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錦平
初識范永梅老師是在2004年,那時我還是江蘇省海門中學的校長,受邀擔任第二屆全國中學物理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大賽評委,范永梅老師是參賽選手。比賽包括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說課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對選手的學科素養(yǎng)是一次綜合性考查。范永梅老師在參賽選手中是年紀較輕的,但她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能力水平,通過預賽、決賽的層層考驗,最終榮獲全國一等獎。她的智慧、靈動和干練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初心守望令成長更從容。2009年,我調任南通一中校長,范永梅老師當時是南通一中教務處副主任,因為共事,對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她雖然已是學校中層干部,但和她交流、接觸,你會深刻感受到她發(fā)自內心的對教育的淳樸、原始的熱愛。課堂上她激情四射,全心投入,學生滿意度每年均為100%。她主動關心關愛鄉(xiāng)村留守兒童,每年積極參與名師送教下鄉(xiāng)活動。2018年,組織上安排她兼任一初中校長、黨總支書記,管理任務更重了,但她沒有放下高中的教學,在兩校之間奔波授課。她常常說課堂是令她快樂的地方,和學生們在一起,可以暫時拋開一切雜念,這份教育人的單純正是所有成長中的青年教師應該堅守的初心。
教育人的初心是什么?常常在學校里聽到“職業(yè)倦怠”這個詞,出發(fā)得越久,走得越遠,教師越是容易忘了最初為什么出發(fā)。什么才是教師成長路上應該堅守的?范永梅老師從教至今已經二十余年,翻開她每天的備課筆記,查閱她批改的作業(yè),走進她日常的每一節(jié)課堂,你立馬會感受到她把初心踐行在日復一日的教育工作中——也許是教學設計中一個反復斟酌的細節(jié),也許是課后反思中一行簡單的備注,也許是學生作業(yè)本上一句溫馨的提醒。正是因為有了對教育教學的無比熱愛,范老師的專業(yè)成長少了急功近利,多了怡然自得;少了敷衍應付,多了品味享受。將平凡的教育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對學生傾情投入,對課堂傾情投入,對學校傾情投入,這就是一個普通教師的成長初心。
執(zhí)著探索令成長更生動。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對教育現(xiàn)象要有自己獨特的審視視角。因此有人說,教師成長最有效的方式是“研究”,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問題。細細探尋范永梅老師的成長經歷,不難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師。她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高中物理課堂上實驗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2007年撰寫教育碩士畢業(yè)論文開始,十幾年來一直關注實驗探究教學。她從回歸物理學科學習的本源出發(fā),強調以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以動手實驗引領學生知識生成,以解決問題促進學生規(guī)律應用,追求師生共生共創(chuàng)的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循真向美的物理素養(yǎng)、勇于實踐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尊重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怎樣讓實驗探究真正成為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一種動態(tài)建構?她執(zhí)著探索,大膽實踐,扎根課堂搞研究,不斷歸納演繹、刪繁就簡,提煉出實驗探究教學的基本策略: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猜想—實驗探究—知識建構—應用提升。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她的教學主張,從“實驗探究教學”,到“科學探究教學”,直至如今的“科學探究·循真向美”。從她對教學主張表達的變化中,可以感受到她從關注課堂到關注學科,進而關注“課程育人”的探索歷程??梢哉f,范永梅老師的成長過程,執(zhí)著于對“科學探究”的探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還致力于線上科學探究實驗課程的開發(fā),幫助更多青少年掌握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思維,引領他們成為學習的探索者,以創(chuàng)新的物理視角關注生活。研究、反思、實踐,在對同一問題的執(zhí)著和不斷深化的研究中,范永梅老師陪伴學生一起生動成長。
自覺修煉令成長更廣闊。美國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過:“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些懷揣著夢想的人做成的。”對于教師而言,成長的最大動力來自內心深處的“夢想”,它是對未來職業(yè)目標的自我追求和期許,它會產生自覺修煉的強大精神力量。
水相蕩而成漣漪,水相擊而發(fā)靈光。范永梅老師2011年成為南通市第一梯隊名師培養(yǎng)對象,在這個名師云集的團隊里,她的成長有了更廣闊的平臺。我有幸成為她的導師,見證她在一次次公開課中自我提高與蛻變,亦見證她對課堂細節(jié)的完美追求和嚴謹態(tài)度。她對自己的成長有了更為清晰的規(guī)劃和憧憬,甚至每年讀幾本書、發(fā)表幾篇文章、寫多少字的教學反思都逐漸從被動變?yōu)橹鲃?。名師培養(yǎng)對象這個優(yōu)秀團隊給她帶來成長契機,但更重要的是她內心對個人能力提升的孜孜追求。2018年,在市教育局的批準下,她以“深研究、重實踐、同發(fā)展”的理念組建了自己的名師工作室,引領更多志同道合的物理教師一起前行。2019年,她又成功組建了南通市首批“四有好教師團隊”,實現(xiàn)了多學科教師共同研究、共同發(fā)展的團隊新樣態(tài)。正如她自己經常說的:“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會走得更遠?!彼I著團隊,團隊也滋養(yǎng)著她,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也許才是一位名師應有的行走姿態(tài):成就自己,成就團隊,成就學生,成就學校,成就社會!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愿更多的教育人都能守望初心,將研究思考書寫在成長實踐中!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中學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