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古老的世界歷史和地理版圖上,有兩條絲綢之路:一條是走陸路,張騫策馬西行,從中國西安出發(fā),一路向西,跨過高原峽谷,穿越沙漠盆地,深入中亞腹地,通連歐洲;一條是走海路,鄭和揚帆南下,從中國東南沿海,沿馬六甲海峽,過印度洋,最后抵達大西洋岸邊。
不論是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還是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將華夏文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輸往沿途各國,同時帶去了中國文化基因中天然的仁愛與友好,為中華文明遠播撒下種子,也獲得各國人民的友誼與喜愛。
時間的鏡頭拉到現(xiàn)代,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倡議;10月,在椰風陣陣的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倡議?;趾氲臍v史畫卷再次徐徐展開。古老絲綢之路延綿至今,歷史畫軸又煥發(fā)生機,經濟交流過程中文化交匯、人心互融的溫暖故事從未停止過。
“一帶一路”倡議由亞歐大陸不斷向東西兩端延展,將越來越多的亞非拉國家連接起來。絲綢之路再次成為連接亞、歐、非和東西方經濟文化聯(lián)動發(fā)展的紐帶,一條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更加光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近八年時間里,可以看到沿線國家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發(fā)展,更可以看到從理論到實踐的相結合,基礎建設、科技交流、經貿投資、醫(yī)療援助、文化交流等項目落地?!耙粠б宦贰钡陌l(fā)展,已經深深鑲嵌在沿線各國人民日常生活中,一幅繁榮發(fā)展的新畫卷逐步展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碑斀袷澜缯幱诖蟀l(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發(fā)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濟帶,更是一條不同文化交織、各種文明交融的文化帶,還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謀幸福的友誼帶。“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項目一個個有序展開,項目中蘊含著很多故事,書寫這些故事,都離不開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人。本期,我們聚焦共青團湖南省委、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湖南省青聯(lián)聯(lián)合會等主辦的湖南省第一屆“尋找湖湘最美絲路青年”活動中脫穎而出的青年代表,用文字和照片將發(fā)生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人與故事呈現(xiàn)出來,見微知著,讓更多人了解“一帶一路”;了解沿線國家民眾生存與發(fā)展狀況,與中國的發(fā)展如何休戚相關;了解當代湖湘青年如何將自我發(fā)展融入國家發(fā)展進程。
我們關注“湖湘最美絲路青年”,他們從湘江畔出發(fā),遠行萬里之遙,將自己的人生藍圖與“一帶一路”宏闊畫幅相融合,繪制著屬于自己的人生長卷。他們中有參與中非衛(wèi)生健康領域合作,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的孫爽,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的李艷冰;有主動請纓前往非洲屋脊乞力馬扎羅山的劉屹頎,他年輕時就熟讀海明威的《乞力馬扎羅的雪》,到了那里,卻來不及欣賞雪山的壯美,迅速投入到施工任務中。他們中還有中國電建中南院輾轉埃塞俄比亞、泰國、越南的項目經理彭歡,他就像一個勇敢的探險者,向著未來,堅定遠行;有致力于中外農業(yè)交流,以講好中國故事為己任的劉熔;有中聯(lián)重科建筑起重機械有限公司東南亞大區(qū)經理陳國占;有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國際業(yè)務部的青年團隊;有服務湘企出海的湖南省商務廳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副處長李正淳……湖湘兒女,在歷史大事件中,從未缺席。
我們關注“湖湘最美絲路青年”,通過他們展現(xiàn)廣大中國青年踴躍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的精神風貌。從基礎建設,醫(yī)療援助,到農業(yè)技術交流,再到文化交融,在奮戰(zhàn)“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他們將自己的發(fā)展嵌入宏大歷史進程,為跨文化交流注入新時代的詮釋。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薄耙粠б宦贰背h生發(fā)于歷史,面向未來?!耙粠б宦贰苯ㄔO繼承古絲路精神,其初衷和目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古絲綢之路之所以會澤四方,名揚天下,是因為它使用的不是長矛,而是駝隊;它不是侵略,而是交流;它沒有廝殺,只有友誼。沿著古絲綢之路,東西方文明開始交流,互通有無。商業(yè)發(fā)展促進繁榮,知識交融拓寬觀念。在“一帶一路”命運交匯和文明交融中,正在融匯當代中國青年生機勃勃的力量,青春光芒熱烈綻放。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崇德尚義,尊禮重諾,“一帶一路”承載著古老中國的千年文明,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繼續(xù)與世界不同文明兼容并蓄,在交流互鑒中獲得新的活力。青春,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