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飛 張津銣
一、何為中正安舒、柔緩舒勻?
中正安舒是指練習該功法時動作合理對稱,身體不僵不拘,符合練習規(guī)范,形體放松,精神恬愉,仿佛“靜如秋月夜” 般神清氣爽,而月夜總是寂靜而深邃,明朗而清澈,安詳和緩而又充滿變幻?!妒齽菪泄π慕狻诽岬剑骸傲⑸眄氈姓彩?,支撐八面”。健身氣功·導引養(yǎng)生功十二法中皆是左右對稱的動作,有些動作結構本身就是對稱的,如第八式金雞報曉、第十式云端白鶴等;還有些動作則是左右對稱各做數(shù)遍,如第四式紀昌貫虱、第六式犀牛望月等。健身氣功的對稱性動作結構要求身形中正、中正安舒,既是為了保持平衡以支撐身體完成練習動作,也是只有外形做到中正,才能達到內(nèi)在感受的安舒。
柔緩舒勻是指練習過程中動作柔和、緩慢、連貫、均勻、舒展、大方,整個演練過程使人產(chǎn)生“動似柳隨風”的感覺。唐代詩人徐夤有《柳》詩曰:“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先翠報春歸”。柔韌的柳條隨風輕擺,給人春風如沐之感。練習健身氣功,調(diào)攝形體首先要做到中正安舒,柔緩舒勻,才能達到“靜如秋月夜,動似柳隨風” 的意境。從運動形式來看,健身氣功是一種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指強度低且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從呼吸方式來看,健身氣功練習中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要深長而緩慢,因此從運動形式和呼吸方式看,健身氣功具有柔緩舒勻的特點。
二、典型技術
在健身氣功·導引養(yǎng)生功十二法中處處能夠體現(xiàn)中正安舒,柔緩舒勻的特點。首先要從站樁和步法做起。該功法中有很多樁位和步法。 這里例舉下無極樁、馬步和盤根步加以分析。
1、無極樁
無極樁是健身氣功中常見的站樁方法,常用于功法開始時的預備式、結束時的收式或者銜接動作。無極樁能夠幫助練習者調(diào)正身形、進入練功狀態(tài),也可以有助于收功調(diào)息。
2、馬步
馬步出現(xiàn)在該功法第三式老驥伏櫪中,該式中首先左腳開步,擺掌握拳收胸前,下蹲馬步兩掌鉤掛身后邊。身體直起,疊腕卷指分雙掌,左腳收回呈并步,掌落體側向前看。 而在第六式犀牛望月中也出現(xiàn)了馬步,主要是用于轉體望月時弓步和馬步之間的轉變。
3、盤根步
盤根步出現(xiàn)在該功法中的第七式芙蓉出水。雖然盤根步不像馬步一樣完全中正,但是也要做到斜中正,使身體重心位于兩腿之間,同時也要做到百會上頂和髖部下沉。
三、原理作用
練習健身氣功時要符合中正安舒,柔緩舒勻的原理,對于習練者來說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暢通經(jīng)絡氣血、聚斂精神,優(yōu)化呼吸。健身氣功的每套功法都是在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礎之上編創(chuàng)的,動作設計遵循人體經(jīng)絡和穴位的分布,正確練習健身氣功有助于調(diào)理經(jīng)絡、刺激相應穴位,從而暢通氣血?!靶尾徽齽t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神散亂”。練習健身氣功,首先要從形體調(diào)攝入手,把握中正安舒、柔緩舒勻的特點,運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夠使膈肌得到鍛煉拉伸,呼吸變得更深、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更多,但呼吸次數(shù)減少,從而提高呼吸效率,實現(xiàn)呼吸優(yōu)化。在調(diào)身的基礎上使動作配合呼吸,才能內(nèi)心恬愉、心神集中,進入形正、氣順、意寧、神聚的狀態(tài)。
2、契合有氧運動,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健身氣功從運動強度來看屬于有氧運動?,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有氧運動在改善人體心肺功能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有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肌收縮力量,冠狀動脈血流暢通,心臟血管壁彈性增加;堅持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外周血管壁彈性,增高靜脈回流機能,減小血流阻力,從而有效預防各種心血管疾病。長期堅持有氧運動使肺活量明顯增大,呼吸肌力量得到改善,導致呼吸深度加深,從而有效提高肺泡通氣量。