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雨
我和老伴同大多數(shù)已經(jīng)離退休的老年人一樣,因為經(jīng)歷了更多的歲月滄桑,走過了幾十年風風雨雨的人生路,深知錢財對家庭、對生活的影響,對比今天的幸福生活就倍加珍惜。我們漸漸覺得,應(yīng)該改變觀念,順應(yīng)時代潮流,放棄固有的老框框、老習慣、老腦筋,不能再“以窮為榮,以苦為樂”,試著換一種方式生活。
不妨來點老來俏
在衣著打扮方面,以前我和老伴從不趕新潮和時髦。但是當思想彎子轉(zhuǎn)過來以后,就覺得年輕人有愛美之心,我們老年人同樣有愛美的愿望,開始注意服裝的款式和顏色,不化妝的老伴也開始經(jīng)常使用一些營養(yǎng)性的護膚用品。
餐廳消費全家樂
和老伴以前很少下飯館,主要原因是怕花錢。遇上家里誰過生日、親朋好友聚會或節(jié)假日之際,飯菜也多由我們自己操辦。結(jié)果是受累不說,自家做的飯菜說什么也趕不上餐廳廚師做得味道好,聽著兒女們對飯菜“評頭論足”,心中總不是滋味,感到這是“費力不討好”。后來我就勸老伴說:“看來,這一日三餐還是多實行點社會化吧!”老伴也表示同意。這樣,每天的早餐我們就在送小孫孫上幼兒園或晨練歸來途中就到飲食店美餐一頓;平時也偶爾同老伴進飯館“犒勞”一下自己;生日、節(jié)日家宴則多是到餐廳預(yù)定宴席,一家人輕松愉快,既享了天倫之樂,又飽了口福。
游山玩水觀風光
對所有的老年人來說,最為重要的還是精神需求。我們并不僅僅滿足于吃飽穿暖,更樂于過充實的晚年生活。美國的鮑勃·霍普夫人,年輕時是名噪一時的歌唱家,進入晚年后,她離開了歌壇,她的丈夫卻仍然經(jīng)常在外巡回演出,幾個孩子也都各自成家立業(yè),分居各地。那她是怎樣打發(fā)日子的呢?她說:我喜歡彈鋼琴,還想去聽幾節(jié)課;我喜歡旅游,參觀博物館和教堂;我自己做意大利飯菜,想當一名多才多藝的廚師;我喜歡各種娛樂,也喜歡朋友到家里來做客……你看,她的生活多么豐富多彩,那里還有空虛孤獨的感覺。老年人如果終日無所事事,就會經(jīng)常處于抑郁狀態(tài),也就沒有幸福歡樂可言。因此我和老伴決定,在精神消費方面也不能太節(jié)儉,不要太滿足于閉門修身養(yǎng)性,而是把目光投向名山大川,走出家門。我們計劃每年外出旅游一兩次,去領(lǐng)略大自然的無限風光,既陶冶情操,又增長知識。平時,則多和老友們一起參加老年活動中心的活動,如跳舞、健身、玩牌、讀書,使生活多姿多彩,錦上添花。