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琴
今日立春,天空白云似雪,艷陽高照,寒意退卻,感覺暖暖的。
已是臘月二十二了,老爸早已盼我們回家?guī)退蚶砑覄?wù),準(zhǔn)備過年了。一早,我和妹妹從溧水出發(fā)了,八點(diǎn)半就到了老爸家。
一進(jìn)門,放下隨行的包包,姐妹倆就分頭干了起來。
妹妹和老爸合作開油鍋,炸豆腐果和豆腐圓子。我則安裝好帶去的吸塵器,開始清掃,從墻壁到地面,從窗戶到家具,把蜘蛛網(wǎng)、灰塵悉數(shù)清除。
老爸家的主屋是木結(jié)構(gòu)的,樓上樓下各有三間。樓下中間是堂屋,東西間是兩個臥室。除了過年弟弟妹妹會回去住幾天,平時都是老爸一人獨(dú)居,活動區(qū)域也都在樓下。所以,樓上從不打掃。偶爾我們回去,也都不上樓。
中午十二點(diǎn)半,我終于把樓下打掃完成。
老爸對我說,樓上就不用打掃了,反正也沒人上去。我說,一年到頭難得一次,還是稍微打理一下比較好。
這時,妹妹也已炸好豆腐,簡單燒了兩個菜,喊我們吃午飯了。簡單扒了小半碗飯,我就上樓了。
樓上基本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地面和物品上都積了厚厚的灰塵。我一面打掃,一面感嘆,這厚厚灰塵下的物件,樣樣可都是寶貝呀!
瞧!一張花板床,比我的年紀(jì)還要大很多。床沿都有不同程度的凹陷,那是長年磨損的痕跡?;ò迳匣B栩栩如生,只是油漆有不同程度的脫落,那是擱置太久沒有打理維護(hù)造成的。
望著它,我仿佛看到了五十多年前,我甜甜地睡在床上,母親端坐床沿,納著鞋底或打著毛衣,還不時為我掖被角的情景。而今,它的身上卻積滿了灰塵、堆滿了雜物。
東面的窗戶邊有一張半櫥,記得以前是放衣物的,上面還裝了一面印著牡丹的鏡子。上學(xué)的時候,我曾拿它當(dāng)寫字臺,看書、寫字、畫畫……
如今,鏡子也不知掉哪里去了,半月形的抽屜把手似乎在喚我。等我打開,里面卻空空的。
西面還有張櫥子靜立墻角,它的歷史就更久遠(yuǎn)了,它是我奶奶的嫁妝。朱紅漆面,上面黑色的描花清晰可見。門上的銅飾居然沒有生銹,還隱隱透著些光澤。
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母親都會把好吃的藏在里面,諸如花生、瓜子、撒子、麻花、炒米糖……
趁父母不注意,我總會去偷吃一二,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還有一張竹床,又叫春凳,竹片已成紅色,還依然堅固。那是我幼時家家夏日午憩納涼的標(biāo)配。晚飯時候,抬著它找一風(fēng)口,坐在上面吃飯,吃完一抹,就躺在上面吹著風(fēng),聽老媽講故事,聽老爸唱歌,那叫一個愜意!
我還記得老爸那時最愛唱兩首歌,一首《咱們工人有力量》,另一首叫《我們年輕人有顆火熱的心》。聽著聽著,我學(xué)會了,也和著他唱。我后來去學(xué)音樂,并當(dāng)了一名音樂老師,和老爸的啟蒙密不可分。
西屋里,我出生時老爸為我做的坐車還在。四四方方,很像現(xiàn)在的寶寶椅,有座板,有腳板,還有弧形的靠背。
老爸那時還是個小學(xué)徒,這是他的處女作。一榫一卯都能看出他極為用心,那是一個老爸對女兒滿滿的愛。
還有老爸做木工的工具箱,大約30cm× 40cm×60cm大的木盒,四個角四根竹片搭成一個梯形,頂端有一個倒“U”形的木板,便于挑著。木盒分兩層,上層的抽屜還能靈活拉伸。鑿子、錘子、墨斗等工具還都在里面放著。
我的腦海又浮現(xiàn)出老爸用五尺作扁擔(dān),一頭挑著工具箱,一頭挑著鋸子,鋸子上插著角尺,別著斧頭,走村串巷,為東家造房子,為西家做家具的場景。
因?yàn)槔习值男羷?,我小時比同齡的孩子吃得飽、穿得好,也是村里第一個跳出農(nóng)門的。
司弓,是用來鋸鏤空花板的工具。大鋸,專鋸粗大的樹木。它們亦已完成歷史使命,被高高掛了起來。
時代飛速發(fā)展,自來水煤氣灶的普及,讓水桶和灶臺上的鍋蓋也退出廚房,閑置在這里了。
還有那么多的農(nóng)具,笆箕、秧籃、犁、耙等也保存完好,靜靜立在墻邊??粗@些,我不由又想起了老媽。因?yàn)槔习殖D暝谕?,老媽長年累月操持家務(wù),忙于農(nóng)事,著實(shí)令人佩服。
她雖只有一米五幾的個子,卻也能像老爺們一樣,牽??咐纾卦匝怼蠇屧谕馐且话押檬?,家中亦是一個能手,洗衣做飯麻利,針頭線腦精致。再簡單的食材,到她手里,都成為美味。全家從里到外,從上到下的穿著,也都是她的巧手制得。
可惜老媽英年早逝,已離開我們?nèi)炅?,徒留給我深深的遺憾和無盡的思念。
感謝老爸,留下了這些老物件,也為我留下濃濃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