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內容摘要:自然生命永遠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主題,春花秋月,草長鶯飛,四時序列,萬物榮枯,都常常出現(xiàn)在詩人的作品之中。1938年,詩人穆旦從長沙跋山涉水來到繁花似錦的滇南小城蒙自,蒙自寧靜美好的春天給了他全新的體驗,自然的廣博更讓他嘆息,他懷著敬畏的心情寫下這首《我看》。詩人對戰(zhàn)爭、人性的反思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其他詩人,詩人也因此擁有了更為豐富的痛苦。在穆旦的詩歌中有著明顯的時代感情,他的詩往往并不是直接去表現(xiàn)時代,而是十分注意自身心靈的搏斗和思想感情的掘發(fā),并且在具體形象與意象的結合中,傳達出最為豐富的情感,在陌生化的語言中,給人不同以往的體驗。
關鍵詞:自然 生命 自由坦然
春花秋月,草長鶯飛,四時序列,萬物榮枯,乃天地之大美,都是自然的偉力所致,我們面對自然,總是不自覺地產生敬畏之心。1938年,教育界的“長征”開始了,一名清華大學外文系的學生,從長沙跋山涉水來到繁花似錦的滇南小城蒙自,蒙自寧靜美好的春天給了他全新的體驗,自然的廣博更讓他嘆息,他懷著敬畏的心情寫下這首《我看》。這個學生就是——詩人穆旦。穆旦,是著名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熬湃~詩派”詩人。詩人總是喜歡冥想,他對戰(zhàn)爭、人性的反思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其他詩人,詩人也因此擁有了更為豐富的痛苦,因而他的詩歌晦澀難懂。穆旦的詩兼有李白的浪漫和杜甫的沉郁,浪漫里有清醒,現(xiàn)實里閃爍著理想的光芒。
一.我看:自然的廣博
“我看”領起的四句,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圖畫呢?
“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向晚的春風”,“春風”是春天到來的獨特標志,“向晚的春風”給作者帶來春天般的溫暖?!扒那摹?,充滿愛憐,“揉過”,有力度但很溫柔,風要把青草蓬勃的生命熱情帶向遠方。青草突出生命的蓬勃和熱情,“它們低首又低首”,由個體的青草到群體的草叢,寫草叢在春風的吹拂下?lián)u動又倒伏,連綿不斷?!耙苍S遠水蕩起了一片綠潮”,一個“蕩”字賦予了青草生命,我們看到蓬勃生春,遼闊無邊。飛鳥“平展”著翅翼,仿佛靜止于天空之中,在遙遠而又深邃的晴空中,飛鳥的飛行狀態(tài)細微,似要“吸”入這“深遠的晴空里”, “吸入”是不由自主的,不是“滑入”,這里將一種生命在無垠的天空里的渺小表現(xiàn)了出來。那天邊的夕陽、地上的紅土,好像讓流云染上了像小姑娘害羞一般的紅暈;“凝望”著的大地,又好像為夕陽和流云的美所“沉醉”,靜靜地依偎在天空的懷抱中。在詩人筆下,流云與大地好像是一對癡情的戀人,互相應和又深情款款。詩人呈現(xiàn)出自然的豐富美麗,這美麗沉醉了大地,也沉醉了他自己。
詩人在寫到“春風”“春草”“飛鳥”“晴空”“流云”“大地”時,用了在這些物象中我們不常用的語言:揉、蕩、吸、醉、望,這些詞語將物象連接起來,構成了另一翻意境,創(chuàng)造出醒人心目的意象。詩中的每一個詞都朝著詩人獨特的情感和體驗延伸,如疊字詞:悄悄、靜靜、慢慢,“悄悄”讓我們感覺“揉”的力度,讓春風有了情感的外衣,因而引發(fā)出“蕩”,不僅是蕩起綠潮,更是蕩起作者的內心徐徐到來的層層漣漪;“吸”是“靜靜”地吸入,此處又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澄明,頗有“澄懷味象”的意味;“慢慢”是時間的代表,自然不需追尋,只需靜待美好,恰如“流云”“大地”它們獨自欣賞對方的美麗。
詩人用陌生化的語言,讓我們從對生活的漠然和麻木中驚醒,對自然獲得了全新的認知和感悟,其間的感知緩緩而至,恰似親至其境,自然生命是如此浩渺,在“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之上,仿佛還有一聲嘆息。
二.我思:生命的渺小
抗戰(zhàn)期間,詩人從長沙步行到云南蒙自,脫離了城市,投身入大自然的懷抱,這就如同一株草滴入綠潮,一只鳥、一朵云融進天空。雖一路戰(zhàn)火硝煙,但廣闊的中國大地,激起詩人的詩情和思考??吹矫利惖淖匀?,詩人思考了什么呢。在詩歌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不難看出,詩歌中的“你”是指自然。
哦,逝去的多少歡樂和憂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畫!