除此之外,有氧運動還對人的情緒、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另外,長期堅持有氧運動可以改善機體有氧代謝能力,改善機體對糖代謝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有氧運動過程中可以產(chǎn)生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多巴胺屬于一種神經(jīng)傳導物質(zhì),能夠傳遞興奮和開心,可以調(diào)節(jié)情緒,使人在運動過程中產(chǎn)生欣快感,保持愉悅 ;內(nèi)啡肽能夠調(diào)整不良情緒,降低焦慮感排遣壓力 , 又被稱為“年輕激素”“快樂激素”,能夠使人的身心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目前在很多國家,有氧運動已經(jīng)成為運動處方的重要內(nèi)容,在肥胖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骨質(zhì)疏松癥等各個領域被廣泛使用。
3、伸展肢體、增強氣感。常言道 “一寸長一寸松”,健身氣功繼承了我國古代導引養(yǎng)生術的精華,而導引就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該功法尤其注重對拔拉抻、旋繞擰轉,使人的肢體得以伸展,放長放遠,并且通過動作與呼吸的配合,調(diào)身與調(diào)息相輔相成,練習時要用意念來引導動作,意到氣到,最終達到“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渾然一體的境界。
四、習練要點
1、無極樁
在練習無極樁時,動作要領如下:兩腳并步站立,雙臂自然下垂位于體側,提頂含胸,沉肩墜肘,下頜微收,周身放松,意守丹田,目視前方;初學者可以先采用自然呼吸,不用刻意追求氣感,隨著不斷練習再過渡到腹式呼吸。提頂含胸、沉肩墜肘是練功中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提頂含胸、沉肩墜肘呢?有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是否做到了呢?如何做到提頂,歌訣曰:“欲提頂來,肩下沉;下頦微收,添精神?!比绾巫龅胶兀斡浉柙E:“欲含胸來,背先松;加寬加長,心肺舒?!?/p>
2、馬步
馬步的動作要領如下:開步站立,兩腳間距約為本人的三倍腳掌長度,兩腳平行,腳尖朝前,勿要外撇或內(nèi)扣;屈膝下蹲,膝蓋不過腳尖,含胸拔背;要注意身體不前傾、不后倚, 要做到不撅臀、不塌腰,百會上頂,身體中正。百會上領有利于拉直脊柱,有助于立身中正,暢通任督,那么百會如何上領呢?牢記歌訣:“欲領百會,肩先沉;柔緩連貫,勢助神?!卑贂ㄊ侨梭w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穴位,是全身各經(jīng)脈氣息匯集之處,可調(diào)理全身氣機,調(diào)節(jié)機體陰陽平衡。
3、盤根步
做盤根步時腳部的小指外側著地支撐,下蹲時要沉髖,氣沉丹田,使臀部至于兩腿之間?!白銥槟I之根”,人體腳部有很多穴位和經(jīng)絡分布,通過刺激這些經(jīng)絡和穴位,具有健腿、固腎的效果。 “人老腿先老”,通過練習該式步法可以增強下肢力量和穩(wěn)定性,有助于預防跌倒。
五、預防和糾正
馬步中容易犯錯的地方是塌腰、撅臀和跪膝;預防這些錯誤,要注意百會上領、髖部下沉,膝蓋不過腳尖。無極樁中易犯錯誤是百會沒有上頂,身體僵直沒有放松;糾正時要注意百會上領周身放松,可以通過腹式呼吸來幫助身體放松,或者用柔緩的音樂配合提示口令詞來練習。盤根步易犯錯誤是身體過于傾斜,沒有做到斜中正,沒有氣沉丹田 ,因此練習該式時要叉步盤根幫助氣沉丹田,依然要注意百會上領髖部下沉。
六、文化特征
中正安舒、柔緩舒勻體現(xiàn)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和、貴柔的文化特征?!吨杏埂吩唬骸爸姓撸煜轮蟊疽?;和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中正安舒的調(diào)形特點要求在練功中不偏不倚,不疾不徐,正是這種“無過與不及”的中和文化的體現(xiàn)。道家先哲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多次推崇貴柔的思想。水則是這種貴柔思想的具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jīng)第八章》);水雖至柔,但“柔弱勝剛強”(《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六章》)。由此可見,善于養(yǎng)生者應是貴柔思想的踐行者。
七、注意事項
馬步不宜追求過低,正如歌訣所云:“欲蹲馬步,髖先沉;量力而行,也精神”。也就是說,對于下肢力量較弱的老年人來說,馬步不宜過低,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高度即可,并不是蹲的越低越好,要量力而行,注意預防膝關節(jié)損傷。練習無極樁時,站樁應該要循序漸進,可以先用自然呼吸,逐步過度到腹式呼吸,調(diào)形、調(diào)息、調(diào)心三調(diào)合一,建立起形神兼養(yǎng)的意識。盤根步也要量力而行,高齡者或者本身腿部膝部疾患者可以不做盤根步,做歇步即可,或者盤根步不需完全蹲下,半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