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斌 喬麗
[摘 要]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學術界圍繞全面從嚴治黨的邏輯理路、基本內涵、鮮明特征、重大意義與實現(xiàn)路徑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成果較為豐碩。但現(xiàn)有文獻多為理論描述和邏輯推演,微觀研究和實證研究較少,對現(xiàn)存問題與不足審視不夠,且研究方法單一,研究內容和視野有待拓寬,亟須反思和總結。需要學者深刻總結全面從嚴治黨的寶貴經(jīng)驗,聚焦黨的建設方面的薄弱之處,加強個案研究與實證研究,深化對全面從嚴治黨框架體系、基礎概念、實踐制約因素、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研究;要拓寬研究視野與研究領域,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比較研究,實現(xiàn)系統(tǒng)化研究。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黨的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599(2021)02-0127-10
[收稿日期]2020-12-23
[作者簡介]王家斌(1988—),男,山東臨沂人,中共青海省委黨校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黨的建設;喬麗(1990—),女,山東日照人,廣西師范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電子政務、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和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完善自己,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中國共產(chǎn)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并成為百年大黨的重要法寶。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根本保證。[1]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不斷開創(chuàng)黨的建設新局面。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執(zhí)政本領?!?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把全面從嚴治黨制度作為黨的領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中”。2020年12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新的要求”。2021年1月,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充分發(fā)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這既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理論資源,也為新時代把黨建設好、建設強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想指引。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學界持續(xù)關注的重大課題,學者們圍繞其邏輯理路、基本內涵、鮮明特征、重大意義、實現(xiàn)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析,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
一、全面從嚴治黨的邏輯理路研究
全面嚴治黨的提出有著深厚的理論動因、現(xiàn)實動因,是時代和實踐的產(chǎn)物。學者們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相關論析,深化了管黨治黨的規(guī)律性認識,為加強黨的建設實踐提供了理論支撐。
(一)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邏輯
管黨治黨歷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恩格斯強調無產(chǎn)階級斗爭“勝利的首要條件是嚴格遵守紀律”[2]P540。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早在1928年11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就提出了加強“無產(chǎn)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到1929年底召開的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上,他又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在農村革命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系列舉措。[3]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紀律是執(zhí)行路線的保證”[4]的科學論斷??箲?zhàn)時期,延安整風運動清除了教條主義,樹立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chǎn)黨及時開展整黨建黨工作,在全國范圍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使反腐敗斗爭經(jīng)常化、制度化和法規(guī)化。改革開放以后,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黨的歷代中央領導集體都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對從嚴管黨治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推進管黨治黨不斷向前發(fā)展,習近平更是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黨的建設中帶有根本性、基礎性的問題,關乎黨的團結統(tǒng)一,關乎黨的生死存亡”[5]P37。
李世忠認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同我們黨歷史上的黨建理論一脈相承,運用歷時態(tài)認知有助于從新角度對黨的建設與從嚴治黨在理論與實踐上繼承與發(fā)展。”[6]徐德莉指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將執(zhí)政黨建設推進到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階段,是黨建理論在傳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探索從嚴治黨規(guī)律的內在理路和歷史邏輯?!盵7]可見,從嚴管黨治黨一直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歷史經(jīng)驗,更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的重要法寶??傮w來看,學界已經(jīng)關注并重視對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形成的歷史邏輯的研究。但是專門從黨的歷史與理論角度進行研究的成果相對稀少,且研究考察時段集中于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考察不足。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其他政黨興衰的歷史經(jīng)驗警示我們管黨治黨的好壞決定著執(zhí)政黨的生死存亡。上世紀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是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前車之鑒,蘇共在有20萬黨員時奪取政權,而在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亡黨亡國,喪失執(zhí)政地位,其中教訓令人扼腕。羅星指出,“國外許多政黨的黨內監(jiān)督貫穿于政黨活動的方方面面,在競選活動中,要求黨員按照黨的意志參加選舉;在議會中,監(jiān)督黨員按照黨的意志行事;在公共權力運作的過程中,要求黨員遵守黨紀,執(zhí)行黨的決策,甚至說黨內監(jiān)督還覆蓋到了八小時之外,黨內監(jiān)督呈現(xiàn)出鮮明特征。”[8]我們要結自身經(jīng)驗,汲取和借鑒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日本自民黨、印度國大黨、中國國民黨等其他執(zhí)政黨丟權垮臺的歷史教訓,強化黨內監(jiān)督,力避管黨治黨“寬松軟”、理想信念崩塌、人員組織腐敗等問題,創(chuàng)新推動思想建黨、作風整黨、紀律強黨和制度治黨齊發(fā)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
