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杰
(普洱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云南普洱 665000)
宏單1號、良農(nóng)968、文單3號、正大739、正大749、云瑞316、云瑞216、周玉0913、正大808共9個品種,其中周玉0913和 正大808分別為對照(CK1和CK2)。
試驗在普洱市思茅區(qū)南屏鎮(zhèn)南島河村白沙坡小組實施,海拔989 m、年平均氣溫19.4 ℃、年均降雨量1624 mm、氣候濕熱。選擇肥力梯度不大、肥力中等、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沙質(zhì)壤土、前作為玉米的地塊。
試驗設(shè)3次重復(fù),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長5 m,寬4 m,面積20 m2,采用5行區(qū)等行距種植,行距80 cm,株距0.2 m,種植密度為每畝4167株,試驗四周種4行以上的保護行。
1.4.1 播前準備
于4月采用機械深翻地塊后耙細平墑,精細整地,做到深、松、細、碎、平整,準備開溝待播。
1.4.2 搶墑播種
5月4日下透雨后墑情適宜時,采用人工拉線按試驗設(shè)計小區(qū),畝施入(喬紅達牌)精制有機肥500 kg、西洋 3 代復(fù)合肥(15∶15∶15)50 kg、鋅肥2 kg一次性施入作底肥(折合每小區(qū)施入有機肥15 k g、西洋復(fù)合肥1.5 kg、鋅肥60 g ),施肥后平墑,讓土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勻;按種植規(guī)格采用人工拉線開播種溝直播,每穴播2粒種子,確保出苗整齊均勻,便于統(tǒng)一管理。
1.4.3 補苗定苗
5月21日,玉米苗達3~4葉期進行間苗、補苗,5月25日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蟲苗,選留大小一致的健壯苗。
1.4.4 科學(xué)追肥
第一次追肥于苗期(5~6片葉)5月25日進行,每畝追施(金沙江)尿素15 kg(折合每小區(qū)450 g),將肥料施于株距之間,結(jié)合淺中耕松土,進行除草蓋肥。
第二次追肥于6月25日(大喇叭口期)進行,每畝追施(金沙江)尿素25 kg(折合每小區(qū)750 g),施肥同上,結(jié)合大培土及除草。
根據(jù)參試品種不同生育期,分2個批次采收,分別于8月23日和8月26日收獲,并取樣室內(nèi)考種,按要求記載好各項指標。實收中間3行(面積12 m2)計產(chǎn)。
由表1知,各參試品種株高202.2~295.0 cm,比CK1株高矮的有5個品種,正大749株高最矮為202.2 cm;穗位高64.3~136.8 cm,比CK1穗位矮的有4個品種,正大749穗位最矮為64.3 cm;生育期95~108 d,正大749生育期最長為108 d,CK1生育期最短為95 d;穗長17.4~22.1 cm,穗長比CK1長的有3個品種,文單3號穗長最長為22.1 cm,穗長最短的是良農(nóng)968穗長為17.4 cm;穗粗4.6~5.5 cm,CK1穗粗最粗為5.5 cm,所有參試品種穗粗都沒有CK1粗,穗粗最小是云瑞316為4.6 cm;穗行數(shù)在13.9~17.1行,CK1穗行數(shù)最多為17.1行,所有參試品種穗行數(shù)都沒有CK1多,穗行數(shù)最少是正大739為13.9行;行粒數(shù)35.6~40.5粒,所有參試品種行粒數(shù)都比CK1多,云瑞216最多為40.6粒,行粒數(shù)最少是CK1為35.6粒;單穗粒重在203.6~250.5 g,CK1單穗粒重最大為250.5 g,所有參試品種單穗粒重都沒有CK1重,單穗粒重最小是正大739為203.6 g;百粒重在29.5~36.1 g,比CK1百粒重重是正大749為36.1 g,其他參試品種百粒重都沒有CK1重,百粒重最小是CK2為29.5 g;出籽率在73.1%~81%,比CK1出籽率高的有6個品種,出籽率最高是良農(nóng)968為81%,出籽率最低是宏單1號為73.1%。
表1 參試品種主要性狀比較
表2 參試品種抗病性比較
由表3知,各參試品種平均畝產(chǎn)562.5~742.2 kg,平均畝產(chǎn)比CK1高的有2個品種,其余的都低,正大739平均畝產(chǎn)最高為742.2 kg,正大749最低畝產(chǎn)為562.5 kg;CK1平均畝產(chǎn)為683.6 kg、CK2平均畝產(chǎn)為625.3 kg,分別排第三位、第四位。
表3 參試品種產(chǎn)量比較
(1)正大739。該品種生育期106 d,株高284.8 cm,穗位高125.3 cm,折合畝產(chǎn)742.2 kg,居參試品種第一位,較CK1畝增產(chǎn)58.6 kg,增產(chǎn)率8.6%;由表2知,大斑病3級、小斑病3級、灰斑病3級、穗腐病3級,銹病5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進行第二年續(xù)試。
(2)云瑞316。該品種生育期106 d,株高264.6 cm,折合畝產(chǎn)729.0 kg,居參試品種第二位,較CK1畝增產(chǎn)45.4 kg,增產(chǎn)率6.6%;由表2知,大斑病3級、小斑病5級、灰斑病3級、穗腐病5級,銹病3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進行第二年續(xù)試。
(3)文單3號。該品種生育期103 d,株高257.8 cm,穗位高126.8 cm,折合畝產(chǎn)572.6 kg,居參試品種第五位,較CK1畝減產(chǎn)111.0 kg,減16.2%;由表2知,大斑病3級、小斑病3級、灰斑病3級、穗腐病5級,銹病3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停止試驗。
(4)云瑞216。該品種生育期105 d,株高266.6 cm,穗位高121 cm,折合畝產(chǎn)569.2 kg,居參試品種第六位,較CK1畝減產(chǎn)114.4 kg,減16.7%;由表2知,大斑病5級、小斑病5級、灰斑病5級、穗腐病3級,銹病7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停止試驗。
(5)良農(nóng)968。該品種生育期106 d,株高261 cm,穗位高108.8 cm,折合畝產(chǎn)563.9 kg,居參試品種第七位,較CK1減產(chǎn)119.7 kg,減17.5%;由表2知,大斑病5級、小斑病3級、灰斑病3級、穗腐病3級,銹病3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停止試驗。
(6)宏單1號。該品種生育期100 d,株高285.8 cm,穗位高113.3 cm,折合畝產(chǎn)562.5 kg,居參試品種第八位,較CK1畝減產(chǎn)121.1 kg,減17.7%;由表2知,大斑病3級、小斑病5級、灰斑病3級、穗腐病3級,銹病3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停止試驗。
(7)正大749。該品種生育期108 d,株高202.2 cm,穗位高63.4 cm,折合畝產(chǎn)562.1 kg,居參試品種第九位,較CK1畝減產(chǎn)121.5 kg,減17.8%;由表2知,大斑病3級、小斑病3級、灰斑病5級、穗腐病3級,銹病5級。普洱點建議在本區(qū)域停止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