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澤宇
天女何疏,遺此仙肴!夫小籠湯包者,比安期之素棗,逾方朔之白桃。或有幸子,得窺其庖。庖丁膾肉,易牙操刀。玄冥蓐收,甘咸適調(diào)。摶面揉油,修清輝之月。割條判塊,散微熠之星。擁糜合餅,松入泠霧之抱,水襄矮蘆之汀。而乃驅(qū)河?xùn)|之豕,御大宛之驄。旋則云凝楚岳,氣起灃城。靄然騰燧,飄然駕風(fēng)。聞?wù)咧竸?,過者空嚼。
若夫毗鄰小肆,圍案老饕。始陳籠以列屜,氣郁郁其如濤。倏捉蓋以開視,泄洞庭之漪潮。瞻皓閣乎懸圃,發(fā)赤麂于層霄。酸醯薄洗,侍太真之新浴。玉箸輕扶,將嬌兒之步搖。翻若斂翮白鷺,起似群鰷。蟬衣積襞,麟角轉(zhuǎn)毫。麥粉凝脂,圓丸流膏。或名隨號,或添霜螯。因時異材,甘鮮逐交。吞香納飶,下盈別腸,上通懸膽。 掩鼻漢席,嫌惡秦輦。溏汁先呷,團(tuán)糜復(fù)喊。玉環(huán)體肥,美人裳薄。俯首群白奇香,嘆此盈口之恰。八珍之宴虛坐,五侯之鯖空聚。更何餐以怡腹,唯斯物乎至娛。
忽有道執(zhí)煎餅而望小籠包者,竭囊而恚,頓足而去。復(fù)行復(fù)顧,泣聞楚越焉。
注釋:
[1]安期棗:出自《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指傳說中的仙果名,后遂以“安期棗”詠仙道,或稱美瓜果。
[2]方朔桃:出自《漢武故事》,神話傳說,西王母種桃,三千年一結(jié)果,東方朔曾偷食。后用以喻仙果。
[3]蓐收: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西方的秋神。
[4]泠(ling)霧:輕飄的霧。
[5]靄然騰燧(sui):形容霧氣像火苗一樣騰起。
[6]懸圃:出自《楚辭·天問》,傳說在昆侖山頂。有金臺、玉樓,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
[7]赤麂(ji):一種珍貴動物,此喻珍稀之物。
[8]太真:楊玉環(huán)
[9]斂翮(he)白鷺:收齊翅膀的白鷺,喻包子。
[10]蟬衣積襞(bi):蟬衣上打的褶子,喻包子褶子。
[11]麟角轉(zhuǎn)毫:喻褶子細(xì)長美觀。
[12]飶(bi):食物的香氣
[13]別腸:比喻食量大,能豪飲。
[14]五侯之鯖(qing)空聚: 五侯鯖是西漢息鄉(xiāng)侯婁護(hù)王氏五侯家傳食的一道美味。鯖,就是用魚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雜燴,后世為佛跳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