(二)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黨建學說為全面從嚴治黨奠定了理論基石?!豆伯a(chǎn)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等基本原理,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并回答了無產(chǎn)階級政黨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很多學者也圍繞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相關梳理。周維現(xiàn)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無產(chǎn)階級政黨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雖然對管黨治黨沒有專門的論述,但對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和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建黨原則、性質、宗旨、綱領、策略和歷史使命等重大問題都作出了理論上的回答。[9]蓋逸馨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chǎn)物,自誕生之日起就對黨的建設相關內容進行明確界定,伴隨著社會現(xiàn)實條件的變化和無產(chǎn)階級斗爭的發(fā)展,列寧進一步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進行闡釋,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以來就將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盵10]張世飛、王立偉等學者認為,重溫《共產(chǎn)黨宣言》關于黨的建設的經(jīng)典論述,對于當前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11]
中國共產(chǎn)黨的黨建理論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理論參考。毛澤東關于黨的建設的思想內容豐富,尤其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制度建設。比如,為了讓全黨全軍都能夠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毛澤東要求必須對黨員進行黨的紀律教育,“既使一般黨員能遵守紀律,又使一般黨員能監(jiān)督黨的領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紀律”[12]528。1989年6月,鄧小平在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談話時再次強調,“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13]P314。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上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14]P496。胡錦濤強調,“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盵15]P101在此基礎上,習近平提出,“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這是對黨的建設工程的新設計、新謀劃。全面從嚴治黨,體現(xiàn)了黨的建設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創(chuàng)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16]。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代領導集體管黨治黨思想,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日益完善,制度優(yōu)勢愈發(fā)凸顯。
學術界在全面從嚴治黨理論邏輯梳理上,既有對馬克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從嚴管黨治黨相關論述的梳理,又有對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代領導集體管黨治黨思想的歷史經(jīng)驗和理論總結,為進一步完善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理論體系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參考。但是,從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等學科視野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少,且研究缺乏系統(tǒng)性。此外,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中廉潔勤政教育資源及案例的挖掘。比如,儒家、道家、法家等文化中蘊含官德建設、歷史名人的家風家訓、勤廉思想等,這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都是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財富和經(jīng)驗。今后,要發(fā)揮相關學科的優(yōu)勢,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以更寬的視野深化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中國共產(chǎn)黨關于從嚴管黨治黨的系統(tǒng)性研究,構建較為完整的全面從嚴治黨理論譜系。
(三)全面從嚴治黨的現(xiàn)實邏輯
