kfv,ω為竹材抗剪強度含水率修正系數(shù);ω為試件含水率(%)。
(3)
(4)
式中:m1為試件試驗狀態(tài)時的質(zhì)量(g);m0為試件全干時的質(zhì)量(g)。
ρ=m0/Vmax。
(5)
式中:ρ為基本密度(g/mm3);Vmax為試件飽和水分時的體積(mm3)。
順紋V向抗剪強度試驗破壞形態(tài)如圖5所示,載荷曲線如圖6所示。隨著上夾具的下降,載荷逐漸增大,直至最大后突然下降再逐漸減小至零,該破壞形式為脆性斷裂破壞。
1.上夾具;2.載荷加載方向;3.厚度方向;4.維管束方向。
由圖7可知,順紋V向抗剪強度與含水率成負相關(guān),順紋V向抗剪強度與基本密度成正相關(guān)。當(dāng)含水率提高10%時,則順紋V向抗剪強度降低約4%。當(dāng)基本密度提高10%時,則順紋V向抗剪強度提高約8%。詹天翼等[19]曾指出,當(dāng)含水率增加時,水分子進入細胞壁切斷原有的氫鍵連接,與新的游離羥基形成氫鍵連接,使平均鍵能降低,并且水分子使纖維與基體之間的內(nèi)聚力減小,纖維內(nèi)摩擦系數(shù)降低。趙春花等[20]也曾指出,植物纖維素數(shù)量隨著含水率的增高而降低。因此,順紋V向抗剪強度與含水率成負相關(guān)。曾其蘊等[14]曾指出,維管束、纖維的數(shù)量直接影響竹材的密度與強度。郭維俊等[21]也曾指出,植物承載能力取決于維管束的數(shù)量。所以密度大,維管束、纖維數(shù)量較多,強度較高。因此,順紋V向抗剪強度與竹篼基本密度成正相關(guān)。含水率對順紋V向抗剪強度的影響覆蓋了基本密度對順紋V向抗剪強度的影響,說明含水率是影響順紋V向抗剪強度的主要因素。
圖6 順紋V向抗剪強度試驗載荷曲線
a.順紋V向抗剪強度(y1);b.含水率12%時的順紋V向抗剪強度(y2)。
順紋H向抗剪強度試驗破壞形態(tài)如圖8所示,載荷曲線如圖9所示。隨著上夾具的下降,載荷逐漸增大,直至最大后突然直線下降,該破壞形式為脆性斷裂破壞。
1.上夾具;2.載荷加載方向;3.維管束方向;4.厚度方向。
由圖10可知,順紋H向抗剪強度與含水率成負相關(guān),順紋H向抗剪強度與基本密度成正相關(guān)。當(dāng)含水率提高10%時,則順紋H向抗剪強度降低約8%;當(dāng)基本密度提高10%時,則順紋H向抗剪強度提高約20%。含水率在12%時的順紋H向抗剪強度平均值為8.4 MPa,而順紋V向抗剪強度為12.4 MPa,順紋V向抗剪強度約為順紋H向抗剪強度的1.5倍。因此,在順紋破壞中,順著厚度方向施加載荷比順著維管束方向施加載荷更易破壞,因為SKJ-V的破壞是維管束等的分離并帶有些許維管束順紋斷裂,而SKJ-H的破壞僅是維管束等的分離。
圖9 順紋H向抗剪強度載荷曲線
a.順紋H向抗剪強度(y3);b.含水率12%時的順紋H向抗剪強度(y4)。
橫紋V向抗剪強度試驗如圖11所示,載荷曲線如圖12所示。隨著上夾具的下降,載荷逐漸增大,然后出現(xiàn)屈服階段,達到最大值后再緩慢下降,位移在15 mm時,試件斷裂,試驗終止,該破壞形式為塑性屈服破壞。
1.上夾具;2.載荷加載方向;3.厚度方向;4.維管束方向。
由圖13可知,橫紋V向抗剪強度與含水率成負相關(guān),橫紋V向抗剪強度與基本密度成正相關(guān)。當(dāng)含水率提高10%時,則橫紋V向抗剪強度降低約7%;當(dāng)基本密度提高10%時,則橫紋V向抗剪強度提高約15%。含水率在12%時的橫紋V向抗剪強度平均值為24.1 MPa,分別約為順紋V向抗剪強度、順紋H向抗剪強度的1.9、2.9倍。因為橫紋抗剪破壞是載荷使維管束、纖維等斷裂分離,順紋抗剪破壞是載荷使維管束、纖維等兩兩分離。
圖12 橫紋V向抗剪強度試驗載荷曲線
a.橫紋V向抗剪強度(y5);b.含水率12%時的橫紋V向抗剪強度(y6)。
橫紋H向抗剪強度試驗如圖14所示,載荷曲線如圖15所示。隨著上夾具的下降,載荷逐漸增大,達到最大值后出現(xiàn)屈服階段,再上升后又緩慢下降,然后突然下降至零,該破壞形式為塑性屈服破壞。
1.上夾具;2.載荷加載方向;3.維管束方向;4.厚度方向。
由圖16可知,橫紋V向抗剪強度與含水率成負相關(guān),橫紋V向抗剪強度與基本密度成正相關(guān)。當(dāng)含水率提高10%時,則橫紋H向抗剪強度降低約5%;當(dāng)基本密度提高10%時,則橫紋H向抗剪強度提高約14%。含水率在12%時的橫紋H向抗剪強度平均值為23.2 MPa,略小于橫紋V向抗剪強度。
圖15 橫紋H向抗剪強度試驗載荷曲線
含水率12%時的竹篼各方向抗剪強度從大到小為:橫紋V向抗剪強度、橫紋H向抗剪強度、順紋V向抗剪強度、順紋H向抗剪強度,且比例關(guān)系為橫紋V向抗剪強度∶橫紋H向抗剪強度∶順紋V向抗剪強度∶順紋H向抗剪強度=2.3∶2.2∶1.2∶1.0。
a.橫紋H向抗剪強度(y7);b.含水率12%時的橫紋H向抗剪強度(y8)。
當(dāng)含水率增高10%時,對于順紋抗剪強度,則順紋V向抗剪強度降低約4%,順紋H向抗剪強度降低約8%,均與含水率呈負相關(guān);對于橫紋抗剪強度,則橫紋V向抗剪強度降低約7%,橫紋H向抗剪強度降低約5%,均與含水率成負相關(guān)。當(dāng)基本密度提高10%時,則順紋V向抗剪強度提高約8%,順紋H向抗剪強度提高約20%,橫紋V向抗剪強度提高約15%,橫紋H向抗剪強度提高約14%,均與基本密度呈正相關(guān)。
含水率、基本密度對竹篼抗剪強度的影響顯著。當(dāng)兩種因素同時發(fā)生變化時,含水率對竹篼抗剪強度的影響覆蓋基本密度對竹篼抗剪強度的影響,所以含水率是主要影響因素。
施加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載荷使維管束等順紋分離,竹篼最易破壞。此結(jié)論可為竹篼清理設(shè)備關(guān)鍵部件的研發(fā)提供參考。竹林伐后所遺留的竹篼,在活性期限內(nèi),應(yīng)盡早清理,因為其含水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導(dǎo)致竹篼抗剪性能增強而加大清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