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月 汪藝婕
摘要:隨著人類文明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吃”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慢慢的,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的演化出了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宴席文化。在各種各樣的宴席文化中,最高級的莫過于“國宴”文化。國宴作為一個國家最高規(guī)格的宴席,是指因國家元首或政府為招待國賓、貴賓,或在重要節(jié)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每一個國家都擁有著與眾不同的國宴文化。
俄羅斯,作為我國眾多鄰國之一,當然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國宴文化。那么,中俄國宴存在哪些區(qū)別呢?
關鍵詞:中俄; 國宴; 差異 ;對比分析
(一)中俄國宴起源
中國的國宴,從西漢時期張騫奉旨出使西域開始,在明清時期宴會規(guī)格達到一個頂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中國的國宴及外交文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當晚,中共中央在北京飯店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次國宴以招待參加新中國開國大典的貴賓,史稱“開國第一宴”。
俄羅斯
俄羅斯國宴起源于沙皇俄國時期,在歷史上曾以宴會時間長、菜肴種類繁多、菜量大而著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俄羅斯國宴的規(guī)模大大縮減,國宴顯得比較簡單,但國宴依然是最高級別的招待宴會。普京上任后又改變了國宴的一些規(guī)矩,但宴會參加者仍能感受到濃郁的俄羅斯風情和飲食文化?!?/p>
(二)菜品
我國國宴制定的菜譜,一般以清淡、葷素搭配為主,不能過于油膩,味道也不能過重,也不能太淡,吃起來要很可口,口味要符合大部分來賓的飲食習慣。對于食材,有著嚴格的要求。
國宴菜往往取各菜系之長,既注重用料的珍貴,也保留了民間的風味,還結合了賓客的口味特點來合理搭配,象征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粹。
當今俄羅斯國宴上的菜肴主要以俄餐為主,同時配有部分西餐。傳統(tǒng)的俄式菜肴,琳瑯滿目的面包搭配食鹽食用、上等鱘魚子醬、伏特加酒等缺一不可。
在最高級別的宴會上,必須準備俄羅斯國產(chǎn)“沙皇”牌伏特加、“俄羅斯”牌白蘭地。冷盤必須是奶酪蘋果狍子肉、俄式肉餅等。
(三)酒
除了美味的菜肴,在國宴上,酒一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國的國宴酒主要是白酒,茅臺、五糧液、西鳳酒、汾酒,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國宴上。除此之外,長城、張裕等葡萄酒品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國宴的餐桌上,是名副其實的國宴酒。除此之外,黃酒在國宴用酒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古越龍山和花雕。
俄羅斯的國酒是伏特加酒。伏特加,又稱俄得克、俄斯克,是極寒之地的產(chǎn)物。早在12世紀俄羅斯人就開始飲用伏特加,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氣。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當成了俄羅斯的代名詞。
(四)餐具使用禁忌、就餐氛圍、方式
我國的國宴餐具極具中國特色。這些餐具大多是些獨一無二的純手工瓷器,上面繪制的圖案有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等歷史事件,向來訪者展現(xiàn)了中國的歷史文化,還有一些容器還會繪制上我國的水墨畫。為了照顧外來賓客,我國國宴常常采用中菜西吃的方法,客人可以使用刀叉吃中餐。餐桌上為每位客人同時擺好了中餐所需要的筷子和西餐所需要的刀叉。
而在俄羅斯,國宴上的服務員身著俄羅斯的傳統(tǒng)服裝,餐桌上的杯盤、烤肉專用的小瓷罐和刀叉等一律是傳統(tǒng)的俄羅斯民間餐具,極具俄羅斯民族特色。國宴餐具以刀叉為主,每一道菜品嘗完畢后都要換一套新的刀叉。不同的菜品用不同的刀叉,有多少套刀叉就說明有多少道菜品。按照由外及里的順序取用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就需要更換一次刀叉?;蛘呖粗魅巳绾稳∮玫恫?,仿效之。
正式的國宴一般都是晚宴,整個過程持續(xù)在一個半小時左右。上菜的時間和順序,都是需要嚴格把控,不容許出現(xiàn)任何差錯的。一旦客人吃完,新的菜品還沒有上桌,或者客人還沒有吃完,又上來一道菜,都是十分失禮的事情。國宴上的服務員需要全神貫注,時刻盯著客人的用餐狀況。
(五)宴會禮儀
國宴的隆重就在于個“國”字,以國家名義招待外國貴賓,要處處體現(xiàn)國家形象,宴會廳內(nèi)正面懸掛國旗,要有專業(yè)的樂隊演奏國歌,國宴請柬、菜單、座位卡、席間樂的曲目單等的樣式也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就連參加國宴的賓客所使用的餐具上均飾有國徽圖案等。
俄羅斯的國宴十分注重介紹賓客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在宴會開始之前,俄羅斯會聘請非常著名的“國嘴”來介紹賓客。
出席國宴的人員均著正式服裝。我方人員出席國宴時,男士一般穿深色西服或中山裝,而女士多穿中式上衣配長裙或旗袍,妝容要高貴典雅。在俄羅斯,出席國宴的賓客,無論男女都需穿著晚禮服。男賓必須身穿深色西服套裝,扎好領帶或領結結;女賓必須穿晚禮長裙。國宴期間,整個克里姆林宮內(nèi)嚴禁吸煙。倒酒、點煙、交談等行為被視為不禮貌、不懂規(guī)矩。
(六)座次安排
國宴作為正式宴會,有著嚴格的座次要求。一般都會事先排好座次,以便宴會參加者各得其所,入席時井然有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尊重禮貌。安排座位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有女主人參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人為基準,以靠近者為上,依次排列;
2、要把主賓和夫人安排在最尊貴顯得的位置上。通常做法,以右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其余主客人員,按禮賓次序就座;
3、在遵照禮賓次序的前提下,盡可能使想鄰就座者便于交談。例如,在身份大體相同時,把使用同一語種的人排在鄰近。
4、主人方面的陪客,應盡可能插在客人之間坐,以便同客人接觸交談,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
5、譯員可安排在主賓的右側,以便于翻譯。有些國家習慣,不給譯員安排席次,譯員坐在主人和主賓背后工作,另行安排用餐。
6、在多邊活動場合,對關系緊張、相互敵視國家的人員,應盡量避免把座次排在一起?!?/p>
座位排妥后,應設法在入席前通知出席者,并現(xiàn)場對主要客人進行引導。國宴通知席位的辦法是在請柬上注明席次;在每個座位上均應放置書寫清楚的座位卡,座位卡可在宴會開始,入座完畢后撤去。
(七)結論
國宴的標準非常高,每一次都特別的隆重,可以說一個國家最頂級的宴席了。一頓國宴的完成,需要花費很多心思和時間準備。在如此正式的場合,吃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了,能夠有此經(jīng)歷就很值得回憶了。國宴,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面子,同時它還是兩個國家維持友好關系的紐帶,在國際交往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