從世情、國情和黨情三個維度總結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性。諸多學者圍繞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世情、國情和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的視角分析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百年來,執(zhí)政70多年,黨員隊伍9100多萬人,對如此龐大的黨員隊伍進行教育、管理、監(jiān)督難度空前增大,落實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前所未有的繁重和緊迫。解放軍報評論員指出,“‘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形勢,面臨更加繁重的攻堅任務,面臨更加嚴峻的風險挑戰(zhàn)。越是這樣,就越要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充分發(fā)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確保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中流砥柱,推動我國經(jīng)濟平穩(wěn)運行、社會安定和諧?!盵17]王琦認為,“社會建設的全面性,要求黨的建設必須具有全面性,中國共產(chǎn)黨在實踐中必須全面從嚴治黨,這是與新時代對黨提出的必須更加堅定地站穩(wěn)人民立場、帶領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堅強應對各種復雜環(huán)境、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實踐要求密不可分的?!盵18]此外,當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生活也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損害黨的肌體,影響黨的健康發(fā)展,危害黨的前途,猛藥去疴、全面從嚴治黨迫在眉睫。比如,周明明和韓文彬指出,“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總體健康的同時,仍然存在隨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等問題,影響黨內關系、威脅黨的肌體健康、破壞黨的形象?!盵19]王彥龍認為,進入新時期,黨內政治生活不規(guī)范、不嚴肅等問題愈加突出,并從黨內少數(shù)黨員搞派系政治,黨內民主機制不暢,批評與自我批評表面化、虛浮化,黨內紀律松弛等四方面論述了上述問題對黨的內聚力造成了嚴重危害。[20]可見,全面從嚴治黨既是中國共產(chǎn)黨應對長期復雜、嚴峻考驗的需要,也是解決國內、黨內凸顯問題的需要,更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勇?lián)鷼v史使命的必然選擇。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從嚴治黨史,中國共產(chǎn)黨的未來更應該是一部長期執(zhí)政史。學者們著重從歷史、理論和現(xiàn)實等層面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進行了闡述。全面從嚴治黨既汲取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理,又繼承與發(fā)展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治黨思想和理論,且深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和廉政思想的影響。進入新時代,中國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層出不窮,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迫切需要在“真”和“實”上下功夫,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展示黨的新氣象、新作為、新?lián)?。全面從嚴治黨是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經(jīng)驗和執(zhí)政實踐的總結與提升,是將傳統(tǒng)治黨思想理論與新的實踐相結合的最新黨建理論成果,也必將隨著新時代中國實踐、中國之治不斷豐富發(fā)展。
二、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內涵、鮮明特征與重大意義研究
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內涵和鮮明特征,深刻領會其對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是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學界主要從以下幾個視角對此進行了深入探究。
(一)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內涵
1.全面從嚴治黨之“全面”
“全面”既表明了主體范圍覆蓋廣,要管全黨、治全黨,涉及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尤其領導干部等“關鍵少數(shù)”;又表明內容覆蓋全面,涉及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部門,沒有禁區(qū)、沒有例外。馬振清和楊禮榮認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以“全面”作為基礎,并從“全面”體現(xiàn)為內容具有全面性、治理要素具有多元性和時間的連續(xù)性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全面”,彰顯了管黨治黨的廣度。[21]而馮書泉和郇雷則強調,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最為重要的是要把它放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宏觀框架內進行闡釋,注意把握“四個全面”的內在邏輯關系。[22]“全面”既涵蓋所涉及的主體,又包括了所覆蓋的領域和內容,同時也揭示了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
2.全面從嚴治黨之“從嚴”
“世間事,做于細,成于嚴。”全面從嚴治黨中的“從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來管黨治黨的最鮮明的特征和主線,從嚴是黨做好一切重要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常態(tài)。曹永森和袁航認為,“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嚴,從嚴體現(xiàn)在黨的政治建設從嚴,思想教育從嚴,制度從嚴,紀律從嚴,作風從嚴,監(jiān)督從嚴?!盵23]他們從這幾個方面對全面從嚴治黨之“從嚴”進行了詳細論述,進一步明晰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當然也有學者從要求從嚴、管理從嚴和查處從嚴等多個視角進行歸納和闡述。無數(shù)事實證明,治國必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新時代管黨治黨要嚴字當頭,落實治黨責任要從嚴,管理干部要從嚴,黨章黨規(guī)黨紀執(zhí)行要從嚴,黨內政治生活要從嚴,要把從嚴的要求體現(xiàn)在管黨治黨的內容上、對象上,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3.全面從嚴治黨之“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是“從嚴”,而要害在“治黨”。中國共產(chǎn)黨要敢于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自我革命,勇于以刮骨療毒的決心猛藥去疴,堅決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韓強認為,關于“治黨”,其對象上當然要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要能夠治病,尤其以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這四種不良風氣,要落實好治黨中黨委的主體責任、書記的領導責任、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實現(xiàn)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并從管理層面、治理層面和法治層面三個維度對全面從嚴治黨之“治黨”進行了詳盡論述。[24]樊金山認為,全面從嚴治黨的要害在治,并從在“治”的主體上解決了“誰來治”的問題;在“治”的客體上解決了“治理誰”的問題;在“治”的方法上解決了“如何治”的問題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全面從嚴治黨之“治黨”的豐富內涵。[25]“治黨”是目的,刀刃向內是為了確保黨的肌體健康,確保黨充滿生機活力,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提升黨治國理政的能力。
