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
很多地方的春秋冬三季,空氣都很干燥,尤其是在春天,很多朋友就會問我,嘴唇變得干裂,然后去舔,結果嘴唇周圍都是紅色的皴裂,嘴唇起皮干燥,一開口甚至會裂開,這該怎么辦呢?
與脾胃失調有關
此病叫唇炎,在中醫(yī)里面,叫“唇風”。這個病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黃帝內經》云:“脾氣通于口”,“脾之榮在唇”,所以,此病基本都是與脾胃失調有關的。而這種情況在春天尤其突出。明代著名中醫(yī)龔廷賢在《壽世保元》里面說:“蓋燥則干,熱則裂,風則腫,寒則揭?!彼?,該病病位可以定位于脾,而血虛生燥,此病燥的特點非常明顯,因此,可以斷定多數(shù)情況是脾血不足的癥候。
用四物消風飲加減
春天,萬物生發(fā),此時若陰血不足,就會出現(xiàn)更加燥熱的情況,所以此病多發(fā),而多虛熱之癥。那么該怎么調理呢?
這種因脾血不足而導致的唇風的特征,是嘴唇周圍顏色變紅,皮膚感覺發(fā)熱發(fā)癢。而嘴唇本身的顏色,反而淡白,嘴唇皮膚干燥起白皮,起皮屑;同時,眼睛發(fā)干,舌質淡紅,或者淡白無血色,舌邊有齒痕。如果伴隨陰虛,則會舌質發(fā)紅,脈弱。
此癥調理可以用古方四物消風飲加減:生地十五克、當歸九克、赤芍九克、川芎六克、懷山藥九克、白術九克、蓮子肉九克、柴胡六克、蟬蛻六克、薄荷六克、麥冬九克、石斛九克、炙甘草六克。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孕婦忌用。
這個方子里面,用四物湯養(yǎng)血,但是沒有用四物湯原方的熟地,而是用生地,因為此時血虛生風,多有熱象,往往也會伴有虛熱,所以用生地代替熟地。而方子里面的四物湯,配合了補脾的懷山藥、白術等藥物,可以滋補脾血。同時,為了消除虛熱,加上了滋陰的麥冬和石斛。如果是小朋友有此病,舌苔比較厚膩,則可以酌情減量,比如用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分量,同時加上焦三仙各六克、炒雞內金六克。
此方僅供參考,可請中醫(yī)幫助加減。
其他類型的辨證施治
其他原因導致的唇炎怎么辦?比如脾胃蘊熱型的,這種證型唇部紅腫灼熱,發(fā)病迅速,有小水皰,很快破潰、糜爛、流水,有膿血痂,唇周皮膚有黑褐斑,兼見口渴喜飲、口臭便秘、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此時可以用古方雙解通圣散加減,這是《醫(yī)宗金鑒》里面的方子,比較經典。如果是肝火犯胃引起的,可以用古方柴胡清肝散之類的方劑。另外,還有典型的陰虛導致的,此時,可以用《壽世保元》中的濟陰地黃丸。還有其他滋陰的方子,也都可以酌情使用。
前面講的都是呈現(xiàn)熱證的,那么,此病是否存在完全沒有熱證的呢?也是有的,多是脾胃氣虛,對此推薦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外用的方法,去藥店買來桃仁三十克,然后研磨成非常非常細;接著,用肥豬肉二三兩煉出油;在油放溫的時候,把桃仁泥放入,調和均勻,然后放到冰箱里面,令其凝結,變成白色的油脂。每天用這個豬油涂抹患處,對唇炎的康復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