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珍 蔣仁木
摘? ?要
教育部于2018年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fā)展。從資金和硬件設施援助的相關政策、軟件和優(yōu)秀教育資源幫扶的相關政策與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三個方面對美國教育信息化扶貧政策及其實施效果進行分析解讀。并基于上述研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提出五個啟示,以豐富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
教育扶貧政策? 教育信息化? NETP
2015年12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快實施教育扶貧項目,讓貧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從而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1]。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發(f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大力支持以“三區(qū)三州”為重點的深度貧困地區(qū)教育信息化發(fā)展,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fā)展,有效提升教育質量,推進網絡條件下的精準扶智,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zhàn)略部署[2]。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3]。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利用信息化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已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由之路。同時,如何利用信息化來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美國是第一批將信息技術引入教育領域的國家。為了促進社會公平,美國在利用教育信息化促進不同地區(qū)教育公平領域不斷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八街梢怨ビ瘛?。針對美國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政策的分析,有助于我國在制定和實施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的理論研究上進一步深入,避免政策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號召和單調的經費訴求上。
一、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分析
20世紀90年代,美國率先將信息化引入教育領域,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和完善,美國有著較為完善和系統(tǒng)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和相關實施經驗。并且,美國教育信息化政策頒布早、涉及廣、運行快,成為各國研究的中心[4]。美國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之間存在一定的疊加且在近30年間快速發(fā)展、不斷完善,基本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按照政策的著重點和實施的效果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是資金和硬件設施援助階段;第二是軟件和優(yōu)秀師資幫扶階段;第三是信息技術促進階段。
1.資金和硬件設施援助的相關政策分析
1996年,美國副總統(tǒng)艾伯特·戈爾啟動電子速度計劃(E-rate)。該計劃的核心理念是采用打折使得美國圖書館和學校接入互聯(lián)網與電信的大量費用得到適當減少,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圖書館和學校都能聯(lián)網[5]。同年,美國政府頒布《1996電信法》(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從法律上對上述計劃提供支持[6]。
事實上,美國的信息化從1996年開始快速發(fā)展,但并未大規(guī)模普及,從而導致相關費用較為昂貴。基于此,美國政府推出了“E-rate”計劃,通過折扣減少入網費用,使得更多的家庭和學校有機會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
1996年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NETP)發(fā)布。該計劃發(fā)布之后給予了美國教育信息化投資主體新的職責:聯(lián)邦政府為了消除數字鴻溝,將為那些缺少教師培訓、缺少電子計算機、缺少互聯(lián)網支持的貧乏地區(qū)提供資金支持和師資培訓[7]。到1999年95%的學校與63%的教室接入了互聯(lián)網,學生與計算機的比例也上升到了9∶1[8]?!禢ETP 1996》最大的特點是分工明確,它確定了美國每個部門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責任和義務,明確的分工促進了政府各部門之間協(xié)作,提高了政策實施效率。《NETP 1996》另一個特點是強調遠程教育,這也是美國遠程教育全面興起的發(fā)端。
到2002年秋季,美國已經實現99%的學校接入互聯(lián)網,教室接入互聯(lián)網也達到了92%,并且全國平均學生和計算機比也達到了4.8∶1[9]。同年《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頒布,該法案特別提到“通過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同時,法案針對該觀點提出了五點建議,其中第一點為:更加多的撥款應當被用于技術的改進。而且,資金要發(fā)放需求最迫切的學校,譬如鄉(xiāng)村學校,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較為集中的學校;第五點為:撥款給社區(qū)科技中心。住房與城市發(fā)展部為保證在貧困地區(qū)建立社區(qū)科技中心而實施了“社區(qū)發(fā)展資助計劃”,該項目將針對社區(qū)提供基金援助[10]?!恫蛔屢粋€孩子掉隊法案》特別強調的“通過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給出的五點建議中兩點提到了對落后地區(qū)的扶助,可見21世紀初期美國對于教育均衡發(fā)展工作的重視和解決教育不公問題的決心。
綜上所述,美國信息技術助力教育扶貧政策的第一階段始于1996年的“E-rate”,經過近5年的發(fā)展,美國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設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一時期(1996-2002)政策的核心在于通過折扣、資金資助和補助建設硬件設施等手段提升硬件的覆蓋率和使用率。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在資金和硬件援助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使政策實施效率顯著提升。但是,一旦設備和硬件接近飽和,情況又會陷入舉步維艱的階段。因此更重要的是提升落后地區(qū)人口的綜合素質,尤其是信息素養(yǎng),通過教育實現階級流動。
