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達明
有句俗語叫“好馬不吃回頭草”,比喻為有志氣的人一旦做出了決定,即使遭受挫折,也不走回頭路,好像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人格魅力。其實這個觀念有失偏頗。那些為了事業(yè)能屈能伸、能忍能讓的人,實際上也是強者,同樣受人尊敬。比如李鴻章這匹“好馬”,如果也認(rèn)死理,堅持不吃“回頭草”,肯定成不了后來的李鴻章。
按照李鴻章同科進士兼好友郭嵩燾在《玉池老人自敘》中的說法,咸豐十年(1860年)九月十二日,李鴻章因李元度事件與曾國藩鬧翻而“憤然求去”時,曾國藩覺得去年沒有讓李鴻章去福建就任延建邵道有些虧負他,現(xiàn)在不能再耽誤其前程,也就順?biāo)浦?,“立遣之行”?/p>
然而李鴻章并沒有立刻離去,曾國藩也沒有像郭嵩燾說的那樣立刻打發(fā)他走,雙方似乎都有所等待。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李鴻章寫給另一位同科進士兼好友沈葆楨信中的一句話,對于解開這個謎團或許有些參考作用:當(dāng)曾國藩決定嚴(yán)劾李元度之后,李鴻章“力爭月余不可,次青(李元度)復(fù)舍而他往,更激揆帥(曾國藩)之怒”。
李鴻章離去后,湘軍祁門大本營日益受到太平軍的威脅,曾國藩手下工作人員“亦將行李置舟中”,做好了隨時逃命的準(zhǔn)備,李鴻章早不走晚不走,偏偏此時賭氣離去,自然使得人心更加浮動,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確實不小。曾國藩不僅覺得李鴻章不明大義,不達事理,而且認(rèn)為李鴻章在自己最困難時借故離去,是一個“難與共患難”之人。此事也使李鴻章憤怒異常,他對胡林翼說:“自己原來認(rèn)為曾國藩是豪杰之士,能夠容納各種不同意見和人物,如今才知道并非如此?!?/p>
此事對兩人的傷害雖然很深,但他們的關(guān)系畢竟不同一般,事后冷靜想想,又經(jīng)朋友從中調(diào)和,于是都產(chǎn)生了悔意,都有重新和好的愿望。
李鴻章離開祁門之后,原打算去福建就任延建邵道道員,為此特意寫信征求沈葆楨的意見。沈葆楨是福建人,對家鄉(xiāng)情況十分了解,他設(shè)身處地為李鴻章著想,并為之提供福建那邊的實情:“閩事糜爛,君至徒自枉其才耳?!币蚨衿浞艞夁@一想法,重回曾國藩幕府。李鴻章于是長期滯留江西,未去福建上任。
郭嵩燾也寫信勸李鴻章:“此時崛起草茅,必有因依。試念今日之天下,舍曾公誰可因依者?即有拂意,終須賴之以立功名?!币擦衿浞祷卦鴩磉?。
李鴻章環(huán)顧左右,覺得當(dāng)今能夠“因依”而“賴之以立功名”者,的確只有曾國藩一人,于是“怦然有動于心”,萌生了吃“回頭草”的想法。
對李鴻章極為欣賞的胡林翼,一邊寫信懇勸他回到曾國藩身邊:“閣下將來一定大富大貴,但有個前提條件是不能離開曾國藩,你不依靠曾國藩,怎么能夠取得進步?”一邊致信曾國藩,促其召回李鴻章加以重用:“李鴻章這個人遲早會一飛沖天,沒有人能夠阻擋他飛黃騰達的腳步,不如帶領(lǐng)他一起前進,還可以壯大我軍的力量?!?/p>
李鴻章于是聽從朋友們的勸告,決定重返曾國藩幕府。他本來就沒有割斷與曾國藩的聯(lián)系,此后更是多次直接寫信勸說,或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做工作,力勸曾國藩離開祁門。
在曾國藩方面,看到李鴻章出走之后,依然深切關(guān)注自己的安危,自然也被他的真情所感動并決定移師東流。李鴻章確實比較幸運,有一幫子能夠設(shè)身處地為他著想的朋友,否則不可能這么快就產(chǎn)生悔意并下決心回到曾國藩身邊。
很想再回曾國藩幕府的李鴻章,看到湘軍進攻當(dāng)時的安徽省城所在地安慶并連獲勝仗之后,便抓住時機向曾國藩寫信致賀。以曾國藩的歷練,一看便知此舉是李鴻章回心轉(zhuǎn)意的試探,于是捐棄前嫌,寫信邀其回營:“若在江西無事,可即前來?!?/p>
不巧的是,因妻子患病,李鴻章耽誤了動身時日。
曾國藩可能不知內(nèi)情,便于咸豐十一年(1861年)五月十八日再給李鴻章寫了一封讓他不得不來的書信:“閣下久不來營,頗不可解。以公事論,業(yè)與淮揚水師各營官有堂屬之名,豈能無故棄去,起滅不測?以私情論,去年出幕時,并無不來之約。今春祁門危險,疑君有曾子避越之情;夏間東流稍安,又疑有穆生去楚之意。鄙人遍身熱毒,內(nèi)外交病,諸事廢閣,不奏事者五十日矣。如無穆生醴酒之嫌,則請臺旆速來相助為理?!?/p>
曾國藩將“曾子避越”和“穆生去楚”兩個故事連在一起寫,意思是說:今年春天祁門危險的時候,李鴻章不回來,雖然會懷疑他跟曾子避越一樣,是為了躲避戰(zhàn)亂,但尚且能夠理解;夏天移軍東流以后,危險已經(jīng)過去了,李鴻章還遲遲不來,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有穆生去楚之意,是怪自己對他禮數(shù)漸衰或者認(rèn)為自己不講道義,才不打算再回來。
這封信算是給足了面子。盡管妻子尚在重病之中,李鴻章還是決定拋妻別女(李鴻章當(dāng)時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筆者注),先回曾國藩幕府上班,于咸豐十一年六月初六趕到湘軍東流大營。兩個月之后妻子去世,李鴻章再請假回江西料理喪事。
李鴻章回來后,曾國藩對他“禮貌有加于前,軍國要務(wù),皆與籌商”。意思是曾國藩對李鴻章更加客氣和尊重,軍國要務(wù)都與他商量,說明曾國藩對李鴻章這匹吃“回頭草”的“好馬”,沒有任何生分和歧視,更沒有打入冷宮,而是照常欣賞和重用。
后來的事實證明,李鴻章吃“回頭草”不僅十分正確,而且絕對英明,從而徹底顛覆了“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俗語的合理性,也否定了它的存在意義?;貭I半年后,曾國藩就授予李鴻章重任,要他在安徽家鄉(xiāng)組建淮軍,馳援上海,稍后又推薦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讓其獨當(dāng)一面,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
(摘自《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