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萱
三十年來,父親的拿手菜輪番端上我家的餐桌,每當我烹飪這些菜肴時,總覺得父親就在我的身旁。
父親做得一手好菜,自己搟面條,自己發(fā)面包包子、蒸饅頭,從小到大,我是幸福滿滿?;蛟S遺傳到父親的基因,家中三個兄弟也都很會做菜,唯獨我這個女兒不喜歡下廚房。母親說因為我從小被寵慣了,也就懶了。想想有點道理,家里六口人,我的飲食就靠著父母兄弟張羅,不是寵慣了是什么。
在我小學(xué)高年級時,母親就想把我訓(xùn)練成進得廚房的“小女人”,她的理論是,女人終歸要嫁人,菜做不好,會被公婆嫌。當時我高傲地說:“爸媽都不嫌我,公婆憑什么挑我毛???大不了請人來做就好了?!备赣H則在一旁打圓場說:“女兒終歸要嫁人,廚房的事要做一輩子,就讓她還沒嫁人時好好享福。”
大學(xué)住到宿舍,四個來自天南海北的女孩成為了好朋友。有一次,來自南方的室友建議借用宿舍廚房,每個人做一道拿手菜,增進彼此友誼,四個人中只有我面露難色,大學(xué)前從來沒拿過菜鏟,這下子真是抓瞎了!
我打電話向父親求救,母親在旁恨鐵不成鋼地說:“現(xiàn)在后悔了吧!”父親則搬出他的拿手菜譜,想了幾道他覺得比較容易做的,諸如鹵牛肉、黃瓜拌涼皮、香椿豆腐、蔥燒排骨、螞蟻上樹。這些菜對我而言都難如上青天,可現(xiàn)在馬上要獻藝,父親又不在身邊,真的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我還不愿意對三位室友示弱,真是急死了。
“不要急啊!女兒你行的,相信老爸。來,你拿張紙記下來,記清楚點?!睈叟那械母赣H在電話那頭,從買菜、洗菜、切菜、備菜、下鍋、起鍋,每個步驟都講得清清楚楚,也不忘提醒可能疏漏的地方。我在心里幾番模擬父親炒菜的動作,細想菜色的味道。最終,雖然沒有實操經(jīng)驗,我那盤“山東大白菜燉粉條”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贊美。
從那時起,每次回家,我會走進廚房看看父親在做什么菜,父親對我的改變從沒說過一句話,母親則看到我就笑。
后來,我結(jié)婚了,真的嫁了一個不會做菜的男人。孩子未出生前,兩人的飲食好打發(fā),孩子出生后,父母親甚為擔憂我被廚房打敗,沒想到我竟然也繼承父親的基因,可以端出一盤盤好菜,甚至能辦桌請客。父親聽到后高興地呵呵笑,笑聲中有驕傲,更有不舍。
為人妻為人母后,我深深體會到父母的愛與關(guān)懷,雖然是不同方式,卻是不求回報的無盡付出。兒子外出讀大學(xué)后,第一次打回來電話就說:“在家能吃到媽媽煮的菜,真是太幸福了!”然后,他忙不迭地問我炒飯、炒面、紅燒肉的做法,我亦如父親當年,仔細地分解做菜的步驟,一句句地叮囑著、鼓勵著,心里甜滋滋的!
三十年來,父親的拿手菜輪番端上我家的餐桌,每當我烹飪這些菜肴時,總覺得父親就在我的身旁。父親離世兩年,今年我終于可以對他說:“爸,我現(xiàn)在也會自己發(fā)面包包子、蒸饅頭了!”
(責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