2.軟件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幫扶的相關政策分析
2004年《NETP 2004》頒布,《NETP 2004》以佛羅里達虛擬學校(Florida Virtual School)為例,探討了虛擬學校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帶來的影響[11]。該校設定了三個目標:減輕學校人滿為患的壓力,滿足急需課程的需要以及為本州的落后地區(qū)開發(fā)合適的課程。美國國家教育數據中心2008年的調查數據顯示,42%的學校向學生提供在線遠程學習的機會,65%的學校提供高質量的數字化學習內容[12]。
2010年頒布的《NETP 2010》提出了五條計劃,其中第三條為:利用信息技術為所有學習者提供高效的教學及更好的學習機會[13]。《NETP 2010》強調針對偏遠地區(qū)的教師和服務特殊學生的教師采用信息技術進行培訓,同時也提供優(yōu)質的課程。《NETP 2010》開始關注教師的培訓和優(yōu)質軟件和課程的推廣,把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2013年6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為推動美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讓美國更多的師生切實體會到互聯(lián)網帶來的便利,制定了連接教育計劃(Connect ED Initiative)[14]。該計劃中包含針對鄉(xiāng)村貧困地區(qū)的專門內容:為鄉(xiāng)村地區(qū)學生提供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計劃實施之后,從2013到2016年美國學校的連接性鴻溝已縮小了一半。截至2015年,使用高速互聯(lián)網的學生達到2000多萬名;77%的學區(qū)達到了高速寬帶最低標準,相比之下,2013年僅為30%;來自50個州的超過300萬名學生正在從不同私營部門所做出的總價值22.5億美元的硬件、數字內容、軟件、無線服務和教師培訓承諾中獲益;數千名學區(qū)領導人通過接受培訓支持做出使其學?!懊嫦蛭磥怼钡某兄Z[15]。
2015年4月,奧巴馬提出了一個新的開放電子書項目?!霸擁椖恐荚趲椭幱诨A教育階段且家庭困難的學生建立一個數字化的世界一流圖書館;為支持這項計劃出版商們承諾投入總價超過2.5億美元的免費電子書,其中九家出版商、四家非盈利性組織和圖書館在這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6]。
綜上所述,在該時期(2002-2016),聯(lián)邦政府已不再單純強調資金和硬件的普及和幫扶,轉而思考如何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并強調為貧困學生創(chuàng)造和城市學生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和機會。該階段還引進社會機構來為政策實施服務,發(fā)動社會力量引入競爭機制,為教育信息化扶貧提供更大的助力。該時期從實踐層面來講,一方面,積極鼓勵企業(yè)參與到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政策的落實;另一方面,地方個人積極配合政策的實施,這是政策得以取得良好實施效果的根本原因。
3.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改革的相關政策分析解讀
美國聯(lián)邦教育部于2016年1月頒布了《NETP? 2016》。該計劃關注的重點從“技術該不該用于學習”轉到“如何運用技術改善學習”[17]?!禢ETP 2016》提出:利用技術改革教育并提高公平性[18]。
在2017年美國聯(lián)邦教育就發(fā)布了《NETP 2017》。在《NETP 2017》中為了縮小“數字鴻溝”而提出以下建議:每個地區(qū)和高等教育機構應利用技術力量開發(fā)和實施靈活的學習資源,并建立公平的生態(tài)學習體系,使學習在每時每刻和每個地點都成為可能;教育管理者應建立規(guī)范的學習資源設計標準,使教育工作者能夠公平地獲得學習機會,選擇并評估相關的學習資源[19]。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鋪墊,美國在信息化的硬件建設和軟件幫扶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礎?,F階段,美國已經充分意識到技術在學習中的作用,開始考慮“如何運用技術改善學習”,強調學習的個性化、終身性和數據化。
這要求教育系統(tǒng)發(fā)生系統(tǒng)性的變革,通過改革教育來提高教育的公平性是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美國政府通過相關計劃的實施開始探索教育改革的路徑,力求能夠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使“每個孩子成功”成為現實。
縱觀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的頒布、實施以及效果,發(fā)現以上政策促進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質量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主要體現為以下四點:提高了美國教育網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增加了美國弱勢群體的學習機會;擴展了美國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范圍;促進了美國教育制度和政策發(fā)生根本性變革。
二、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對我國的啟示
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不斷增大人與人之間的數字鴻溝,不斷擴大不同地區(qū)教育的差距,這也使得教育均衡發(fā)展成為一個難題。如果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讓落后地區(qū)接觸到先進的信息和知識,可以有效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經過梳理和分析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充分考慮中國各地區(qū)的教育現狀,可以得出一些啟示,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共同促進中國教育信息化與教育公平的發(fā)展。
1.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對我國理論層面的啟示
理論層面啟示和建議是從美國相關政策制定的立足點以及相關的理論總結并結合我國當前的現狀得出的??梢缘玫降膯⑹居幸韵聝牲c:一是政府須設立連續(xù)針對性政策法規(guī);二是依據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內容。