哦!多少年來你豐潤的生命
永在寂靜的諧奏里勃發(fā)。
也許遠古的哲人懷著熱望,
曾向你舒出詠贊的嘆息,
如今卻只見他生命的靜流
隨著季節(jié)的起伏而飄逸。
那么,這是怎樣的自然呢?它有著“豐潤的生命”“寂靜的協(xié)奏”“季節(jié)的起伏”,遠古的哲人也發(fā)出了“永贊的嘆息”。提及“豐潤的生命”,想到的是“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漠馬蹄”;提及“寂靜的協(xié)奏”,想到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提到“季節(jié)的起伏”,想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提到“詠贊的嘆息”,想到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提到自然,人們總是能想到這些或美好或深奧的地方,總能發(fā)出一些“嘆息”,就如詩人筆下,提到了我們是在“你的心胸里描畫”。
的確,在自然中,我們確實也顯得十分渺小,在自然面前,個人的“歡樂和憂戚”都是“枉然”,那些古人對你發(fā)出的詠嘆和贊美,那些對你吟出的淺言深語,在你的洪波中,在你大浪潮中,起起伏伏。不管有多少功績名垂千古,在自然生命中,不過是一“起”;有多少人懷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在自然生命中,不過一“伏”。在自然的廣博和深邃里,個人的歡樂、憂戚、詠贊、嘆息都不值一提,個人的所有仿佛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不過是“隨風飄逸”,這不僅僅是指我和遠古得哲人,還有我們所有人。
三.我愿:生命的飛奔
那么我應該怎樣做呢?我要從與自然的對立面,變?yōu)槿谌胱匀唬础芭c自然合流”。詩人熱烈地渴盼“讓我的呼吸與自然合流”,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是像“鳥兒的歌唱”,是像“云的流動”,是像“樹的搖動”,這是一種自由的心境,詩人希望與自然融為一體,就像鳥兒、云、樹在自然中一樣的自由。也像“像季節(jié)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一樣,這是自然的常態(tài),“歡笑與哀愁”也是我生命的常態(tài),這是一份面對歡笑和哀愁的坦然。與自然合流,詩人收獲到的是一種自由和一份坦然。因而,詩人急切地呼喊“去吧,去吧”,這是“生命的飛奔”,詩人收獲了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感,它讓詩人正視心中的哀樂,在詩人心中恰似花朵的盛放與凋零,拿得起也放得下,失去過也得到過,從而能坦蕩地走向自己向往的世界。
詩人穆旦的創(chuàng)思,離不開他的生活,這首詩歌寫作時間是1938年6月,在這個時間之前,中國大地都遭受到了什么呢?我們不妨來看看: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同月30日,天津失陷。1937年11月,太原陷落。1937年11月,上海淪陷。1937年12月,南京陷落。1938年5月,日軍占領徐州。同年6月又占領河南省會開封。
面對千瘡百孔的祖國,20歲的穆旦迷茫了,在西南聯(lián)大3000公里的“長征”中,他體驗了在讀書與救國的不同人生道路上選擇的困惑。1942年2月穆旦投筆從戎,24歲的穆旦響應國民政府“青年知識分子入伍”的號召,以助教的身份報名參加中國入緬遠征軍,在副總司令杜聿明兼任軍長的第5軍司令部,以中校翻譯官的身份隨軍進入緬甸抗日戰(zhàn)場。
