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旭
“非典”時期,年近七旬的鐘南山身先士卒,堅守在醫(y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他的身影頻頻出現(xiàn)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他的安危也牽動著人們的心。就在這時,他卻出現(xiàn)了咳嗽、發(fā)燒的癥狀。好在,經(jīng)過檢查,鐘南山得的只是普通肺炎。
鐘南山回到家里,他趕緊吃藥、休息。老伴李少芬知道后,要他去醫(yī)院治療。鐘南山趕緊說:“那可不行,外面多少媒體的記者盯著我,一旦拍到我住進了醫(yī)院,影響就大了!”
病不能拖著不治。李少芬想了想,決定在家里給鐘南山打吊針。她從抽屜里找來一枚釘子,四處看了看,然后搬了只凳子,小心地爬上去。李少芬與鐘南山同齡,過去雖是籃球運動員,可畢竟年事已高,又有眩暈的毛病。她站在凳子上,左手拿釘子,右手持錘,往臥室門的門檐上釘釘子。她揮動錘子,一下,兩下,有一次,由于沒有找好準頭,又用力過猛,她身體晃了一下,幾乎摔下來,好在抓住門框,穩(wěn)住了。釘子釘好后,她又把輸液的瓶子掛上去。這樣,鐘南山每天從醫(yī)院回來,就可以輸液了。
在老伴細心體貼地照顧下,鐘南山打了一周吊針就好了。不過,這枚釘子卻一直沒有拔下來。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釘子已經(jīng)生銹,但鐘南山說:“就讓它留在那兒吧。看見那枚釘子,就讓人想起家人對我的支持和照顧,讓我可以義無反顧地投入工作中?!?/p>
“把重癥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正是這種不顧安危、不計得失,牢牢扎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釘子精神”,讓人們記住了鐘南山。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