(1)政府須設立連續(xù)針對性政策法規(guī)
政府作為一國的公共事務機構,可以保證自身的決策自上而下有效實施,而其中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來對行為加以鼓勵或者加以限制,引導社會向其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從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相關政策發(fā)展歷程來看,貫穿全程的是《國家教育技術規(guī)劃》(《NETP》)。依據美國不同發(fā)展時期的不同背景,美國聯(lián)邦教育部制定了《NETP》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綱領性文件。這些文件提倡教育技術運用并重視利用教育技術來促進教育公平?!禢ETP》大約間隔五年左右更新一次,美國聯(lián)邦教育部于1996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都頒布了這一時期的國家教育技術計劃。每次計劃的頒布都有特定的主題及目標如表1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每一次的目標及主要內容都是接下去近五年美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一個風向標,6次的《NETP》中有4次提到了“每個學?!薄八袔熒薄懊课粠熒焙汀八袑W習者”字樣,可以看出美國教育部對于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視和解決問題的決心?!禢ETP》最大的特點是其政策的連續(xù)性,其針對教育信息化長達21年的政策法規(guī)才能讓美國自上個世紀末開始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率先通過資金和硬件支持、軟件和優(yōu)秀教育資源援助等階段完成教育信息化的全國普及和應用。
就中國當前的情況來看,2018年教育部發(f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下稱《行動計劃》)其中涉及了對于中國相對落后地區(qū)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幫助其更好地發(fā)展。這是中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邁出的堅實的一步。但是,僅有一個《行動計劃》可能略顯單薄,若再輔以一些其他的計劃方案,并形成一系列連續(xù)的政策法規(guī),將會使我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工作更進一步。
(2)依據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內容
由于發(fā)展過程的差異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一個國家的內部經濟發(fā)展水平難以均衡,導致不同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水平不同[26]。這就要求國家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來保障辦學和學習的最低要求,保障每個孩子基本的受教育的權利。各地區(qū)應當根據自身的發(fā)展狀況以及發(fā)展文化,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對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好地為本地區(qū)服務。
中國一些偏遠山區(qū)或少數民族地區(qū)由于缺乏網絡和相應的教育,和社會嚴重脫軌,甚至個別地區(qū)的人缺乏與外界溝通交流的能力。因此國家也應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幫助偏遠山區(qū)或者少數民族地區(qū)為其開發(fā)適合他們的課程,使其能夠更快地融入到信息化的社會之中。
2.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對我國實踐層面的啟示
實踐層面啟示是從政策法規(guī)的具體落實層面得出的啟示。實踐層面來看,可以得到的啟示有以下三點:一是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提高政策實施效率;二是社會企業(yè)積極參與政策實施;三是地區(qū)與個人積極配合政策的實施。
(1)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提高政策實施效率
細究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其分工非常明確。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xié)作,為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而努力。其中《NETP 1996》中就明確了多個部門在教育信息化推廣和對落后地區(qū)提供扶助的責任和義務?;诖耍绹W校的網絡接入率的飛躍式提升,并為美國接下去的《不然一個孩子掉隊法案》、連接教育計劃、開放電子書計劃等諸多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計劃提供了硬件保障。因此,中國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法規(guī)時可以明確具體的分工和責任,可以提高政府部門的效率。此外,還可以引入問責制度,將具體的責任分配到部門甚至個人,有效避免“踢皮球”現象的發(fā)生。各部門通力合作,提升政策的實施效率,進而提升政策落實的效果。
(2)社會企業(yè)積極參與政策實施
美國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美國企業(yè)對政策法規(guī)的支持和協(xié)助。例如在美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之初,美國企業(yè)積極提供優(yōu)惠的硬件設備,幫助信息化硬件快速普及以及美國企業(yè)積極響應奧巴馬提出的開放電子書計劃。美國政府和企業(yè)合作雙贏,既解決了美國政府的資金設備問題,也解決了企業(yè)的盈利發(fā)展問題。尤其是互聯(lián)網高新企業(yè)同政府合作,極大地推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的進程,也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對于中國政府而言,可以通過與科技型企業(yè),例如:華為、小米、聯(lián)想等,開展高效的交流與合作為大眾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平臺,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3)地區(qū)與個人積極配合政策的實施
任何的政策法規(guī)不僅需要自上而下的推行,還需要自下而上的積極配合。只有整個社會協(xié)同一心,才能保證政策的有效落實。例如在《NETP 2004》中舉例的佛羅里達州虛擬學校,為了緩解政府壓力,實現教育目的,該校制定了三個目標:一是減輕過度擁擠的學校的壓力;二是滿足急需課程的需求;三是為該州落后地區(qū)制定適用的課程。因此,在政策的推行過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積極響應,其次要提高當地群眾對于政策的理解程度,讓當地群眾從思想上接受政策,改變當地群眾錯誤落后的思想。只有思想做出改變,才能對政策做出積極響應并保障政策的有效實施。