(二)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征
1.從內涵、邏輯和要求層面看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征
胡志遠和胡順宇認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治理方式的多樣性,包括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統(tǒng)一、依法治黨與以章治黨相結合、依規(guī)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等多元模式。[26]齊衛(wèi)平認為,不同時期推進黨的建設有不同特點,敢擔當展魄力、重問題求實效、謀大略有思路、顯務實接地氣,表現(xiàn)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主要特點。[27]馬振清和楊禮榮認為,全面從嚴治黨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并從在協(xié)調與配合中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體現(xiàn)發(fā)展性,在勇氣與奮斗姿態(tài)中展現(xiàn)徹底性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特征。[2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不斷系統(tǒng)、完善,成為特征鮮明的科學理論體系。
2.從理論構建和實踐表現(xiàn)看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征
林學啟談全面從嚴治黨的主要特征時,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是一種系統(tǒng)設計、一種底線設定、一種戰(zhàn)略規(guī)劃、一種自身建設。[28]楊德山基于理論建構和實踐表現(xiàn)視角,從關鍵性與整體性相統(tǒng)一,重點性與全面性相結合,嚴肅性與規(guī)范化相協(xié)調,創(chuàng)造性與繼承性相聯(lián)系,開放性與自主性相協(xié)應等五個方面揭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征。[29]深入理解和探究全面從嚴治黨的這一系列特征,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精神實質,不斷增強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
3.從全面從嚴治黨的話語體系來看其鮮明特征
江家城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話語體系具有現(xiàn)實性、系統(tǒng)性、自覺性、責任性、漸進性、規(guī)范性、統(tǒng)一性和開放性等特征。[30]韓強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對策具有相通性,使其更成為政黨比較的平臺,成為世人關注的重點,從而易于形成共同話語,做出恰當?shù)呐袛??!盵31]亓光進一步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既是黨的建設領域的實踐總結與理論創(chuàng)新,也在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超越了“國家——社會”對抗語境中的政黨建設理論,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必須領導國家建設與社會發(fā)展的真理。[32]
學者們圍繞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邏輯和要求,理論構建和實踐表現(xiàn),話語體系等層面提煉和總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辯證性、全面性、從嚴性、整體性、問題導向性、長期性、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自主性、漸近性、統(tǒng)一性等諸多鮮明特征,我們要結合黨的歷史經(jīng)驗和管黨治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來深刻領會和把握。
(三)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
1.全面從嚴治黨豐富了管黨治黨理論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初步形成了一系列關于黨建的理論觀點,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章曦認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部署,圍繞管黨治黨方略作出一系列新探索,提出一系列新論斷,深化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開辟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新境界,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33]劉寧寧、汪海燕則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不僅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從嚴治黨理論,豐富了中國共產(chǎn)黨從嚴治黨的經(jīng)驗,而且創(chuàng)新了馬克思主義建黨治黨學說。[34]單孝虹認為,“全面從嚴治黨不僅從理論上實現(xiàn)了對馬克思主義管黨治黨理論的重大突破,而且不斷彰顯了其世界意義?!盵35]
2.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政治保證
全面從嚴治黨確保把中國共產(chǎn)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提供政治保障。人民日報評論員指出,“開局‘十四五,只有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才能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堅強保證?!盵1]陶文昭針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四個全面”的最新表達,強調“就全面從嚴治黨而言,要著眼于鍛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堅強領導核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根本保證”[36]。全面從嚴治黨有助于指導和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不斷向前發(fā)展,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對于充分發(fā)揮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中流砥柱作用意義重大。
