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遠房舅舅來拜年,她正準(zhǔn)備去上培訓(xùn)班,舅舅舅媽便大呼小叫:“過年也不休息一下?!鞭D(zhuǎn)頭便批評她媽媽,“這么逼孩子干嗎?”她媽媽趕緊說:“是她自己要去的?!?/p>
舅媽笑著說:“成績好的孩子都是給國家養(yǎng)的,成績差的才是給自己養(yǎng)的。女孩子,身體好、性格好最重要?!?/p>
正是青春期,是自我意識暴漲的年紀(jì),如果不是長輩,她早翻臉了。她一邊往門外走,一邊憤憤地想:“我偏不,我就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p>
暑假,她班上組織了一次游學(xué)。這是她第一次出國,坐在飛機上,天高云闊,她動了去國外讀書的心。她跟爸媽說的時候,爸媽有很明顯的遲疑,沒有當(dāng)場答應(yīng)也沒有拒絕,只說:“你先準(zhǔn)備著吧,我們再商量一下?!?/p>
也許是看出了她的真誠,父母很快就配合了她的步伐。漸漸地,周圍親戚都知道她要出國讀書了,好多人向她爸媽問長問短:“你們不怕她不回來嗎?”每一次,媽媽聽到人家說“養(yǎng)兒防老”,都會第一時間反駁,表達對這種觀點的不認(rèn)可。她很感激很滿足,卻也……心里有隱隱的內(nèi)疚。
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從小疼她的外婆被查出了直腸癌。家里整個天都像要翻了過來,媽媽為外婆的病情奔波,毅然把外企的高薪工作辭了,找了份離家近的工作以便照顧外婆;爸爸工作之余承擔(dān)了所有家務(wù)還要照顧她,最愛的健身器械上很快就積了一層灰,爸爸瞬間憔悴了很多。
她在一瞬間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等父母老了之后,她可能有了自己的家庭,陪伴不了他們左右,萬一哪天他們像外婆一樣在家里暈倒,她可能都沒辦法第一時間趕到醫(yī)院。
如果她真的定居異地,她忍心父母一把年紀(jì)為她久住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朋友、語言不通,那樣的晚年對于他們也一定是不幸福的……
聽她說到這里,我終于“嗤”地一聲笑了出來,揶揄她:“想象力真豐富?!?/p>
為什么劇情不是父母在等,就是父母不適應(yīng)呢?他們是文盲嗎?是心智未開的人嗎?為什么不可能是你去外地、外國讀大學(xué),他們一下子自由了?不用做飯了,周末可以約閨蜜了,又或者他們一生也像你一樣,憧憬遠方,也幻想著生活在別處。一年中能在其他城市、其他國家小住幾個月,再回自己家呆著,去哪里都是度假,是多么美好的事兒。
關(guān)于地理距離,是一代比一代縮短了。
冰心遠渡重洋留學(xué)的時候,要先坐火車兩天兩夜到上海,等了12天才等到船期。海船先到日本,再到美國,一走半個月——但這條路我們現(xiàn)在只需要花12小時。
“父母在,不遠游”,那是因為,在古代,你可能嫁到另一個村子,就一生一世沒有相見的機會。到了現(xiàn)代,什么是“遠”,可以重新衡量。
何況下面還有一句“游必有方”,你不是順?biāo)?,是去求學(xué),將來還可能工作戀愛結(jié)婚生子,這就是你的“方針”、你的藍圖。
我再大膽說一句:父母不是也不應(yīng)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人際關(guān)系。
父母、子女、子女的子女……像流淌向前的河流,每一代人的終點是下一代人的起點,跨越山川,灌溉沃野,奔騰入海。
如果為了考慮父母,不遠行,不遠游,不遠嫁,就像果實落地,總在母樹旁邊——那么,哪里還有位置給新的小樹苗生根發(fā)芽呢?
退一萬步,你想得太早了,你才十幾歲,你的父母才四十多歲。到他們需要你陪的時候,還有三十年。而這三十年里,你不知道國家會變成什么樣子,你又有多么美好的未來。你不知道你會賺多少錢,而醫(yī)療技術(shù)將有什么樣的進步……
父母愿意放飛兒女如白隼,而且接受,可能漸漸看你的身影,消失于青天之上。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