美國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相關政策,對于邁入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中國來說有著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借鑒意義。關注其快速發(fā)展和取得的成效同時,也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國的國情以及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總結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政策和措施。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https://baike.so.com/doc/23634826-24186845.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Z].教技[2018]6號,2018-04-13.
[3] 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5/content_5588869.htm.
[4][11] 陳瑩. 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信息化政策變遷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1,26.
[5] 鄭旭東,桑新民.透視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窗口-EDUCAUSE的使命及其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04):99-104.
[6] 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EB/OL].https://en.wikisource_org
/wiki/Teiecommunicationses_Act_of_1996#SEC_706_ADVANCED_
TELECOMMUNICATIONS_INCENTIVES.1996-02-08.
[7][20]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 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EB/OL].http://120.52.72.42/files.eric.ed.gov/c3pr90ntcsf0/fu
lltext/ED398899.pdf,1996-07.
[8] Teachers' Tools for the 21st Century: A Report on Teachers' Use of Technology [EB/OL].
[9] E-Learning: 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 [R].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0.
[10]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EB/OL].http://www2.ed.gov/nclb/over
view/intro/execsumm.pdf,2002-01-08.
[12] 朱莎. 美國、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36-37.
[13][19][23]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EB/OL].http://www.ed.gov/technology/netp-2010,2010
-03-05.
[14] Connect ED: Realizing the Promise of Digital Learning [EB/OL].https://obama whitehouse.archives.gov/sites/default/files/docs/fact-shee
t_connected_realizing-the-promise-of-digital-learning.pdf.
[15] 周岳峰.每一個學生成功法:初等和中等教育進展報告[J].世界教育信息,2016,29(05):46-52.
[16] The White House.FACTSHEET: Connect ED: Two Year so Delivering Opportunity to K-12 Schools & Libraries[EB/OL].https://ob
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5/06/25/fact-sheet-c
onnected-two-years-delivering-opportunity-k-12-schools.
[17] 王媛媛,何高大.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創(chuàng)新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6(02):11-18.
[18][25]陳松云,何高大. 新技術推動下的學習愿景和作用——2017《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及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2017,35(06):21-30.
[21]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e-Learning: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EB/OL].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44604.pdf,2000-12.
[22] Toward A New Golden Age In American Education how the internet,the law and today's students are revolutionizing expectations[EB/OL].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84046.pdf,2005-01.
[24]? Assistive Technology Industry Association. What is assistive technol
ogy?How is it funded?[DB/OL].http://www.atia.org/i4a/pages/index.
cfm?pageid=3859, 2016-12-5.
[26] 楊洋. 發(fā)達國家教育扶貧政策比較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116.
[作者:王麗珍(1970-),女,山西應縣人,山西大同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蔣仁木(1996-),男,浙江臺州人,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碩士生。]
【責任編輯? 王?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