3.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2035年要基本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全面從嚴治黨的背后是管黨治黨機制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我們要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切實把黨堅強有力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層面各環(huán)節(jié),確保各項制度日趨完善。葉琛從執(zhí)政黨建設維度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良方,是應對黨內權力腐敗的利器,是平衡利益關系的調節(jié)閥,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意義。[37]陳蘭芝指出,“通過勇于自我革命、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思想建設作為基礎性建設、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抓好作風建設、用鐵的紀律管黨治黨、不斷扎牢制度籠子、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盵38]所以,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有助于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還能為社會主義國家探索執(zhí)政規(guī)律提供新視角,為其他國家推進反腐敗和國家治理提供新方案。
學者們圍繞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內涵、鮮明特征與重大意義進行了深入分析。不同學者對全面從嚴治黨內涵的把握有所不同,研究側重和研究視角也不盡相同。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科學把握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從嚴,要害在治黨。學者們圍繞“全面”“從嚴”和“治黨”三個維度詳細闡述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所涉及的范圍、手段、目的,從內涵、邏輯、要求層面,從理論構建、實踐表現(xiàn)層面,從全面從嚴治黨的話語體系層面全方位分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征,并深刻揭示了全從嚴治黨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三、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現(xiàn)路徑研究
全面從嚴治黨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理論來源于實踐,還要回到實踐中接受檢驗,并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發(fā)展。當前,學界圍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現(xiàn)路徑進行了廣泛研究。
(一)從理想信念角度闡發(fā)實現(xiàn)路徑
理想信念是從嚴管黨治黨的思想基礎。國內學者重視這一路徑,并將理想信念置于基礎性地位。張瑞認為,“在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把理想信念作為黨的基礎性建設,不斷凝心鑄魂、補鈣壯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39]馬振清和楊禮榮認為,“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構建理想信念大廈的基礎,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黨的建設的固本之基,是遏制、治理腐敗的基礎性工作?!盵40]楊志玲和趙立永認為,“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抓手,著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帶動黨自我革命不斷走向深入。”[41]
(二)從強化黨的政治建設角度闡發(fā)實現(xiàn)路徑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廣度上要擴大范圍,深度上要向基層延伸,手段上要依靠依規(guī)治黨。習近平強調,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yōu)勢”[42]P51。丁新改認為,“黨內政治問題與腐敗問題相互交織、耦合,全面從嚴治黨不僅要解決黨員干部的腐敗問題,更要重點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的政治問題。”[43]黃文勝指出,“黨的政治建設管方向、管立場、管根本。理清其中的重要內容,將思想引領和組織管理結合起來,有利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44]謝春濤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黨的政治建設,不斷強化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內政治生態(tài)明顯好轉?!盵45]梅榮正指出,“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以及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始終,以政治上的加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引領帶動黨的建設質量全面提高。”[46]
(三)從完善制度治黨角度闡發(fā)實現(xiàn)路徑
制度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工具,影響政黨治理的質量和水平。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系統(tǒng)性、整體性工程,要不斷完善制度,建立覆蓋黨的建設各方面的制度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唐皇鳳和姚靖認為,要從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體系化程度;完善黨內法規(guī)程序性制度,全面提高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的制定質量和執(zhí)行效率;重構激勵相容機制,促進“廉潔政治”與“有為政治”兼容耦合等三個層面優(yōu)化全面從嚴治黨制度路徑。[47]徐德斌指出,“只有建立長效的制度治黨體制機制,才能引領全黨向著更強、更深、更有效的制度建設方向前進?!盵48]王立峰和呂永祥就以黨內問責機制這一中觀視角為切入點強調要充分發(fā)揮黨內問責機制的作用,破除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遇到的黨內制度失范和權力腐敗等障礙,以此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效路徑。[49]陳松友和盧亮亮指出,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內驅動力,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現(xiàn)方式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關鍵之舉。[50]
(四)從抓“關鍵少數(shù)”角度闡發(fā)實現(xiàn)路徑
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shù)”,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對象,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主體。賀海峰指出,強化對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的監(jiān)督,是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戰(zhàn)略抓手。[51]何旗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和治國理政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抓住管好“關鍵少數(shù)”。[52]秦書生和于明蕊指出,要堅持抓“關鍵少數(shù)”和管“絕大多數(shù)”相統(tǒng)一,把抓重點與抓全面相結合,為全面從嚴黨向縱深推進提供不竭動力,形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力量。[53]