我們不禁要發(fā)出疑問,有著“豐潤的生命、寂靜的協(xié)奏、季節(jié)的起伏”的,讓我們發(fā)出“詠贊的嘆息”的,只能是指自然嗎?還能是什么?那是信仰、信念、夢想、生命、愛……它們像自然一樣美好,一樣廣博,一樣讓人沉醉。在它們面前,個人的榮辱得失都化為烏有,如滄海一粟,寂靜無聲。當我們生命融入信仰、信念、夢想、生命、愛……就可以收獲一種自由,一份坦然,它也是我們“飛奔”的方向。
穆旦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戰(zhàn)場上,也投入了信仰、信念、夢想、生命、愛……讓自己的生命飛奔起來。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勇敢,無問西東。他愿我們盛放一朵不落的花,愿我們的生命里有更多的愛和風華。
穆旦的詩歌中有著明顯的時代感情,他的詩往往并不是直接去表現(xiàn)時代,而是十分注意自身心靈的搏斗和思想感情的掘發(fā),并且在具體形象與意象的結合中,傳達出最為豐富的情感,如《我看》的一二節(jié)。獨特新穎的傳達方式,以及理性成分的介入,以及他運用很多獨創(chuàng)的意象聯(lián)想上的跳躍,就使他的詩具有一種沉厚的新奇和澀重,比如“讓歡笑和哀愁灑向我心里,像季節(jié)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睅砹俗x者極大的陌生感。穆旦詩歌還頗具中國美學的特點,講求神與物游,思與物諧,在體會穆旦詩歌《我看》的同時,還須注意他的創(chuàng)作特色。
此外,這首詩的朗讀也非常有趣味,理解的同時,不妨試著多讀幾次。如:《我看》一共為五節(jié),前四節(jié),每一節(jié)詩歌二、四句押韻,第一節(jié)押ao韻;第二節(jié)押i韻;第三節(jié)第一句承第二節(jié)的i韻,又換韻為a;第四節(jié)又換韻為i。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整齊中有變化。我看的引領的部分,可跟隨詩人的視野,用輕松、舒緩的語氣朗讀,詩人的視野由近及遠,從地上到天上,再到地上。詩歌中還有四個“哦”:原文用的是英文字母“O”,本是詩歌的表現(xiàn)方式,通過朗讀為“O”披上情感色彩。例如:第一個“哦”帶著思索,第二個“哦”旁邊有感嘆號,帶著感慨朗讀;第三個哦旁邊沒有標點,要快速地讀;最后一個“哦”情緒要更加激昂。讀兩個“去吧”,要加快語氣,帶著向往的心情。
朗讀方案:
我看/一陣/向晚的/春風 (慢)
悄悄/揉過/豐潤的/青草,
我看/它們/低首/又低首,
也許遠水/蕩起了/一片/綠潮;
我看/飛鳥/平展著/翅翼 (慢)
靜靜/吸入/深遠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紅暈
無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歡樂/和憂戚,(較慢)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畫!
哦!多少年來/你豐潤的/生命
永在/寂靜的諧奏里/勃發(fā)。
也許/遠古的哲人/懷著熱望,
曾/向你舒出/詠贊的嘆息,
如今/卻/只見他生命的靜流
隨著/季節(jié)的起伏/而飄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飛奔,(快)
叫/天風挽你坦蕩地/漫游,
像鳥的歌唱,云的流盼,樹的搖曳;
哦,讓我的呼吸/與自然合流!
讓歡笑和哀愁/灑向我心里,
像季節(jié)/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作者單位:重慶市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