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畫藝術語言以及他們的藝術風格在很多人看來是具有國度以及文化之間的差異,本著藝術的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藝術語言都講究求真務實精神,繪畫的主流趨勢具有相似之處。中國畫中有院體畫與文人畫之分,西方繪畫中有學院派與非學院派之分,講求傳統(tǒng)保守和創(chuàng)新主觀;學院派和非學院派的繪畫方式有相像的地方,而繪畫思想具有不相同之處。
關鍵詞:學院派;保守;非學院派;主觀
一、畫派概述
某一時代,畫家風格的形成可以因為地域、環(huán)境、思想等方面,畫家們都會形成自己喜歡或者是想要的風格。遇到風格相近和投機的畫家,畫家們會選擇坐在一起相互討論交流,形成一類組織。這樣的組織成員大都是取材一致、創(chuàng)作思想和表現(xiàn)手法相似、同門師徒或父子關系。當然導致了另一個群體組織的崛起,站在前面組織的對立面,雙方都有意堅守自家繪畫形式和語言。中國畫論中的徐熙黃筌,安格爾堅守學院派,對立面德拉克洛瓦不接受學院派的標準,堅信色彩比素描關系法則來的更重要?;B畫在宋代時期具有一定的地位,宋代繪畫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當屬院體畫家,院體畫家追求精細,文人士大夫提倡抒情寫意,講究品行,更加追求自然,淡泊名利,喜歡將自己的追求寄托在花、草、竹這些上。19世紀法國藝術家的生活和工作的整個處境都發(fā)生了變化,藝術家開始追求自我的東西。繪畫技藝、風格的創(chuàng)新,學院和展覽會,批評家和鑒賞家等這些都為一些畫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二、黃筌與安格爾的學院派
五代時期出現(xiàn)了“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兩個流派,黃筌是一位技藝全面的畫家,是畫院的代表人物,畫風極其精美典雅。他受院體畫的約束,畫面表現(xiàn)的都是一些奇花怪石和珍貴的禽類,頗具有宮廷畫味。代表作《珍禽圖》描繪了20只動物,強調(diào)真實,運用輕筆輕墨的畫法,先用很細的筆畫出動物的輪廓線,然后賦以重彩。同時他也重視寫生,對客觀事物進行客觀描述,對每個動物都有著細致的刻畫,造型嚴謹,具有鮮明特征;對畫中不同的鳥、昆蟲,其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觀察,很耐人尋味。以麻雀為例,整個的身體形態(tài)造型準確,透視準確,頭部和身上的毛發(fā)都有很精細的刻畫,整個麻雀的用墨上也很講究,濃淡適宜,墨與墨之間很和諧,具有寫實之感。但這并非是西方繪畫中的寫實,是對真實物態(tài)所描繪的真實,讓畫面有了獨具一格的風味。
安格爾是典型的學院派畫家,受達維德的影響,安格爾喜歡古典時期的“英雄藝術”。安格爾的作品呈現(xiàn)色彩和諧、素描關系準確、畫面細膩,主張是素描關系,堅持絕對精確的訓練,否認無序、凌亂的創(chuàng)作,講究技法的堅持;認為古典繪畫是無法逾越的,素描關系為第一位,色彩只是個輔助。在安格爾的畫面中我們看不到筆觸,代表作《泉》非常寫實,畫中一位裸體的少女,左臂越過頭頂,托著瓶底,右手則向上扶著瓶口,從瓶口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水正在流出來,流在了山泉中。人體的左面和右面不一樣的曲線讓畫面中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暖色的背景給人一種暖洋洋,寧靜、和諧的感受,畫面中沒有筆觸感,對線條的表現(xiàn)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人體的素描關系被表現(xiàn)的很明確,符合古希臘雕刻的三段式原則。
黃荃和安格爾在繪畫的要求和語言上具有相通之處,都是作為官方學院派的代表,都強求寫生、寫實,要描述真實。
三、徐熙與德拉克羅瓦的非學院派
徐熙畫風野逸、簡單質(zhì)樸,終身不仕,他的畫不受院體畫拍的約束,與自然相通,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想法來創(chuàng)作畫面。他常游于田野園圃,自由自在,花鳥蟲魚總能在他筆下瀟灑自如的表現(xiàn)出來。徐熙不與黃熙相同,繪畫不注重精雕細琢,注重“落墨”;他喜歡信筆書寫,略加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徐熙與院體畫家黃荃的藝術風格完全相反,即使出身官族家庭,但自命高雅,不加入宮廷,常年游于田野追求自然、解放、天性。《玉堂富貴圖》是一幅豎軸圖,是以玉蘭、海棠、牡丹三種花束相配而作的一幅畫,這幅畫的構圖整幅滿滿當當,作品布滿了花的樹枝,不同于“馬一角”、“夏半邊”;底色設以石青色,在樹葉和花束的最底下還有杜鵑鳥,樹枝、花、鳥都用線把它們勾勒出來,然后再賦以淡彩,淡淡的色彩在石青色上顯得粉嫩。整幅畫面全都被點染色彩,不留白,不和院體畫家黃筌一樣,精挑細選,勾勒在賦以重彩。
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義最偉大的畫家,被安格爾稱為是“藝壇上的魔鬼”,反對學院派的一切,不能接受古典繪畫的素描關系。堅持畫面色彩關系比素描關系更重要,想象比知識重要。德拉克洛瓦贊賞魯本斯,反對守舊保守的學院派,厭惡學院派總是研究那些學究性較強的題材,他覺得在描繪事件時,需要的是一個感受,而不是清晰輪廓,明暗關系,愛國性題材,需要一個場面的運動性和浪漫性。19世紀法國發(fā)生很多戰(zhàn)爭,巴黎人民渴望自由而戰(zhàn)爭的場景讓他創(chuàng)作了《自由引導人民》。在這幅畫中,德拉克洛瓦運用象征手法,把他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與浪漫主義結合起來;畫面中的構圖大膽,色彩明確且豐富;他的用筆與安格爾有很大的出入,安格爾的畫中沒有筆觸,而德拉克洛瓦的筆觸不僅清晰可見,而且有一種很搖擺的感覺,好像要加入戰(zhàn)斗一樣,用他的激情、想象以及他個人感情表現(xiàn)在畫面中,這幅畫在展覽館展出的時候,曾經(jīng)轟動一時,雖然人們驚訝,但也肯定了德拉克洛瓦,這幅作品在美術史上也標志著他的浪漫主義達到了頂峰。
四、結論
中國和西方的繪畫本來就有相同之處,只不過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黃筌和安格爾都同屬于官方學院派畫家,徐熙和德拉克洛瓦都是崇尚自由的非學院派的畫家。雖然畫法和筆法可能不同之處,他們最終要表達的東西都具有相同之處。黃筌和安格爾注重寫實,表達宮廷中的真實描繪和對古典主義的崇拜與贊賞;徐熙和德拉克洛瓦都覺得自然、自由很重要,在畫面大幅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這些都在說明藝術是不分界限的、不分國度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參考文獻
[1]朱丹.論黃筌與徐熙在花鳥畫方面藝術風格的迥同[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03):212
[2]蒲松年.《中國美術史教程》[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213
[3]陳洛加.《外國美術史綱要》[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4][英]貢布里希,范景中譯.《藝術的故事》[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
[5]邢莉.西方藝術史中的素描與色彩之爭[J].美術,2003(04).
作者簡介:許嬌(1996年10月20日)女,民族:漢,籍貫:安徽省安慶市,學位:碩士,職位:學生,研究方向:油畫創(chuàng)作與技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