總體來看,學者們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現(xiàn)路徑進行了實踐歸納和詳細論述?,F(xiàn)階段研究文獻多為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實現(xiàn)路徑的整體性思考和學理性闡釋,偏重定性分析。但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不但需要高屋建瓴,科學把握黨的建設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增強系統(tǒng)性、整體性研究,而且要明確責任主體、責任內容等微觀層面內容,重視具體問題的細致探討和精細化研究,確保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對策更具針對性和可行性,讓廣大黨員干部能夠學通弄懂做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向基層延伸,在國家治理的各領域各方面落地生根,不斷提高國家治理效能。
四、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研究的總結與展望
總體來看,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研究,尤其是如何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并將制度優(yōu)勢轉換為國家治理效能,是一個比較前沿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F(xiàn)階段全面從嚴治黨研究成果較為豐碩,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和管黨治黨的偉大實踐不斷推進,其內涵也會越來越豐富,遇到的矛盾也會日益呈現(xiàn)。廣大學者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理性分析和重視當前研究成果,又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所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理論困境,以更加科學的研究范式、更加寬廣的研究視角、更加高度的哲學自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研究向更深層發(fā)展。
(一)全面從嚴治黨研究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研究內容方面,通過梳理相關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研究成果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或側重于對全面從嚴治黨相關政策文件進行理論宣傳、政策宣講,這很難讓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實現(xiàn)入心入腦;或側重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相關的理論探源、學術探究使其學術性、理論性過強,不利于政策落地、外化于行。二是研究相對滯后,與時俱進的研究成果較為稀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在新時代的新特點、新要求、新定位、新內涵,全面從嚴治黨與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新時代黨的話語體系、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黨的政治生態(tài)等熱點問題的相關研究成果較為缺乏。三是全面從嚴治黨隨著黨的治理理論與實踐的推進,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制度體系和理論體系。學界在制度、政黨治理和國家治理等層面關注和研究不足,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邏輯結構和理論框架的研究不夠深入,全面從嚴治黨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研究亟待梳理、整合。
第二,在研究視野方面。一是戰(zhàn)略思維和長遠考慮有待加強,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理論建設、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較為稀缺;二是國際視野、世界眼光有待提高,全面從嚴治黨與其他西方發(fā)達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關于政黨建設的經(jīng)驗、教訓方面的比較研究成果較稀缺。
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一是研究方法單一,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理論闡述和邏輯推演;二是實踐研究較少,鮮有學者從實踐、案例角度開展研究;三是缺乏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從歷史視角探析世界無產(chǎn)階級政黨自身建設規(guī)律的文章較少,與其他國家執(zhí)政黨建設經(jīng)驗教訓的比較研究也有所欠缺。
(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研究的思考展望
針對全面從嚴治黨已有的研究成果、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不足,學術界要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分析研究困境,在理論與現(xiàn)實的張力中激發(fā)全面從嚴治黨研究的內生活力、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xù)深化研究。
第一,研究內容維度。一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強調學術性與實踐性相結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善于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實踐創(chuàng)造中總結經(jīng)驗、汲取營養(yǎng),善于把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使全面從嚴治黨的相關對策建議真正達到全局與局部的配套、治本與治標的結合、漸進與突破的互促等要求,更好地實現(xiàn)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終指導、推動黨建工作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促進理論創(chuàng)新。二要堅持政治性與學術性的統(tǒng)一。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工作的一部分,既要遵循研究規(guī)律、遵守學術規(guī)范,更要遵循黨性原則、黨的政治路線、黨的政治紀律。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理論的豐富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撐。三要確保全面從嚴治黨研究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全面從嚴治黨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怎樣管好黨、治好黨”這一時代課題,是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黨建理論成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從嚴管黨治黨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不斷加強全面從嚴治黨與新時代黨建理論創(chuàng)新、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黨內政治生態(tài)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等熱點問題的深入研究。