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靜
作為土生土長的南通人,包子是我的最愛。
聽奶奶說,農(nóng)村的人家到現(xiàn)在都還守著老手藝,曬糯稻,揚小麥,磨粉屑,蒸出自家的包子。
晚上,奶奶答應帶我去做包子。想象著那又大又圓、閃著油漬光澤的包子,我竟有些舌尖生津了。
我們來到包子加工店,只見那一張張面皮,在老板的手中左三下右三下,很快就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包子,看得人心里癢癢的。既然做包子這么簡單,那我為什么不親自試試呢?于是,我也動手啦!可是,經(jīng)過我的手做出來的包子卻奇丑無比,簡直是“不堪入目”。我不甘心,打算繼續(xù)包,老板忍不住制止了我:“小姑娘,你可別再包了。雖說是你們家的包子,但我看著也有些心疼?!蔽衣柭柤纾瑑墒忠粩?,好吧,看來我不適合包包子,只適合吃包子。哈哈,我還是等著熱包子下肚吧!
我默默地坐在鍋爐旁,感覺時間如蝸牛爬行一般過得好慢。我想象著一個個熱乎乎、圓滾滾的包子出屜,給我的味蕾帶來滿足,竟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搞得奶奶有些莫名其妙。終于,一個個小型“大白”出鍋了,熱騰騰的水汽給我的眼鏡蒙上了一層薄霧。雖然看不見,但絲毫不影響我的食欲,因為我的“狗鼻子”已經(jīng)聞見包子特有的香味了。我左手一個肉包,右手一個菜包,吃得狼吞虎咽,不亦樂乎。
天完全黑下來了,昏黃的路燈照亮了一老一少回家的路?;蛟S,只有家鄉(xiāng)的包子才能給我漸行漸遠的童年添上更多幸福的記憶吧!
【作者系江蘇南通市高新區(qū)小學六·6班學生,指導老師:吳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