四要加強系統(tǒng)性研究,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由集中式、綜合式、運動式整治轉入內外施治、標本施治、辯證施治的新階段。當前,學界圍繞全從嚴治黨宏觀層面的一般性問題研究成果較多,而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一個系統(tǒng)性設計,對各要素及其內在邏輯的機理研究欠缺。要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tǒng)性研究,推進黨員管理規(guī)范化,推進干部選拔科學化,推進黨內生活嚴肅化,不斷提升新時代管黨治黨的系統(tǒng)性、創(chuàng)造性、實效性,把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把黨建設得更規(guī)范、管理得更科學,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第二,研究視野維度。一要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培育戰(zhàn)略思維。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到什么階段,全面從嚴治黨就要跟進到什么階段。[54]所以,要加強全面從嚴治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理論建設、政黨制度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的研究,把黨建設強、建設好。二要樹立世界眼光,開拓國際視野。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中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艱巨繁重。全面從嚴治黨的研究要放到國際國內大背景當中,加強全面從嚴治黨與全球治理、全球政黨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深刻領會總結西方等發(fā)達國家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黨成功與衰敗的經(jīng)驗和教訓,堅定“四個自信”,為全面從嚴治黨注入強大精神力量。三要注重歷史維度的梳理。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和政黨治理的重要內容,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過百年來建設與發(fā)展,在理論、制度和實踐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積累了經(jīng)驗,全面從嚴治黨研究要加強對百年歷史視閾下中國共產(chǎn)黨管黨治黨的歷史演進、實踐探索、經(jīng)驗教訓、制度建設等問題的系統(tǒng)梳理,通過提煉和總結經(jīng)驗,為新時代黨建工作提供歷史鏡鑒。
第三,研究方法維度。一要重視個案,加強實踐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刀刃向內、刮骨療傷、重典治亂,“打虎拍蠅”,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偉大實踐是極其波瀾壯闊的,涉及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和黨組織的各個層級,覆蓋到9000多萬黨員。反腐敗建設、作風建設層層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真正落實落細,從“治標”走向“治本”。因此,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研究,重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要高屋建瓴,從整體上把握從嚴管黨治黨的實踐全貌,也要解剖麻雀找準“病灶”,對典型個案加強實踐研究與總結。二要加強歷史研究和比較研究。習近平歷來強調要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我們要加強對從嚴治黨口述史、地方志的挖掘和解讀,注重了解世界無產(chǎn)階級執(zhí)政黨和其他執(zhí)政黨建設的經(jīng)驗和教訓,并通過比較研究,探析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的內在規(guī)律。三要強化跨學科研究。全面從嚴治黨研究涉及多個學科領域,要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管理學、傳播學等不同學科間的學術交流和借鑒,實現(xiàn)多個學科對全面從嚴治黨研究的多角度闡述,使不同視角的研究能夠在交流互鑒中取長補短。四要加強系統(tǒng)研究。一方面,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管黨治黨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系統(tǒng)性研究;另一方面,系統(tǒng)推進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方法論的研究。比如,深入剖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全面從嚴治黨涉及的立場為例,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學界關注較多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但是對無產(chǎn)階級的核心立場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人類立場關注不足,且對這些立場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所以,全面從嚴治黨研究要從零散研究轉為基于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綜合研究,要關注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性構建,加強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之間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研究。
[參考文獻]
[1]本報評論員.充分發(fā)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重要講話精神[N].人民日報,2021-01-26.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賴宏.井岡山時期黨的建設的現(xiàn)實啟示[N].光明日報,2018-06-07.
[4]陳國仕.紀律是執(zhí)行黨的路線的保證[N].檢察日報,2013-12-24.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6]李世忠.全面從嚴治黨的歷時態(tài)縱向認知[J].前線,2018(11).
[7]徐德莉.全面從嚴治黨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N].光明日報,2019-05-22.
[8]羅星.國外政黨的黨內監(jiān)督:主要做法、現(xiàn)實困境與經(jīng)驗啟示[J].理論導刊,2018(7).
[9]周維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思想的理論淵源[N].學習時報,2017-07-03.
[10]蓋逸馨.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依據(jù)與實踐維度[J].科學社會主義,2020(4).
[11]張世飛,王立偉.《共產(chǎn)黨宣言》與全面從嚴治黨[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8(4).
[12]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6]張江.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淵源與特征——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黨建思想的一點認識[J].黨建研究,2016(5).
[17]本報評論員.充分發(fā)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一論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N].解放軍報,2021-01-24.
[18]王琦.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5).
[19]周明明,韓文彬.習近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重要論述的邏輯理路與實現(xiàn)路徑[J].東岳論叢,2020(9).
[20]王彥龍.新時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與中國共產(chǎn)黨內聚力的內在邏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
[21]馬振清,楊禮榮.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三維建構:內涵、要求與特征[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
[22]馮書泉,郇雷.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J].科學社會主義,2015(3).
[23]曹永森,袁航.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的基本內容、核心要義與精神實質[J].學習論壇,2020(12).
[24]韓強.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性思考[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7(1).
[25]樊金山.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研究[J].學習論壇,2018(11).
[26]胡志遠,胡順宇.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特征及實踐邏輯[J].理論導刊,2020(2).
[27]齊衛(wèi)平.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點[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
[28]林學啟.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和特征[J].理論參考,2018(2).
[29]楊德山.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特征[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3).
[30]江家城.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與時代特征[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6(2).
[31]韓強.論全面從嚴治的對外話語體系建設[J].理論探索,2018(6).
[32]亓光.理解與踐行“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的五個基本維度[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16(6).
[33]章曦.深刻把握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涵[N].學習時報,2019-07-01.
[34]劉寧寧,汪海燕.論“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與實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7).
[35]單孝虹.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創(chuàng)新及其世界意義[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8(3).
[36]陶文昭.深刻認識“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新表述[N].北京日報,2020-11-02.
[37]葉琛.論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多維意義[J].東南學術,2018(2).
[38]陳蘭芝.論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的辯證思維向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
[39]張瑞.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信念建設[J].科學社會主義,2020(4).
[40]馬振清,楊禮榮.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解決好“三個不純”問題[J].廣西社會科學,2019(1).
[41]楊志玲,趙立永.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我革命的思想基礎和制度保證[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
[42]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
[43]丁新改.黨的政治建設場域中的八個不等式[J].中州學刊,2021(1).
[44]黃文勝.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J].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19(10).
[45]謝春濤.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遵循[J].中國社會科學,2018(1).
[46]梅榮政.論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J].政治學研究,2019(6).
[47]唐皇鳳,姚靖.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的科學內涵與優(yōu)化路徑[J].江漢論壇,2020(7).
[48]徐德斌.新時代制度治黨:邏輯、主題與創(chuàng)新[J].長白學刊,2021(2).
[49]王立峰,呂永祥.黨內問責機制: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效路徑[J].探索,2017(1).
[50]陳松友,盧亮亮.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內驅動力[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9(6).
[51]賀海峰.強化對“關鍵少數(shù)”監(jiān)督:機理分析及路徑優(yōu)化[J].河南社會科學,2019(6).
[52]何旗.習近平關于從嚴監(jiān)督“關鍵少數(shù)”重要論述的科學意蘊[J].行政論壇,2021(1).
[53]秦書生,于明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需著重把握的幾組辯證關系[J].黨的文獻,2019(2).
[54]湖北日報評論員.充分發(fā)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N].湖北日報,2021-01-30.
Abstract:Strengthening Party self-governance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advancing the great new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In recent years,the academic circle has carried ou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logical path,basic connotation,distinctive features,great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strengthening Party self-governance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However,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and logical deduction,while micro and empirical studies are seldom done.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re not examined enough,and diverse research methods need to be applied,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vision need to be broadened.So it is in an urgent need to reflect on and summarize the studies in this field.Scholars need to summarize the valuable experiences of strengthening Party self-governance,focus on the weaknesses in party building,strengthen case studies and empirical studies,and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system,basic concepts,practical constraints,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strengthening Party self-governance.It is necessary to broaden the perspective and field of research,strengthen the comparis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and realize systematic research.
Key words:strengthen Party self-governance;new era;CPC;Party building
(責任編輯:鐘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